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视域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物质充裕,精神成长跟进速度相对滞后的时代里,信息网络的过度消耗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打乱大学教育的秩序,在提供必要、便捷的协助时,已经将网络信息交流的功用由商务蔓延到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它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深层次的精神给养有着严重的干扰作用,另一方面将教育的深化改革拉向一个短、平、快的模式中,极不利于促素养的养成。而阅读作为人文素养得以构建、加固、深化的活动要素,具有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领大学学人冲破物质过度消耗所带来的怠惰、庸碌、空虚等精神疾病的征候,同时,牵引着个体对于自我生存的价值、意义进行思索,开启大学生重视构筑自我精神家园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养 阅读 诗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25-02

目前,各高校大学生的文本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读物类型单一,层次不高,普遍停留在科幻、悬疑、武侠、言情等青春读本的范畴内;学生课余时间多耗费于电脑、手机中的电子读物,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很难提起对纸质版读本的阅读兴致,表现出与纸质版读物的严重疏离;现下,各大高校在教学目标与育人理念之间普遍存在着较大脱节,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动机等与学校自身设置的课程目标不能恰切地吻合,致使育人功能基本流于形式;现实社会的整体导向倾向于网络信息交际,这对学生阅读纸质版读物形成严重误导,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补充和提升。

基于上述情况,对于阅读在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深化的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大致可梳理为以下几方面:

一、学人忽视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涵,隔断知识架构中各个环节的要素在整体的良性循环中应有的配合与协作,使培育学人的文化底蕴流于空谈

“教育本就是一项富有生命力的创造活动, 它有别于一般的活动,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其文化智慧生成的过程,必须体现生命活动的本质, 让生命的意义在教育价值的追求中升华”。这其实道出了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涵,然而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让学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充实、丰盈,这一点也许在标榜的话语内容中依然是被高调提出和倡行的,但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却已经成为一个少有人问及的话题。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或许应该把强调学人的文化底蕴,注重他们的人文素养作为一项持久且重要的任务切实落到学生生活的边边角角。

那么,文化底蕴究竟为何?实际上,它是被囊括在人文素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重要参考要素,且在改造社会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很强的推助力。《辞源》中,对它的解释是:“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可上溯较久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也是人或群体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从古到今,人类优秀的文化能够得以完整保存和流传,基本是由书籍来承担的。因此,文化底蕴的积淀的主要途径也是最好捷径,即是阅读。英国哲学家、散文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有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能够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盈,是对于个体思维逻辑等诸多能力的锻炼与扩展延伸,当然,也是文化底蕴深层修炼的不二法门。

可以断言,一个脱离阅读或是极少涉猎经典的学人,他的文化底蕴很难积聚深厚,或者可以认为,阅读质量的确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学养和他的精神世界的深广度。比如,已故的国学大师王力先生,精通古汉语,然而既能通晓古汉语,又可以掌握几种欧洲语言,对世界文化广泛涉猎的学者却是寥寥。虽然这种软实力不可能用数字去量化,操作起来也相对自由宽松,但是,对于一个人的整体素养却有“融化贯通”,打通、衔接、的重要作用。综观一下,可以发现,往往称得上才人的人,都具备这样过硬的人文素养,而非专于一业的偏执、孤立。这在另一个侧面又显现出个体的差异,同时也是优势。

阅读带来的益处体现在诸多方面,而这些又是知识架构中必须的要素,比如思维的锻炼、辞藻的积累、文法的修习等等。对于阅读的法则而言,并不需要特别的培训,比如,阅读经典不必考究它是否属于专业课程领域,也不必细究于阅读的技巧等等。学人只需要做到将个人的生活与阅读完全打通,全身心去感受阅读经典带来的纯粹性的精神以及文化知识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切忌画地为牢,如此即可。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文理科划分所带来的知识结构上面的不完整自然也会在此过程中得以改善,重要的是,大学教育出的学人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是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和葆有人文情怀的社会贡献者,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成功所在。

二、大学教育中对于学人灵魂质素的要求被严重削弱,教育本身应有的自觉性并没有被有效调动

提及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涵,不得不提到对于学人灵魂素养的要求。作为学习者,需要时常被提醒,由于个体间固有的差异性、复杂性,必然会导致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立场、观点以及个人志趣、眼界、理解的深广度等等所带来的千姿百态。但是,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涵只可能是朝向精神世界的自由去延展―一个人的心灵的开放程度、思辨能力的强度、关注事物时所持有的内心情感等等。

学人在培育自己的诸多能力及精神质素时,外部环境的作用力远不及自我的主观作用。恰如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谈到的,“所谓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为自我教育服务的。试想,自我教育失败,外在教育有什么用?”大学中的教育环节很丰富,实际上,应该推广开来。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无关乎年龄,无关乎地点,自我教育应该是时刻,且是随地的。那么,阅读作为极其重要的教育方式,不应该是校方一方面的努力,学人对于阅读的关注度更能体现出大学教育在自我教育方面的主导性。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介绍中国哲学史时,论及《人间世》篇末的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诠释道:“无用乃是全生之道。”可以认为,无用之用着眼的是长远发展,有用之用皆是鼠目寸光之辈的生活态度。与冯友兰先生关于“人生境界”的阐释相联系,会发现他所提及的“精神境界”,其实是个体对于自我灵魂质素的自觉要求下的结果,属于典型的无用之用,即短期内未见其效,长此以往却可以在诸多领域受益,且是终身的。

但是实际中,学人应有的自觉性,对于自身灵魂高度的诉求都是不充分,甚至没有被有效调动起来的。有意识地将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种学习的主要方式以及生活的乐事,在阅读中实现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学会思考、追问、探索和研究,就目前来说,有一定困难的。联系现下的教育模式,不难从实际情形中看到,大学教育的各个参与者,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均在不同程度强化着教育的形式(比如举行各种讲座、报告、竞赛等,特别是各类报告和讲座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将学生大批量地集中到特定的礼堂,讲者且讲,学生且不听,从头至尾在台下玩手机,一场讲座就这样被无效消耗掉),而对多样化形式背后产生的实效性,有多少教育者予以正视。可以想象,长时间下来,这种失效的教育流程逐渐固化,导致学生与教师处于疲软状态,不但习惯于消耗自己的精力、能量,而且使教育目标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注度下降,育人功能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在真正践行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的因素。教育会因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大有改观,同时,之所以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归因于个体对于教育一事的自我觉醒。学人通过阅读,与故往的学者、前辈在精神上进行交流,净涤灵魂,摆脱世俗中的烦扰,寻求内心的安宁。此外,借助阅读的方式帮助学人打开思想的边界,推助教育活动处于一个不断更新、走向完备的方向,促成一切教育环节中的跟进。不可否认的是,阅读的确对于学人培养人文素养有着质变的作用。同时,关注自身精神清洁的意识普遍薄弱,在电子网络信息的覆盖下,留给自己自省的空间相对较少,而短平快的阅读模式在这种不够理想的环境中,日益取代纸质版书籍带来的沉静与安宁,某种程度是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在这样的氛围下,强调阅读带来的精神安定作用是必须的。

三、大学教育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包围下,高调提倡育人功能,但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却承担了很少的戏份

教育改革尽管是中国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但是教育界在对于教育这一问题的看待似乎并不深透。实际上,中国的教育之所以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根本上并不是改革理念、教育资金、社会关注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致,而是在于人才的大量外流,导致的教育资源匮乏。而这在宏观上看,并不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整个世界都在焦虑,毕竟信息网络带来的冲击在教育领域的确“功不可没”。

现下的学生在入学之际抱有的热忱,以及对于求学的赤诚之心,在不到一年,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几近消磨殆尽,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整个的教育氛围并不是蓬勃向上,生动积极的。教师忙于职称的评定,对于课程内容的精力投入势必有限,在职称压力和教学任务的双重夹击中,可想落到实处的教学质量会是怎样。再如,学生在学姐学长的带动下,基本了解大学的生活状态不过是敷衍考试,对于真知,对于灵魂的塑造,对于人类之爱的关注,这些话题已然是非常奢侈的,几乎少有人去关心,而学生多投入于各种兼职、手机电子读物、电子网络交际平台,对于学校的图书馆,纸质版经典读物,少有人去热衷。诸如此类现象遍及国内各大高校。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浮躁和倦怠成了许多人都有的心理感受,校园里的大学生也不外乎如此,如何才能唤醒学人们那颗倦怠的心?如何将教育事业持续有效地践行开来,真正传承教育中大学的精神?这的确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尽管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于学校,在于学人自身,但是倘若外部环境的整体氛围良好,积极健康,指向性明确,那么,对于学人自己自然是一种莫大的关怀。婴儿的襁褓多么重要,学人的受教育环境如何不受重视呢?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百年,意涵便在于此。许多发达国家,尽管信息网络的发达程度远超过我国,但是对于阅读书籍的重视的确勘称楷模。

四、现实社会在外在环境这一方面基本推卸了承担关于教育的必要责任

现下,信息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覆盖到城市的边边角角。虽然信息网络化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沟通、交流、联系、协作方面的便捷,但是,对于校园中的大学生而言,却并非利大于弊。

以学术研究与探索的成果和现状为例,可以看到,学术抄袭、学术污染是伴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运行才逐渐开始泛滥,甚至达到一种难以有效控制的程度。学术不端行为本身又具有扩散性,一旦开始弥漫,很快就会堕入恶性循环。因此,愈是对于既有学术成果加以复制、粘贴、“再加工”的行为现象普遍化,这种行为就愈无法有效遏制,且严重打击者真正严肃而神圣的学术研究与探索活动的展开。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信息网络不发达或是未兴起的时代,全球学术的氛围或知识界、文化界的基调还尚可以维持在一个相对正规、秩序井然的状态中。学者们对于真知的雄辩,大学校园里莘莘学子对他们称谓的重视,崇尚思辨、崇尚自由、崇尚科学,甘愿沉浸到图书馆中认真翻阅每一本图书资料,不愿苟且他人既有的学术成果,积极尾随有真才实料的教授、学者,并着意于形成属于自己思想的结晶。而这些学人共同存有的一个特质,即是注重精神清洁。这不是很多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世界。因为精神的清洁要求个体必须能够摆脱俗世的尘垢,远离一切浮躁功利的事态,单求内心的充实与宁静。而对于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大学教育并非如此神圣,而是被视作远离精神构筑,沾染着市侩气息的社会组织。而对于这些学人来说,教育的确是失败的,因为他们并未从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涵中体会到学人应有的自省能力、对于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无限推崇。

因此,无须讳言,中国的大学里,能够真正安心“坐而论道”的学校已经很少,能够提供我们这里所倡行的精神的学校正在消失,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如此的原因可能一方面在于学人自身,逐渐丧失自省能力,精神自洁的意识,而另一方面,大学在改良的过程中也忽视了信息网络对教育主体造成的精神侵害,对于学术成果形成的几乎难以逆转的消极影响。

五、结语

人文素养的重视与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在,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人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却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阅读可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阅读在当下的教育活动中被严重忽视。换言之,倘若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能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人,关怀人类与世界,而由此达成社会整体的良性循环,改造社会就不至于是一场空谈。

参考文献

[1]复查.教师文化的生命意蕴[J].教学与管理.2006(4)

[2]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5页。

[3]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第72页。

作者简介:王会青(1988-),汉族,女,陕西省延安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就职于陕西省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