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杞菊地黄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眩晕的临床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56-01
杞菊地黄汤由六昧地黄丸化裁而来,现各地方制作参照古法配制,缩减环节.以适应大批量生产。但药用效价往往因制作不当或剂量不妥而受影响。为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需要。临床医师多以本方作汤剂加减运用。本方是滋阴朴肾的主要代表方,用途甚广。本文简要介绍本人运用杞菊地黄汤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
1眩晕产生的关键是肝肾亏虚
眩晕为患者主体感受自身在外界空间运动(自感眩晕)或感到外物圈绕自体运动(动感眩晕)从而失去平衡。临床上以头昏眼花为主症,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严重者可突然仆倒。祖国医学将祖国将眩晕的病机归纳为虚、痰、瘀、火、风五类,瘸位见于头之清窍,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肾,并与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以肝肾亏虚为本。眩晕常在40岁以后发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中医认为40岁以后人体脏腑功能开始衰退,气血虚衰,且随年龄增加而气血虚衰愈甚,正如《灵枢・天年》中所说的“人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此外,肾藏精,生髓充脑,脑为髓海,精足则髓充,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发为眩晕。《医学从众录・眩晕》:“肾主藏精,精虚者脑海空而头重。……乙癸同源,治肾之所以治肝,治肝及所以熄风……”明确指出眩晕症治以肝肾为本。
2杞菊地黄汤组方原理
杞菊地黄汤出自《麻疹全书》。原方的配制古代极其讲究.其法为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炒)各四钱,丹皮、泽泻、白茯苓(去皮)各三钱,枸杞子、各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服。
杞菊地黄汤重用熟地,性温味甘,归肝肾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义;山药主人脾经,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伍,肝脾肾同补,是为“三补”,但熟地用量为山萸肉和山药用量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浑利湿而泄肾浊,并能防熟地之滋腻;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泄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微寒以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配伍,称为“三泄”。六味药物合用,三补三泄,补中寓泄,以泄助补,补而不滞。以补为主,以泄为辅。枸杞子性味甘平,滋补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性微寒,归肝经,宣泄肝经之热。全方共奏滋阴补肾之效。
3典型病例
杨某,男性,58岁。2012年7月22日就诊.患者自2008年起印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时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经服用扩脑血管药后,症状略有缓解,但近期服用上述药物不能控制.发作时如坐舟车之中,旋转不定,以至不能站立。四诊:面色少华,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少,脉细。中医诊断为眩晕(肝肾亏虚)。处方:熟地15g,山萸肉15g,淮山药20g,丹皮10g,泽泻10g,云苓15g,枸杞子15g,10g,当归15g,汤剂水煎骧,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症状大减,药以中病,以原方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除。为巩固疗效,嘱其以成药杞菊地黄丸继续服用半月,观察3个月,随访1年无复发,疗效确切。
4体会
杞菊地黄汤适用于老年人,舌苔不腻者均可灵活运用,应用人群广泛,临床医生容易辩证,且效果显著,特别是治疗后期,可以成药杞菊地黄丸巩固治疗,方便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