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亲亲宝贝:怎样和父母更好地沟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亲亲宝贝:怎样和父母更好地沟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理解;感受;沟通;亲子关系

【设计理念】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学业压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等都开始给他们带来烦恼。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6~11岁)应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4~6年级是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亲子关系方面,他们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他们不是特别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出的奉献,和父母沟通开始出现一些障碍。而亲子关系,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人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如何帮助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感受父母培育孩子的辛苦,如何引导这些学生探索与父母沟通的良好方式,成了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笔者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父母的爱。

2.情感目标:感受父母培育孩子的辛苦。

3.行为目标:探索与父母的良好沟通方式。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准备好课件及生活AB剧、故事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交流面对面

师: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知心姐姐,有什么困惑,有什么心得,我们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分享。首先,咱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交流面对面”。

1.明确游戏规则

第一轮游戏:请距离最近的两个同学背对背聊天,聊你俩最想聊的话题,不能扭头。

第二轮游戏:刚才背对背聊天的两个同学,现在面对面说话,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还是聊刚才的话题。

2.采访学生做游戏的感受

A.刚才和同学背对背聊天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B.刚才和同学面对面聊天,还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尝试感受面对面交流带来的顺畅。)

二、引入主题

师:游戏总是那么开心。前几天,知心姐姐的QQ上,有一些家长和小朋友的留言,提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现在请大家看看我的QQ截屏。

A.(一个四年级男生的留言)知心姐姐你好!今天早上我可烦了!早上我本来就赶着去补习班,妈妈却还在旁边念叨:“幺儿,快把伞带好!”“幺儿,笔和本子带好没有!”“幺儿,听课要认真哈!”……唉,妈妈老爱唠叨,老把我当三岁小孩管,郁闷!

B.(一个四年级学生家长的留言)知心姐姐你好,我儿子进入三年级以后,感觉不像一、二年级那么听话了,有时候有话闷在心里,有时候火气有点儿大、爱顶嘴。这两天他在家里闷闷不乐,我问他怎么了,他却什么也不说,我再多问几句,他就不耐烦:“你烦不烦啊!”唉,我没想到现在跟他沟通这么困难。

师:你们在生活中也有同感吗?(随机采访一、两名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怎样和父母更好地沟通

(设计意图: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引出活动主题。)

三、主题探索

(一)欣赏故事,感受亲情

1.大屏幕出示动画配文字和声音,学生欣赏故事——

做妈妈的都是这样(改编)

猫妈妈和小猫上床准备睡觉啦。

小猫问妈妈:“妈妈,你爱我吗?”

妈妈回答:“爱啊!我当然爱你。”

小猫说:“可是妈妈,有时候我一整天又吵又闹,我抢妹妹的东西、我打妹妹、我把我的衣服丢满地,这样你还爱我吗?”

妈妈说:“即使那样我还是爱你,即使你做的事没有一件我喜欢,我还是爱你。”

小猫不明白为什么即使自己不乖、不听话,妈妈还是爱着他?妈妈要他自己想想。

小猫想到了以下这些可能的原因:

“因为我很聪明,而且我图画画得很棒!”

“因为有时候我对妹妹很好,我会让她玩我的积木、我的手推车,还有我全部的玩具。而且我会轻轻地推她荡秋千!”

“因为我经常都把饭吃完,我刷牙都不会把水溅到地板上,还有当全家开车出去的时候,我都乖乖地坐在位子上,而且坐得很直。”

“还有,有时候,我也会听妈妈的话把玩具收好再上床。”

小猫说了这么多妈妈之所以爱他的理由,但妈妈都摇了摇头。妈妈说:“我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啊!你不应该认为你乖我才爱你,你顽皮我就不爱你了。做妈妈的不会那样。我永远都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2.分享

欣赏了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

3.冥想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冥想,深入体验亲情:

引导语:我想起了那么多,那么多……有一天,爸爸妈妈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种子慢慢地发芽,变成了妈妈肚子里的小生命。有一天,一声啼哭,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我的笑脸红扑扑的,真可爱。我在爱中一天一天地长大,那一天,我上幼儿园了,妈妈温暖的手牵着我……那一天,我背着新书包,上小学了……那一天,我获奖了……那一天,我生病了,妈妈哭了,爸爸背着我上医院……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慢慢地长大了,长成了四年级的小学生,变成了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漂亮的小姑娘。慢慢睁开眼睛看看四年级的自己,正在亲情中继续成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倾听故事和冥想的过程中体验亲情。)

(二)反光镜:欣赏生活AB剧,探索和父母良好的沟通方式

1.引导学生欣赏生活A剧,讨论交流

(1)师:尽管妈妈爸爸如此爱我们,但我们难免会与父母产生矛盾,就像下面的A剧一样。

(2)播放生活A剧视频(A剧脚本如下)。

生活AB剧——小不点儿和妈妈之A剧

“咚咚咚……”(轻轻的敲门声)

妈妈:宝贝儿,快9点了,早点睡吧!

“小不点儿”(不耐烦地):知道了,知道了!

妈妈(推门而入):哎呀,房间里真乱!妈妈给你收拾收拾。

“小不点儿”(没好气地):烦死了!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别动我的东西!谁也不能动我的东西!

妈妈:这孩子是怎么啦?你的东西从来都是我帮你整理的啊!

“小不点儿”(大声地):你给我出去!这是我的房间,不能随便进来!

妈妈(无奈地摇摇头):唉!

(3)模拟角色,体验。

全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模拟生活A剧中妈妈的角色:我是妈妈,我想说

一部分模拟生活A剧中小不点儿的角色:我是小不点儿,我想说

2.引导学生欣赏生活B剧

(1)师:我们看看后来遇到同样的场景,妈妈和小不点儿会怎么样呢?

(2)学生观看生活B剧——

生活AB剧——小不点儿和妈妈之B剧

妈妈:宝贝儿,快9点了,早点睡吧!

“小不点儿”(微笑):妈妈,知道啦,知道啦!

妈妈(推门而入):哎呀,宝贝儿,你这房间真是凌乱美啊,来,咱们一起把它整理一下,好不好?

“小不点儿”(微笑):这说明我有艺术家的气质啊。妈妈,还是我自己来吧,请您相信,我会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的哟。

妈妈:嗯,我的宝贝儿长大啦,妈妈相信你,一定能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小不点儿”:对,我有神功,我能把房间收拾得整洁、漂亮。下次进门,可以征得我同意后再进来吗?

妈妈:Sorry,妈妈不是故意的,宝贝儿。

“小不点儿”:妈妈,我也不是故意的。

(3)分享。

师:我们可以从B剧中的“小不点儿”和“妈妈”身上学到哪些好的沟通方法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跟大家分享一下。

3.小结

师:大家提出了很多和父母沟通的金点子,综合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可以尝试这样与父母沟通(大屏幕出示金点子):

(1)想一想(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父母);

(2)听一听(尊重父母,倾听父母的话);

(3)谈一谈(面对面交流);

(4)写一写(用QQ留言或书信来交流)。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体验和探索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

(三)爸爸妈妈,我想说

1.引导学生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师:现在,我们来跟父母作一次沟通。请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世界上最爱你的爸爸妈妈出现在眼前,想想父母对我们一点一滴的付出,听听父母带着关爱的唠叨,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一句一句地说出来。把平时不敢对父母说的话,或者不愿对父母说的话,都说出来!

A.首先,你可以选择想象父母在面前,对他(她)说说心里话,并尝试着听听父母怎么说的。

B.其次,如果愿意,可以回家后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悄悄给爸爸或妈妈。

2.分享

根据活动现场情况,可用“空椅子”或“替身”技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辅导者的引导下和父母做心灵沟通,尝试着进行角色体验,探索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四、主题整合

1.引导孩子们谈这次辅导活动的体会。

2.吟诵诗歌。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也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心声。他们如此地包容你们,理解你们。在他们心目中,你们永远都是他们的亲亲宝贝。亲亲宝贝们,全体起立!心连心,手拉手,我们一起来念一首诗歌。

学生跟着辅导者一起诵读诗歌,感受亲情。

人人都有爸爸妈妈,

家家都有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为我们操劳一生,

爸爸妈妈为我们累出白发。

握握爸爸的手,轻轻呼唤爸爸,

给妈妈一个微笑,紧紧拥抱妈妈。

我们告诉世界,我们告诉天下,

我们的爸爸,我们的妈妈,

都是最好的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体验浓浓的亲情以及和父母好好沟通的感觉。)

点评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遇事越来越有自己的主张,越来越要求独立,而此时父母们常常对孩子这一成长趋势的准备不足,亲子之间慢慢出现“期望差异”,交流中常常遭遇不愉快,这在小学中高年级越来越突出。因此,协助孩子们探索与父母的有效沟通方式成为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主题之一。《亲亲宝贝》辅导活动方案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恰当的辅导目标,通过游戏、情景呈现、冥想、角色扮演、反思探讨等多种形式,层层推进辅导活动,重视带领学生在多方面体验中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父母、增进亲子情感联结,并借助不同角度的讨论与分享,学习和强化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整个设计方案目标清楚恰当,辅导活动形式多样、环环相扣,重视调用学生资源,并在当下强化训练,想必实施效果会非常明显。若能兼顾一次辅导活动的时间限制,并加入更多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分享,效果或许会更好。

点评者:赵淑兰,心理健康教育博士、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重庆树人凤天小学,重庆,4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