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蒙古哲里木蒙古族药用植物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哲里木蒙古族药用植物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访谈调查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方法,调查了解内蒙古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用作药物的野生植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以及所治疗的疾病和用药方法。结果表明,当地民间常用的当地野生植物共有44种和1变种;药用部位有全草、地上部分、根、茎、叶、花、果、种子、枝条木质部、根皮等;所治疗的疾病以感冒、咳嗽、发烧、风湿病、胃肠病和皮肤病、冻伤、外伤等当地常见病为主;用药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当地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农牧民基础医疗保障仍有意义,但这一知识在迅速流失,应深入调查和挖掘。

关键词 哲里木蒙古族 民间药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任何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及传统文化,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逐渐形成了各民族自身的传统民族医药学[1]。药用民族植物学(medical ethnobotany)是研究传统药系统中所利用植物的性质和用途,包括对传统药用植物的鉴别和药用植物民间分类系统的调查等[2]。药用民族植物学是民族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传统药的重要学科手段之一。是利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原住民传统利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及其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学科。

1 研究地区与民族

“哲里木”系蒙古语,是古代蒙古族的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清朝初期在蒙古族居住地区建立盟旗行政制度时,把哲里木部蒙古族及其当时所辖的地域编为一盟,并以部落名命名为“哲里木盟”,现已改成通辽市 [3]。自清代以来该盟蒙古族的部落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多数蒙古族人口为古代哲里木部的后裔。

哲里木为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辖,地处松辽平原东端,属于蒙古高原递降辽河平原的斜坡。北部为高寒山区和浅山区,属于大兴安岭余脉,海拔800-1 000米,最高峰达1 400米;西南部与南部为沙沼、黄土丘陵和浅山区,是辽西山区的边缘地带,海拔高度约400-600米;东南部与中部是西辽河、新开河、教来河冲击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50-250米。位于北纬42°~46°和东经119°~123°之间,总面积60,000Km.2。全市蒙古族人口113.79万余人,绝大多数在农、牧区从事传统的农业、草原畜牧业。蒙古族的传统医药――蒙医蒙药在当地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植物的药物利用是当地蒙古族民间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关当地民间野生食疗植物已有研究报道[4]。

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民间访问调查、证据标本采集鉴定与描述。访谈调查采用了半结构访谈方法(semi-struclucred interviews)。证据标本的采集和鉴定,运用植物学研究方法中的标本采集、腊叶标本制作的常规方法,采集、制作和鉴定证据标本。最后以民间药用为主线,总结民间利用知识,并借助于蒙药、中草药资料加以分析和评价。

3 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经调查,哲里木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共有45种。植物的民间名、学术名、汉名、药用部位、治疗疾病、药用方法等见表1。

3.1 植物种类的组成

对证据标本的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哲里木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共有25科41属44种1变种。在植物类群的组成上,裸子植物1种,其余均为被子植物,当地民间药用被子植物来源于24科40属,无明显的优势科和属。从植物的生境上,生长在草地的种类最多,其次为山地植物。从植物的生活型上,草本植物占3/4以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哲里木蒙古族的药用植物是以草地环境中生长的草本植物为主,表现出草原民族对草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特色。

3.2 民间药用部位

除酸模、繁缕、缬草、苍耳有两种药用部位外,其余种类是一种对应一个部位。民间对植物的药用部位从全草、地上部分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进一步细分为枝条木质部、根皮、花冠,表现出植物体―器官―组织的层次性,可称为空间特征。在药用部位的选择上,对于某些部位的药用是要求植物特定的生长时期,如开花前、开花后、果实前、清晨日出前等,表现出时间特征。在总体上,全草、茎、根类是最突出的药用部位。

3.3 治疗疾病的特点

药用植物传统知识的核心在于用什么样的药物(植物药)治疗什么样的疾病问题上。民族民间对植物药用功效的认识同疾病种类及其症状、性质的认识密不可分。用植物药治疗疾病是以植物(药物成分)与疾病(病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为基础。而对疾病的认识又与对人体的认识分不开,涉及到组织解剖学和生理学。哲里木蒙古族民间所治疗疾病涉及到人体多种器官系统。人体各种器官及其病症均有蒙古名称。对疾病的命名在多数情况下是“人体器官+病症”来表达。

通过访谈了解,当地民间对民间药知识的认识对本地区常见疾病的针对性较强,把不良气候条件和饮食作为最重要的治病因素。当地的温带草原地区气候特征、农民田作、牧民经营畜牧业的劳动特点和农牧民传统的饮食习惯与当地常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4 用药方法

哲里木蒙古族民间用药方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方法是把植物的药用部位水煎后饮用汤水为主。外用方法包括直接使用和制剂后使用。直接使用是把植物的药用部位不进行任何加工处理的用法,如用田旋花的花塞蛀孔治牙痛。做制剂是把植物药用部位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而制成制剂后使用,如用山蒿的地上部分制成膏剂外用。从调查结果看,当地民间对植物的药用几乎全部为单味药,反映了当地民间用药方法的简单、易用特点。

4 结论

蒙古族通过与自然和疾病的长期斗争,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医药学。从来源上看,历代医家不仅吸收了古希腊、印度及中医药、藏医药等兄弟医药学精华,同时不断挖掘、整理、继承和提高了蒙古族传统医药知识,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草原医药体系。由于历代医家传承有别,蒙古族传统医药知识并为完全被纳入到蒙医药学。随着人与传统药基源之间相互作用的延续和深入,人们将不断充实和丰富已有的传统医药知识系统[5]。

作为原住民知识,哲里木蒙古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知识对当地人的健康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依赖于传统的药用植物治病[6],低价位、方便、易用、有效的传统药仍是发展的主流[7]。在全世界范围内,传统药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哲里木蒙古族药用民族植物学不仅有开发新药、充实蒙药学意义,更重要的是把原住民医药知识纳入到村社可持续发展规划当中,为原住民健康服务,弥补当地现代医疗保健体系的不足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和应用价值。

但是,当前哲里木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丧失,这意味着药用植物传统知识得以形成、保存和传承过程正在中断。其主要原因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现代医疗系统的冲击等。

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传统价值观的变化和的变化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现代物质文明和价值观同蒙古人的传统发生冲突时,当地蒙古人往往极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传统的东西被认为落后而丢弃。西药的普遍使用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当地蒙药和民间药。的变化对当地传统药也有一定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变迁在该地区主要表现在草原生态系统的变化。人口迁入、开垦和过度放牧使草地退化和沙化,使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草原的退化必然导致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减少,使民间药用植物知识在其药物资源上深受影响。

由于对传统医药知识的认识不足,使其在现代医药的冲击下流失了很多。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受医药正规教育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民间医生已变的难以生存。其结果,从长辈、民间草医那里学习传统医药知识的人越来越少,民间传统医药知识已到了无人继承的境地。

哲里木蒙古族药用民族植物学知识的流失和濒临灭绝的种种原因在我国其它地区和民族民间也广泛存在。传统文化有些因素之被取代或自动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有些优秀文化因素的丧失,是将来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8]。在传统医药的价值越来越被全世界所认识和重视的今天,当务之急是抢救这一知识遗产,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育麟.民族药开发利用的春天[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7;24:1-5

2 Cotton,M.Ethnobotan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John Wiley and Sons,1996

3 杨青锋主编.哲里木志[M].方志出版社.北京:2000:33

4 布日额.哲里木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疗植物[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2;5:45-47

5 哈斯巴根、淮虎银、裴盛基.中国传统药分类与命名系统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1;32(3):269-270

6 Farnsworth,NR.Ethnopharmacology and future dug development:the 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993;38:145-152

7 Bodeker Gerard. Traditional health knowledge and public policy [J]. Nature and Resources,1994;30(2):5-16

8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47

(收稿日期:2007年7月6日)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