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走出具有阜阳特色的创新扶贫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出具有阜阳特色的创新扶贫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打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

《决策》: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多年来饱受淮河水患等影响,贫困人口多、情况复杂。相对而言,阜阳贫困人口和扶贫工作有哪些突出特点?

于勇:阜阳情况较为特殊,不仅是人口大市和传统农业大市,更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减贫任务最重的市。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和皖北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两区”叠加的脱贫攻坚主战场,阜阳8个县市区中4个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4个是省级重点县,尚有65.8万贫困人口,全省最多,且自身脱贫能力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与返贫交织,脱贫难度大。

十以来,心系农民、情系农村,特别是对贫困人口给予了极大关心,就如何脱贫攻坚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也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表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全国人民的光荣承诺,也是我们党充分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爱民情怀。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阜阳响亮提出自觉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荣使命,承担起脱贫攻坚的重大责任。这“双重任务”,一方面是如何让一千万人达到小康,另一方面是如何让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不拖后腿。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学系列讲话以来,根据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打一场脱贫攻坚的人民战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阜阳地方特色的扶贫脱贫之路。

《决策》:打人民战争是党的重要法宝。从阜阳脱贫攻坚实践来看,如何才能把党内力量组织好,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都动员起来?

于勇: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委的第一责任、政治任务。

针对阜阳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派了4个国贫县的挂职副书记和30个乡镇副书记专司扶贫。把这些年富力强、热爱基层、乐于奉献的干部,摆到扶贫第一线。同时,充分发挥1700多位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的作用。另外,重点加强基层支部的建设,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发挥。如何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培育一批“不走的工作队”至关重要。

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就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约束、激励机制。我们对派驻工作组、专职副书记、第一书记有考核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牵头,对庞大的专司扶贫队伍进行管理、监督、激励、考核和约束。只有通过增强各级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为扶贫工作奠定强大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保障我们的扶贫工作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要求,按照脱贫攻坚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来完成任务。

同时,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既要依靠各地党委组织外力来推动扶贫工作,更要教育、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身顽强拼搏。如何调动这些直接参与的贫困户?贫困村广大的群众,这是内因、是关键、是根本,要让他们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同舟共济,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脱贫之路。

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力量支持扶贫工作。目前,全市开展了政协委员扶贫行动,市工商联组织了“千企进千村”活动,妇联、团委、派等都发动起来了,我们有一大批工业企业都直接参与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人的角度,就是要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打一场人民战争。

“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

《决策》:从各地实践来看,基层扶贫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在基层扶贫实践中,关键要解决好哪些问题?

于勇:从扶贫工作角度,关键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的问题。

“准不准”问题,要解决扶贫对象识别是不是准,扶贫措施是不是准,扶贫干部准不准。精准识别经过多次的回头看应当比较准了,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最重要的任务是帮扶措施准不准的问题,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推进精准扶贫。比如,产业帮扶产业选得准不准,这个问题很重要。为此,我们对全市516个贫困村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因地制宜的问题。

“严不严”问题,重点解决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不走样,这要作为一个“高压线”。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很多政策,光伏政策、金融政策、项目政策、资金政策等很多,有没有落实到位?为此我反复强调,在这方面出问题,一个村出问题不是光处理村干部的问题,乡干部要受处分;一个乡普遍出问题不是光处理乡干部的问题,县里也有责任。要把严格执行党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作为一条“高压线”,否则好事办不好。

一个月前,我在调研时就发现,金融扶贫总体很好,但有三个倾向:一是简单化,中央5万块钱扶贫贷款是为了发展产业,而不是简单化的给贫困户几千块利息;二是垒大户,村里有个企业,可能所有贷款都给它了,这样容易出现风险问题;三是有些贷款没有真正给贫困户。这些问题有些是未雨绸缪,有些可能是苗头。但只要发现有苗头,就要用一些制度来规范,确保党的扶贫政策执行不走样。

“严不严”问题,还要解决扶贫干部管理是否严。通过严格的管理会孕育出一批埋头苦干、艰苦奋斗,与群众有感情,能够帮助、带领老百姓脱贫的干部。比如市法院有一位女干部,在临泉县最偏僻的贫困村扶贫,自己孩子才两岁,为了动员大家养鸡,单位拿了3万元,她自己掏了3万元,她还学习养鸡技术,防疫靠她,卖鸡也帮忙卖,跟老百姓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她的带领下,这个贫困村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搞得非常好。还有一批这样的干部。通过严的要求,能发现、培养一批在农村摸爬滚打过的优秀干部。

第三是解决“真不真”的问题。今年全市有17万人要脱贫,要真脱贫、脱真贫,不是数字脱贫。要建立一套程序,从贫困户个人申请、村民代表评议、张榜公示、到乡里公示、县里备案,用一整套程序来规范脱贫,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是仅仅看收入。

在中央和省里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支持下,通过把党内力量组织起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界动员起来,通过解决“准不准、严不严、真不真”的问题,阜阳一定能和全国、全省一道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产业扶贫关键是因地制宜

《决策》:沿淮魍菪詈榍是阜阳脱贫攻坚一个重点和难点,魍萸人民能否脱贫全国上下都很关注。阜阳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于勇:阜南县淮河魍莸厍共40多万人口,属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沿淮行蓄洪区贫困带,历史上先后15次开闸蓄洪。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洪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报道,说下雨小麦被淹,排涝站及时排涝,为农户服务。我当时就疑惑,才下了15毫米的雨,怎么需要排涝?第二天我就自己跑去调研,专门找到报道的地方,一看8000亩地里确实都是水。而且当时5月份了,小麦才长那么一点高。当地乡镇干部说,其他地方小麦亩产1千多斤,这里才300多斤。

沿淮魍莸厍遭受涝灾十分普遍,既然排涝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何不调整种植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水生作物种植?为此,我提出立足实际,变废为宝,克服水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适应性农业。

今后,魍莸厍不但不是荒滩废地,而是一块风水宝地。特别是阜曹路建设后,魍莸厍离阜城只有半小时车程,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今后将是阜城的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做好魍莸厍的脱贫攻坚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和适应性农业大力发展产业,念旅游经、唱旅游戏、做旅游文章,因地制宜选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谋划特色农业布局。所以,阜曹路我称它是交通大道、生态大道、旅游大道、脱贫大道。

《决策》: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产业的精准选择尤为重要。但产业培育受市场、人才、资源等因素制约,实践中产业开发难度大。阜阳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于勇:产业扶贫,首先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阜阳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拓展的空间也很大,省委、省政府提出三年解决阜阳贫困村水电路问题,给我们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今年,全市范围内乡村道路开工建设3500多公里。去年一年,全市对农村电的投入比“十二五”总和还要大几倍。阜阳要抢抓机遇,强力补齐短板,奋发作为,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培植它们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贫困村脱贫才有希望。

产业扶贫最重要的是解决贫困地区造血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紧紧围绕各地农业的特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规模经营,大力提倡“你小康,我脱贫”,通过大户带动、联户带动,一批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的企业应运而生。比如,颍上县辛福村就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建了几十个日光温室,其中有35户贫困户入股。太和县一家龙头企业给三个乡镇的贫困户,每个贫困户提供100―300只鸡苗,提供饲料,提供服务,使这些贫困户脱贫。

我们充分利用中央的扶贫贷款,有的是入股,有的是自己发展产业,通过党员带动、大户带动、合作社互动、村民自动,再加上光伏和工业企业带动,把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建立起来。

以改革破解难中之难

《决策》:无论从阜阳还是全省来看,因病因残致贫都是脱贫工作的一块“硬骨头”。在健康扶贫方面,阜阳有什么创新做法?

于勇:对于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健康扶贫是难中之难。因病因残返贫的比例全国是48%,安徽是53%,阜阳是71%,这个难题怎么破?

深刻剖析这一问题的背后,既有农民自身的思维习惯问题,更有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滞后问题,很多人小病得不到及时准确诊疗,最终酿成大病,给贫困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我们提出“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的思路,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以“防未病”为基础,减少疾病发生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首先要减少疾病。我们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相继出台了《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贫困村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中医药“治未病”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工作重心从“注重医疗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并重”转移,提升全社会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努力让老百姓尽量不得病或少得病。

二是以“看小病”为关键,提高就近就医满意率。我们牢固树立重心下移的意识,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中、力量向基层汇集,下大气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薄弱、服务能力偏低等突出问题,在一些县探索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医院直管,确保群众的“小病”能够就地就近得到医治。如,阜南县柴集镇卫生院由县医院直管后,就诊量、收入翻三番。这直接影响老百姓会不会因病返贫的问题。

三是以“治大病”为保障,降低重大病患流出率。在市级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大力实施医疗资源建设三年发展计划,先后投资62亿元,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26个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品牌医院、示范医院。同时,选择阜阳十种常见大病,政府每年拨付2000万元用于扶持建设十个大病科室。

老百姓出去看病成本太高了。一个骨科手术在阜阳治是4万多元,到合肥治是7万多元,去上海治就要17万元,再加上车费、误工费等综合成本非常高,这是导致大病返贫的主要原因。我们围绕“大病不出市”的目标,着力提升市域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做大做强优势医疗资源,真正让大病患者在阜阳本地能“留得住”、“治得好”,这样能解决很多因病返贫的因素。

经过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阜阳医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特别是从阜南县医改的情况看,其近一年的医共体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初步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生有激情、医院见效益”的预期目标。实践表明,当前医改虽是难题,但只要认准方向,找对路子,下定决心,改革是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因病致贫问题在市县层面也是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