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枕草子》主人公中宫定子的悲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枕草子》主人公中宫定子的悲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清少纳言通过作品《枕草子》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中关白家的赞美和对中宫定子的热爱。但后来中宫定子受中关白家意外衰落的影响而被迫离开皇宫,过着孤寂的生活。清少纳言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中宫定子及其一家的逆境,但在作品的一百三十七段中,其笔端却无意中触及了中宫定子的孤独与不幸,而这一悲剧命运通过白居易诗文的古典世界间接而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关键词:枕草子 中宫定子 孤寂 悲运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根据自己宫中生活经验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清少纳言作为一地方长官之女,有幸入宫伺候天皇的中宫藤原定子。她进宫当初,中宫定子之父藤原道隆任职关白(后人因之称他为中关白),兄长藤原伊周就任内大臣,这时正值中关白家处于繁荣的巅峰时期。清少纳言切身感受着宫廷之高雅与威严,她把对中宫定子及其一家的赞美以及留驻心中的所谓美好事情一一记录下来,于是便诞生了日本第一部随笔文学作品《枕草子》。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中关白的突然辞世,其家庭接二连三出现变故,瞬时间中关白家就步入了没落之途。《枕草子》是一部宫廷文学性质的作品,作者或许为保持作品颂扬宫廷的一贯性而不愿提及中关白家的逆境。尽管如此,我们从作品的一些场面描写与人物对话中,仍然隐约地感觉到作者的笔端在不经意中触及了中宫定子的孤寂与悲切。本稿拟以《枕草子》第一百三十七段为例,分析中宫定子悲运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并进一步探讨这部作品的一些文学特质。

一.中关白家盛衰的经纬

《枕草子》第一百三十七段开头有这么一段描写:

已故关白大人等已不再来。人世变得大案突起,乱纷纷的。中宫也不再进宫,到小二条府去住。对于那里,我总有些心绪不佳,便长期隐居家中。不过,还是不免牵挂中宫周围的情况,毕竟不可能这样呆得下去。……

中关白藤原道隆去世后,由于“人世变得大案突起”,中宫定子搬到了小二条宫居住。从此,中宫定子开始过上跟从前完全不同的生活。那么,中宫定子为何要搬离原来的寓所而另住他处?“人世变得大案突起”又是指什么事件呢?让我们先分析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正历元年(990)七月,藤原兼家死后,其长男藤原道隆继任摄政,接着成为关白。藤原道隆为巩固政权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那一年初,他把年仅十三岁的长女藤原定子安排入宫,成为一条天皇的皇妃,并于同年十月立其为中宫(相当于皇后)。正历三年(992)又把十九岁的次男藤原伊周由参议提升为权大纳言,两年后提升为内大臣。另外,藤原道隆还把十六岁的四男藤原隆家擢升为权中纳言,使之加入公卿行列。清少纳言入宫伺候中宫定子的最初两年,正是中宫定子在皇宫度过的最美好日子,同时也是中关白家处于极度繁荣的时期。这一情形在《枕草子》第二百六十段中有较为详尽的描写。

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预料。长德元年(995)四月,中关白藤原道隆突然抱病离世。在去世前一个月,藤原道隆自知因病重无法继续主政,便想方设法从一条天皇那里弄一份让藤原伊周接替自己的圣旨。但他的胞弟藤原道兼和藤原道长却极力反对这一人事安排,而且他们也在觊觎着自己身后的政权。不久,藤原道隆在对中关白家的前途充满忧虑与不安之中匆匆辞世。藤原伊周依仗其妹中宫定子受到一条天皇的宠爱,加上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祈祷,期盼着自己继任关白的圣旨早点下来。但在这一关键时刻,一条天皇却毅然让藤原道兼继任关白。据说这是因为藤原道兼在当年规劝花山天皇退位、协助一条天皇继位方面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刚掌握天下政权的藤原道兼,因受流行温疫的袭击,继任关白仅仅一周,便溘然而逝,留下了“七日关白”之名。其后的政权演变为藤原伊周与藤原道长俩叔侄间的激烈争夺。由于藤原道长得到一条天皇之生母藤原诠子的鼎力支持,在藤原道兼死后的第三天便接到担任内览的圣旨。一个月后,藤原道长越过内大臣藤原伊周而就任右大臣,从而成为氏族长者。

但是,藤原伊周并不想轻而易举地将政权拱手相让。他在一次公卿会议上与藤原道长发生争执,几天后其胞弟藤原隆家一方的侍从因此与藤原道长的侍从发生斗殴,导致后者出现伤亡。与此同时,藤原伊周的外祖父高阶成忠指使阴阳师对藤原道长进行大肆诅咒。就这样,双方在紧张的夺权气氛中度过了长德元年。

叔侄俩之争,刚进入第二年便以藤原伊周的失败而告终。可以说藤原伊周是因为自己的阴差阳错与有勇无谋而使自己甘拜下风的。这年初春,当时藤原伊周跟藤原为光的三女有往来,而花山上皇跟藤原为光的四女又有情人关系,结果藤原伊周就把花山上皇的情人误认为自己的恋人,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藤原隆家。藤原隆家为吓唬和警告对方,便令手下以箭射之。谁知飞箭射中花山上皇的衣袖。正好彼时,病榻上的藤原诠子发现自己的寝殿里被人放置用于诅咒的傀儡玩偶,后被推断是藤原伊周所为。而且,另有消息说藤原伊周胆敢违抗朝廷命令,大张旗鼓地对藤原诠子举行其他诅咒活动。这一系列的“大不敬”行为,终于招致藤原伊周与藤原隆家分别被贬为大宰权帅和出云权守(均为地方次官),流放外地。这时,距中关白藤原道隆去世正好一周年光景。就这样,中关白家意外地走上了衰败之途。

二.中宫定子的孤寂与悲运

毫无疑问,第一百三十七段中提到的“人世变得大案突起”,指的就是中关白藤原道隆因病暴亡后政权更迭的历史事实。长德元(995)年的四月末,藤原伊周和藤原隆家被驱离京城后,中宫定子不得已于当年七月“不再进宫,到小二条府去住”。也就是说,由于中关白家族发生一系列不光彩的事件,中宫定子担心周围人们的议论而迁居小二条宫,干脆闭门不出,也几乎不去中宫御所了。出于这一原因,供职于中宫定子身边的清少纳言“总有些心绪不佳,便长期隐居家中”了。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回到老家过着隐居生活的清少纳言不由得思念起中宫定子来。曾经对自己厚爱有加而如今却备受冷落的中宫定子究竟过得如何呢?清少纳言很是担心。恰巧此时,右中将源经房因为公务来到小二条宫,他在返回的途意造访清少纳言,并把在小二条宫的所见所闻如实相告:

“今天到中宫宝殿去拜谒,总觉得感慨万端。女官们的服装,不论下裳或唐衣都合乎时宜,无一穿得松松垮垮,都穿得整整齐齐,风姿俏丽地侍候中宫哪。我从帘旁空隙处偷偷往里一瞧,但见八、九个坐着,穿的是朽叶黄唐衣,浅紫色下裳,还有紫面绿里的还魂草色、黑红面青里的胡枝子色的衬袍,打扮得漂漂亮亮,并排坐着哪。

“中宫的庭前碧草,长得又高又密。我说:‘为什么让草长得如此茂盛?除掉就好啦。’‘是为了叫它接露水,供人观赏,才特意……’听答话声,是宰相君。这真是令人感触的事。女官们好多人说:‘那一位回家去住,太无情无义。中宫本想住在这里的时候,她纵然有更重大的事,也一定会来伺候的。可是,中宫即使这么想,又有何用?’等等。

“那意思大概是想叫我转告给你听。你进宫去看看吧!是一派伤心的景象哟!种在露台前的牡丹,颇有唐土情趣哩!”(一百三十七段)

小二条宫里的院子里长满了绿绿的野草,右中将源经房看到这一情况后便问宫女为何不除掉它们,一个叫宰相君的宫女却回答说专门让这些野草生长出来,以便接上露水让人观赏。在这些碧草丛中,也种植有牡丹花木,据说这些牡丹是为了让中宫定子的生活富有情趣而专门种植的。源经房来办公务时,无意中看到这一情景,想象着中宫定子在如此这般的环境中生活,很受震动,于是专门来到清少纳言的老家,向她转述中宫定子寂寞的生活近况。清少纳言听罢亦感慨万千,这一点在本段的稍后也提到过。

在一百三十七段中,光从描写小二条宫庭院的自然景观来看,也并非索然无味。因为对于右中将源经房来说,那里的“一派伤心的景象”,正是自己所深深感动之处。换言之,深受右中将和清少纳言触动的正是小二条宫那种寂寞惨淡的景象。然而,这部分的主题似乎并不在于此。

那么,这一段所描述的主题和中心到底是什么呢?仔细推敲,成为该段核心内容的其实就是宫女宰相君的那句话“是为了叫它接露水,供人观赏”。关于这一点,日本著名学者池田龟鉴曾指出这段内容跟白居易的诗文世界有着很深的关联。《白氏文集》第九卷中的“秋题牡丹丛”的诗歌内容是这样的: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牡丹花尽管在其盛开之时美丽无比,但毕竟会花开花落,到了秋天却只会留下残枝,连一片树叶的影子都没有,只好跟幽人(白居易对自己而言)寂寞地形影相对。生活在小二条宫的中宫定子的状况正好与白居易诗中所表达的这种孤寂心境相似,所以这种情形被右中将经房和清少纳言所感动。

尽管主家遭受着衰落的悲运,但是“女官们的服装,不论下裳或唐衣都合乎时宜,无一穿得松松垮垮,都穿得整整齐齐,风姿俏丽地侍候中宫”。可以看出,中宫定子身边的女官们为了不伤害主家,仍然保持着以往的生活习惯,毫不气馁并一如既往地伺候着中宫定子。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院子里的牡丹虽然绽放得如此美丽动人,但放眼望去,周围的野草也是“郁郁葱葱”,让人不禁有种难以言语的凄凉感觉。看到穿着华丽服饰的女官们那种精神饱满的神态和与此相辉映的眼前那片碧草,右中将经房便满怀不悦地提议将野草除掉,但宰相君女官却得意地回应说是为了接露水而留下供人观赏的,话语轻松干脆,似乎毫无顾虑。无怪乎听到这一回答的右中将觉得“这真是令人感触的事”。其实,与那茫茫丛生的碧草相反,华丽盛开着的牡丹才是悲运之花,因为它象征着美貌而失落的中宫定子,而眼前这一切也正好反映着中宫身边女官们的复杂心态。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描写了自己对中关白家的赞美与崇拜,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宫定子的热爱与欣赏。中关白家没落期间,清少纳言一直守候在中宫定子身边,直至中宫定子去世。但这些令人伤感的情形在作品中几乎没有被描写,这应该说是很自然的。尽管如此,清少纳言在通过作品记录宫中生活的过程中,有意无意间留下了自己并不情愿记叙的内容。本文着重考察的第一百三十七段即属于这种情形。耐人寻味的是,这一章段跟白居易的作品存在着很深的关联。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去描写自然界中的植物,而是通过白诗的古典联想来活生生地叙述中宫定子的悲运。也就是说,古典的东西被活用于现实,现实又将其上升为一定的高度。清少纳言的聪颖与智慧,正是通过白氏作品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一点可以说是《枕草子》这部随笔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参考文献:

[1]松尾聪、永井和子校注 译:《枕草子 新编古典文学全集18》,小学馆,1997年.

[2]于雷译:《枕草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池田龟鉴著:《研究枕草子》,至文堂,1963年.

[4]藤本宗利著:《枕草子研究》,风间书房,2002年.

[5]枕草子研究会编《枕草子大事典》,勉诚出版,2001年.

李传坤,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