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我国古代的文献里早已经有铁皮石斛的这种药物的记载,它是珍贵的中药材,属于兰科。基于铁皮石斛的珍贵性,本文就铁皮石斛种植以及生长进行阐述,然后着重研究防治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铁皮石斛;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6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10

前 言

铁皮石斛是多年生的浮生草本植物,属于兰科石斛,是珍贵的中药材。铁皮石斛的效用是促进肠胃蠕动、利肝护胆、抗风湿、降血糖降血脂、抗击癌症、延缓衰老和益寿延年等。

1 铁皮石斛人工培育的现状

现在天然生长的铁皮石斛被人大量采摘已经有灭种的危险,所以已经被列入国际濒临绝种的植物行列。它的种子细小且无胚乳所以很难发芽,繁殖率极其低下。在长期采集下,现在已经到了频临灭绝的地步。依据这种情况下,国家在21世纪列入计划后,成立“双高一优”项目,来进行铁皮石斛的生物科技栽培。

近几年来,云南对铁皮石斛的栽培有了很大的成绩,因为在那边是湿热气候有利于铁皮石斛适合的生长,所以种植后的收益较好。铁皮石斛在云南培育1a后即可收获,产量都在500kg/667m2以上。而在浙江则是用3a的时间才能够有规模性的丰收,丰收的鲜品价格在1000元/kg。虽然云南起步晚,但是由于气候条件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所以无论是产量和面积已经超出浙江。在广东和云南进行大面积种植之后,可见铁皮石斛的培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2 对铁皮石斛产生危害的病虫害以及防治采取的防治措施

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铁皮石斛的傲人成绩,但是铁皮石斛的病虫害较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开始对病和虫害这两类加以探究,采取有效的措施。

2.1 病害的防治以及措施

铁皮石斛经常发生的病症:石斛炭疽病、斑点病和疫病等。

2.1.1 石斛斑点病

石斛斑点病又叫黑斑病,其特点是使铁皮石斛叶子迅速打蔫,经常发生在3~5月。防治方法是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喷洒1~2次。

2.1.2 炭疽病

症状其茎部以及枝叶受到危害,表现为灰色或着黑色的斑块。防治方法:用药甲基托布津,用量70%,稀释成1000倍进行喷洒;次数是:2~3次。

2.1.3 铁皮石斛疫病

症状:疫病的引发主要是因为真菌病害烟草疫霉菌而产生。其危害主要产生于当年培育移栽的铁皮石斛苗。发病时从茎基部呈现黑褐色斑点,然后斑点向下蔓延,最终导致根系死亡,从而使整个植株的叶子都开始脱落一直到死亡。

防治方法:种植的场地应该保持空气的疏通、光线好。发病时应当严谨控水,把发生病变的枝叶实时摘除。疫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土壤的原因发生病变,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稀释800倍的波尔多液或者72.2%霜霉威水剂稀释500倍后进行轮换喷洒,严重时可以在3~7d内再喷施1次。

2.2 虫害的防治及措施

2.2.1 蜗牛

蜗牛是雌雄同体,贝壳是螺旋形状,它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铁皮石斛的生长场所正好适合蜗牛的生存环境。蜗牛的发生次数每年1次,对石斛的幼苗、嫩果以及花蕾产生危害,爬行时留下的污秽物,损害铁皮石斛的生长。蜗牛盛行的时期是在5~10月,每个蜗牛产卵多达300个,对铁皮石斛的生长危害极大。

其防治的措施为在开口的器皿中放入胡萝卜或者豆叶等来诱惑蜗牛从铁皮石斛土地里出来,再进行灭掉;对铁皮石斛培育场地以及四周的枯干叶子进行实时清除;在种植铁皮石斛的地方鞋生石灰或者喷洒饱和的盐水;在伴有敌百虫的麸皮洒在蜗牛经常活动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杀灭;或者进行喷洒稀释300倍的敌百虫来消灭蜗牛。

2.2.2 甲壳虫

甲壳虫是盾蚧科的昆虫,其中石斛菲盾蚧对铁皮石斛的危害最大,主要是吸附在铁皮石斛叶子的边缘或背面以叶子的汁液为生。这就会造成叶子丢失营养变黄枯萎,有时同时引发烟煤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其防治方法为把生物农药海正灭虫灵稀释4000倍进行喷洒,另一种方法就是用有盾壳的枝叶进行整体烧毁。

2.2.3 小地老虎

小弟老虎是损害铁皮石斛的主要害虫,属于夜蛾科,活动时间是黄昏和早晨。危害状况是从植株的茎部进行咬断,致其死亡。其防治措施为在小地老虎进行活动的早晨或者黄昏人工捕活或者喷洒稀释2000倍的50%新硫酸将其杀灭。

3 结 语

综上所述,铁皮石斛是在阴湿的环境下生长的兰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率特别高,本文就病虫害的症状进行分析,然后采取了可行的措施。在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首先要做到对铁皮石斛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加强种植铁皮石斛的相关人员的生产和产品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宋喜梅,李国平,何衍彪,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