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干燥综合征的虚瘀毒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干燥综合征的虚瘀毒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虚;瘀;毒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属中医“燥证”、“燥痹”范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本病多由“阴伤气耗,血瘀毒蕴”所致,提出虚瘀毒论,书之与同道共同探讨。

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干燥综合征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燥胜则干”,指出了燥邪伤阴的特点。然而,燥邪伤阴又有病位的不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伤肺阴,肺窍失宣,则鼻干咽燥,皮肤干燥皱裂;肺失濡润,宣降失常则干咳少痰,胸闷短气;虚热内蒸则手足心热、潮热;热迫津液外泄则盗汗。此皆为燥热内盛、肺阴受损之象。 也有过食辛辣、香燥之品致脾胃之阴伤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指出了阳明燥热之气伤阴的特点。口为脾窍,涎为脾液,脾胃阴津受戕,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吞咽干涩、食以水送。胃失濡养,失于和降,则呃逆干呕,口苦纳呆,脘胁疼痛。此皆为燥伤脾胃、胃阴亏损之象。

更有久病伤阴或天癸渐竭、冲任空虚致肝肾之阴受损者。《类证治裁》云:“燥有外因、有内因……因于内者,精血夺而燥生。”提示肝肾精血亏虚是内燥的关键。肾主水生精,肾阴亏损则津不上承,口干咽燥,阴虚内热则低热时作,小便短赤。肝肾同源,肝失濡养,目失濡润则双目干涩,视物模糊,或月经亏少或闭经。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之阴不足,筋骨失于荣养则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此皆为肝肾之阴耗损之象。另外,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舌干燥有裂纹、脉细数均为阴虚燥热之表现。

2 阴伤气耗,气阴两虚

干燥综合征初期以阴伤为主,久病必损及气,致气阴两伤。有心肺气虚者,如《宣明论方》云:“燥干者,金肺之本,肺藏气,以血液内损,气虚感风,则皴揭,风能胜湿,热能耗液,皆能成燥。”干燥综合征中晚期常见干咳无力、心悸、失眠、气短喘息、动则更甚,均为肺气虚损的表现。也有脾胃之气受损者,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萎缩、举步不健。还有肾气不固者,出现夜间口干尤甚、夜尿频数等。正如《医门法律》云:“燥盛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指出了本病阴伤气耗、气阴两虚的病理特征。

3 津涸血涩,瘀血阻络

《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即“津血同源”。干燥综合征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津伤气耗,津血亏乏,脉道失充,则血行滞涩;气为血帅,气虚血滞则瘀血内停。《血证论》云:“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由此因燥致瘀、因瘀致燥,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病缠绵难愈,证见皮肤瘀斑瘀点,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女子经血瘀滞、关节肿痛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此皆为津涸血涩、瘀血阻络的表现。

4 燥蕴成毒,毒损脏腑

“毒”是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致体内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结体内过多,以致邪气亢盛,败坏形体转化为“毒”。燥热日久,煎灼津液,或受化学品毒害,伤津酿燥,久之皆可酝酿成毒,内伤脏腑,外干九窍,出现口燥舌糜、目赤多眵、咽喉红肿、颈项恶核、发颐、低热、溲赤便结、甚则面目黄疸、形体消瘦、关节肿痛变形、皮下瘀斑,甚则高热不退、喘促憋闷、神昏谵语。正如《素问·本病论》所云:“咸卤燥生,民病上热,喘嗽血溢。久而化郁,即白埃翳雾,清生杀气,民病胁满悲伤,寒鼽嚏嗌干,手拆皮肤燥。”可见,燥之既成,盛则成毒,毒盛益燥,形成恶性循环。

5 结语

阴虚为本,阴虚气耗,气阴两虚;因虚致瘀,瘀血阻络;燥蕴成毒,毒损脏腑。燥瘀搏结,燥盛成毒,毒盛益燥,毒之为患,难以驱除,终至虚瘀毒交结为患,形成本病病机核心。以此为依据对干燥综合征进行辨证论治,具有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