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孝亲观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与蒙古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相结合,是自身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孝亲”观和佛教的“小道”思想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蒙古族孝亲观 藏传佛教 入世
藏传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它的道德观念对蒙古族的道德伦理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一、蒙古族的孝亲观
家庭关系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是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后,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基本上是在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发挥阐述,并加以改造。使其自身更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
蒙古族自古就有自己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孝”。在古代蒙古社会,“孝”不仅是家庭、家族内伦理关系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社会伦理关系的支柱,是维持社会基本关系和整个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游牧民族社会制度中,为了强化血缘关系,共同祖先的观念是极重要的,因此,拜祭祖先是当时一项包括宗教和伦理双重内容的仪礼。在《蒙古秘史》中,尤其是在有关训诲的箴言或谚语中,不断地强调尊重祖先与长辈以及孝敬父母及长者的重要。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宣称:“人假如有点孝顺之心,天必知晓。”
蒙古社会是个重视实践而不太注重理论的社会。作为蒙古社会伦理观念基础的“孝亲”观,也在于它的感情成分上,或者说在于它的实用价值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就是把蒙古族人的孝亲观中的“爱、恩慈以及顺服”作为契合点,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中的孝亲观念,渐渐形成了适合于蒙古族的佛教孝道观。在佛教经典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和论述,而且佛教的孝道观在许多方面也与蒙古族的传统孝亲观有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蒙古族孝亲观与藏传佛教孝道观才有可能互相吸收和融合。历史上无论是蒙古族出身的佛教高僧,还是藏族出身的佛教高僧,为了在蒙古族地区传播藏传佛教,同时也为了融合蒙古族的孝亲观和佛教的孝道观,他们都曾做出过巨大的努力。
他们尽力翻译出佛教中有关讲解父母之恩及子女善待父母、尊长的经典故事,力图以此劝告佛教信徒按照佛教教义讲孝行孝。从藏文转译过来的印度佛经《莫伦陀音报答母恩经》(汉文译为《盂兰盆经》或《目连救母》)讲的就是释迦牟尼弟子莫伦入地狱救拔饿鬼之身的母亲的故事,突出体现了孝道精神,被蒙古族佛学者称为“佛教孝经”而极力推崇。在大量翻译藏文佛经的同时,他们还把有关讲父母之恩及孝道的经典,改编成通俗故事或改造为蒙古化了的佛教故事在民间传播。这些佛经故事在蒙古族高僧的反复翻译、传写和说讲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在了本民族的信徒中,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佛教徒改编民间故事,并融入佛教孝道观,就是为了显示对孝道的重视。蒙古族佛教信徒把佛教的孝道观与蒙古族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结合起来,竭力在民间宣扬佛教孝道思想,这就说明,佛教孝道思想已经扎根在蒙古族民众之中。
另外,他们还把藏传佛教的孝道思想和蒙古族传统的“必力格”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蒙古族佛教训谕诗和道德说教的格言诗。有些蒙古族高僧和佛教知识分子根据佛经中有关孝道的教义,创作了很多训谕诗或篇言,教导人们根据佛教教义孝亲父母、尊敬长辈。
总之,孝亲观是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的纲要。藏传佛教传人蒙古社会后,与蒙古族的传统伦理思想相融合,一些关于孝道内容的佛经被翻译、被演绎,或者以各种故事、道德训诲的格言诗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从而成为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一部分。
二、藏传佛教出世向入世的转化
藏传佛教是一种由伦理范畴和认识范畴所组织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伦理范畴较之认识范畴更为重要,因为佛教本身的重心在于道德层面,在于出世的伦理范畴。藏传佛教伦理道德观是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结构要素,为蒙古族人民的文化观念即价值观念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它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友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人们和平相处提供了超凡的道德力量。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与当地的伦理道德融合之后,表现出明显的世俗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出世向入世的转化。从实践的内容来看,藏传佛教已经同蒙古地区现实的生活相结合,二者相互磨合减少摩擦,并且越来越重视社会伦理的实践意义。其去恶从善和平等慈悲等方面的伦理规范在世俗社会的普遍提倡,使得藏传佛教这一出世的伦理思想得到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基础,具有很强的入世意识和人本精神。其思想创造不仅是出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膜拜和信仰的需要,在那神秘怪异的神话里,在那虔诚祈祷和优雅的赞美诗中,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理想执着的价值理念,同样也凝聚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藏传佛教既有出世的理想信念,又有入世的进取精神,浓缩着人类的生活态度,迂回的反映了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唐吉思.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M].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年06月
[2] 特・官布扎布.蒙古秘史[M].新华出版社,2007-01
[3] 熊坤新.民族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