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霍桑的宗教情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霍桑的宗教情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撒纳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小说家,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其代表作《红字》是19世纪美国历史上一本古典小说著作,表现了宗教思想在本人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作品通过海斯特・白兰的赎罪意识,丁梅斯代尔的身份意识,以及齐林渥斯的工具意识来表现霍桑个人的宗教矛盾观。

关键词 宗教思想 赎罪意识 身份意识 工具意识

霍桑在《红字》中描写的宗教正是当时人们所至奉的清教。清教徒信仰王权,正义和神权;相信上帝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并希望全体清教徒都能遵从上帝的言论。尽管清教徒们相信命中注定,但他们也不会坐等上帝给予的运气,而是全力以赴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工作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被救赎,却表达了他们的信念和对天堂的渴望。《红字》中,海斯特・白兰正是这样一位虔诚的清教徒。

海斯特・白兰的不幸生活来源于她和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无疑受社会所不容。于是,受审,监狱,她成为当时人们唾弃的对象。耀眼的红字“A”字戴在她的胸前,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她身份的象征:在这样一个要求教会纯洁的时代,“A”是通奸的意思。作为一个女人,她有爱人的权利却没有爱一个人的资格,固有的社会状态束缚着任何一个“越轨”的人,不能越雷池半步。所以,一旦海斯特・白兰爱了,并且大胆的承认了,她无疑必须忍受所有的罪责,承受所有的恶毒的攻击。做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霍桑当然不会容许“这样的人”存在;但是霍桑明白“人类的本性, 除非私利熏心, 爱总是比恨来得容易”,所以他理解海斯特・.白兰的爱和所受的苦难,恰恰这种苦难意识,是霍桑宗教观的一种体现。他相信,一种的开始,就必然打上苦难的烙印,要在宗教中得到精神的皈依和救赎,从而实现人间关怀的目的和行为。对于清教而言,救赎的方式就是工作。所以,霍桑虽然赋予海斯特・白兰以不可饶恕的罪过,但他同样赋予她无限的能力,让她在拯救自己的过程中,也在用爱拯救着别人。海斯特深深地体会到了苦难的心酸,所以她努力地去帮助别人,解救自己。她是一个具有悲剧意义和不被重视的人,但霍桑恰恰在“描写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现了人的伟大与崇高”。她把自己的钱贡献给慈善事业,施舍别人。

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年轻优秀的牧师,但他更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只是尴尬的身份意识让他无力自拔。作为一个牧师,他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徒,对宗教笃信和虔诚,敬畏有加;他是上帝的仰慕者,并且神圣的上帝已赋予他高尚的权力,所以他必须忠诚于上帝。但作为一个活着的人,他有感情有人的生活习性,有情感的追求和需要。在去断头台路上和海斯特・白兰相遇时,他“似乎有一股新的生命的激流与自己的生命不同的生命激流注入他的心胸,涌遍他全身的血管, 仿佛这母亲与孩子正将她们生命的力量传给他那半身躯”[3],他欲鼓起力量去爱去承担,但是固有的职权身份让他在权利与爱情之间矛盾,他对海斯特难以给予完全的接受和释放。很多读者都在抨击丁梅斯代尔的软弱无能与虚弱;但在霍桑笔下,丁梅斯代尔又不是一个完全无情无义的人。他的心理矛盾,他重走海斯特受辱的广场,他答应和海斯特一起离开……仿佛又给丁梅斯代尔留有余地,感情的肯定。通过这种尴尬的人物形象,霍桑着力讽刺着清教上层教徒的虚伪,对清教社会压制人性,泯灭灵魂一致否定。

说齐林渥斯的工具意识,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同情与解救,虽然我们无法肯定齐林渥斯是否真的爱着海斯特。当两年后追逐妻子而来时,看到的是妻子已另为他人,而竟然还是一个牧师,本身充起的蔑视和仇恨足以毁灭齐林渥斯。在广场上,人山人海的唾弃者,辱骂者,一种从众的厌恶心理加深了他的仇恨。我们不能否认,齐林渥斯是痛苦的,精神亦是备受打击的。此时的他,心中不仅充满的是三个人的恩怨,更是清教社会纵容下的仇怨。我想,是这个社会着实把齐林渥斯当作一种工具,一种否定丁梅斯代尔的工具,否定海斯特的工具。当丁梅斯代尔受刑死后,齐林渥斯也相继去世,霍桑这样安排,着实是一种讽刺和暗示,齐林渥斯已经没有生存下来的必要了,因为应有的惩罚已告一段落。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齐林渥斯阴险的一面,我们亦要看到他的被支配性,被利用性,是一个着实的牺牲者。

所以,宗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终极归宿,也有可能是精神的永久囚笼,关键是对宗教的界定。实际上,宗教只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是生活之外的外部精神需求,它理应对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给予肯定和认同。只是当宗教被神化,上帝化的时候,就成了一种戒律,一种道德尺度。被神化了的世界自然没有人性可言。所以,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注定成为悲剧,他们的结合违背了“上帝”戒律,最终无法得到幸福。但是,我们似乎又隐约感觉到海斯特又是幸福的,没有怨言的爱,去奉献,去生活,最终成了天使的化身。包括丁梅斯代尔和齐林渥斯似乎我们都没有理由完全否定。这或许就是霍桑的宗教观的矛盾性体现吧:一方面,忠诚于宗教,把宗教精神当作永恒的道德原则,永恒的真理,并试图利用宗教谋求社会道德的改进;另一方面,他又真切的感受到宗教势力的社会化,法律化,神职化,宗教成了人们一切行为的尺度,时刻压抑制约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泯灭人性。霍桑通过《红字》中人物的矛盾性性格,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本人对宗教的疑惑和思想矛盾,更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

参考文献

[1] Nina Baym et al.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 e , 3rd ed.Vol.I ( New York.L ondon: W. W. Norton &Company Inc, 1989), p1247.

[2]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 :273.

[3] 霍桑著,熊玉鹏译.红字[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3:7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