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雕塑的基座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雕塑的基座,亦称台座、底座,是雕塑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衬托雕塑的功能,解决观赏雕塑视野之需要,从整体上看,基座还是雕塑造型的延伸,起到与环境协调过渡的作用。但是,在雕塑设计中,人们经常忽略了它的重要性,通常在雕塑即将完成时才草草地配制一个基座,而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加以认真考虑。虽说起主导作用的是雕塑,但基座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雕塑造型,使雕塑逊色。历代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雕塑家在基座的设计上,都倾注了不少心血,从而使雕塑更具光彩。罗丹在创作雕塑《加莱义民》时,曾为雕塑的基座设计制作了多种方案,最后决定把雕塑放在加莱城中广场的地面上,完全不用基座,突破了传统模式。使人感到雕像中6位为全城人而牺牲的义士,似乎就从人们身边走向绞刑架。这样的处理手法,不但具有真实感,而且能产生一种亲和力。基座在这里除了具有一般的功能外,还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在这一例子中,可看出罗丹对雕塑基座的设计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雕塑基座的类型
雕塑的基座形式多种多样,形态各异,但其设计原则是以雕塑的主题、形式和环境等要求来进行的,它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而在设计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基座与雕塑的比例关系。各种类型的基座,主要是以基座的高低比例的不同而加以区分的,一般情况分为4种类型:
1.基座高度超出雕像的高度,基座占了大部分,基本是一个纪念碑形,建筑的造型显得较为突出。这类作为基座的碑体,形式庄重、挺拔,体现了人们的崇仰心理,增强了纪念性的主题性。如前苏联莫斯科的《加加林纪念碑》、南斯拉夫的《苏联红军纪念碑》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维尔将军骑马像》等。
2.基座高度与雕像接近,使雕像能得到充分展现。这类基座比例大小得体,很适应观赏者的视觉要求。一些以雕塑为主的纪念性雕塑通常采用这种基座造型。历代众多的纪念雕塑采用这类基座也较为普遍。前苏联列宁格勒《普希金纪念像》、南斯拉夫的《铁托纪念像》、法国巴黎杜伊里公园内的雕塑《大气》和我国古典的须弥座都属此类。
3.基座高度低于雕像高度,雕像占了大部分,雕像与人的视距相应缩短,因而能产生一种亲近感,这类基座用于主题性与装饰性的雕塑居多。广州海珠广场的《广州解放纪念像》、摩尔的《分体侧卧像》、巴西巴西利亚的《精灵》都是基座低于雕像的三种不同基座高度。
4.基座不露出地面,雕像几乎直接安放在地面、草坪之上或水池中,这类基座的采用也比较普遍,是现代雕塑中常见的基座式样。放弃使用基座,意味着雕塑与周围空间的界线消失,它突破了传统的基座格式,就像戏剧早就打破了舞台的局限一样,将雕塑从神台上拉回到人间,缩短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增添了一份亲和感。前苏联的《萨拉斯彼尔斯纪念碑》群雕、《马兹别克的河流》喷泉雕像、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联邦办公大楼前的雕塑《餐馆》等,均给人一种平易近人非常自然的状态,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交流。而有的雕塑造型采用反常规处理,产生出一种意想不到的新奇效果,如雕塑《雨中人》,表现的是几个人物撑着雨伞行走,但只有一半的身躯露在地面,仿佛他们是从地下王国而来,给人制造一种神秘色彩,使人萌发出更多的想象。这类雕塑算得上名符其实的无基座,在这里雕塑与环境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以上4种类型的基座与雕塑的高低之比,对立像与坐像的人物雕塑很适用,但要表现头像、胸像雕塑,也按这高低之比设计是不合适的。头像、胸像雕塑基座的高低,要以观者的视平线为标准,才是合适的基座比例,符合视觉的要求。
以基座高低来分,有以上4种类型;从基座的形式来看,又可归纳成4种类型:
1.造型较为复杂的古典式,它以完整、稳定的几何形式,使基座显得庄重典雅。
2.充满现代感、简洁的几何造型基座,有规整明快之感。
3.直接取自天然的卵石块或岩石砌筑而成的基座,因没有人工雕凿的痕迹,与自然融为一体,显得比较真实、自然、生动。
4.把基座直接作为雕像构图的一部分,用以烘托意境气氛,或处理成与雕像有关的道具局部,以此表现出作品情节所需要的环境。
这些基座的造型形式,首先要根据雕塑创作的构思而定,才能取得较完美的艺术效果。
基座、雕塑、环境三者关系
要使基座与雕塑、环境取得协调一致,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基座的形式风格与雕塑、环境的关系。
作为雕塑造型―部分的基座一般情况下基座与雕塑、环境在形式风格上应取得协调一致,不能缺乏联系而显得孤立。
在古典式的城市环境中,以西方古典手法的雕像配以西方古典式的基座造型,即由檐部、柱身、底座构成的三段式古典柱式基座。以中国传统形式表现的雕塑配以构成严密庄重的传统须弥座,就能在形式风格上达到完美的协调与统一。
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广场的两组群雕,从雕塑的人物造型、农展馆的建筑式样、雕塑基座的造型特点,三者都统一在一种形式风格之中,使人感到整个环境和谐完美。因为它们之间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也就是寓于个体之中有一种共性的东西,相互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犹如有着共同的血缘。而这些鲜明突出的共同因素,加强了雕塑整体的统一性。
2.基座的体积、高低与雕塑造型、环境的关系
基座的体积大小,高低比例的确定,与雕塑造型所产生的体量感受有关。如果有两个相同尺度的雕塑,但是两个雕塑造型的视觉体量不同,那么,基座的高低处理应有区别:体量感觉小而轻的,基座可相对高些;反之要相应地矮一些。雕塑造型比较整体饱满的,体量感比较充实,基座的体积可适当加大。而对一些不是团块形的雕塑造型,例如人像的手、脚、衣服等都有向外伸展的动势,虽然在视觉上雕塑实体占有的空间似乎很大,但整体的量感并不太重。那么,基座体积就不适宜增大,而应以雕塑的量感来配置相应量感的基座。为了使雕塑与基座在体感和量感上都能得到协调,可以加大基座底部的体积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海滨饭店前的雕塑《航海》,基座就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法,注意到了体感与量感的关系。而《十月革命》群雕像则相形见绌,因处理不当,基座体量感显得太大,雕塑的体量则明显不足。
其次,还要把基座的尺度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共同设计,在开阔的场地设置雕塑,体量与尺度必然要大,基座可以很低,甚至不用基座,这是因为有足够的视觉距离观赏。但有时在不太大的环境空间内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雕塑要表现出高大感觉,如盲目地把雕像体量加大,观赏雕像势必因有限的视角距离造成雕像透视过大,造成不舒服的视觉感受。所以,有时也采用加高基座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在总的高度上达到原来的要求,雕像的体量就不会过大,避免形象的变形失真。
3.基座材料的特性与雕塑用材的关系
雕塑基座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质感受因素,也就是由材料之本质属性所显示的表面效果,因为不同材料的质感对雕塑基座设计都有一定的影响。各种材料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产生的感觉、反应是有区别的。从大的方面看,有粗、细、光、毛等不同的质感。在设计基座时,利用质感因素可更好地增强雕塑的表现力。一般来讲,雕塑造型处理较细致的,基座可选用质地较粗的材料,形成对比,突出雕塑;雕塑造型处理较粗犷的,就不宜用细腻的材料作基座,这种对比效果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加以处理,基座显得轻巧,使雕塑有不稳定感。
4.基座的色彩与雕塑色彩的关系
在常态下,人们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所以在着手设计基座时,不能忽视基座色彩对雕塑造型的作用。各种色彩能给人的轻重感迥然有异,人从色彩得到重量感是质感与色感的复合感觉。如黑色的花岗岩就显得沉重,而白大理石则轻快一些。可见颜色的轻重感取决于明度,明度愈高则愈轻,明度愈低则愈重。这是因为浅色度小,有一种向上扩张的运动现象,给人质量轻的感觉,深色密度大,给人一种内聚感,从而产生份量重的感觉。譬如雕像的材料是黑色的,而底部配上白色的基座就显得过轻,雕像也显现不出。选择色彩明度低的材料基座,情况就大为好转。
色彩除了有轻重感外,还具有膨胀与收缩的感觉。这主要受色彩明度的影响而造成错觉,使雕塑基座的尺度与体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总之,雕塑的基座设计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设计前应全面地考虑到这些因素,就能找到合理的设计方案。
(林建军 藏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