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铺设开放大通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主战略,推动后发赶超和全面小康新跨越。”这是贵州针对新常态作出的决策回应。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新常态之时,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贵州开放格局、创新驱动以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进行了一次集中梳理,以期为读者思考贵州如何适应新常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贵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南下北上、东进西联,贵州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避免“过道经济”
9月12日,贵阳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国家十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实现了贵州综合保税区零的突破。
作为贵州省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将努力建设成为“内陆开放试验区、科技创新先导区、金融创新引领区、高端制造聚集区、现代服务示范区”,在贵州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贵州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构建搭建起了又一个发展平台。
“通道不是过道。但通道不能充分利用好,就有可能变成过道。”贵州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张平表示,与贵州建设好大通道同样重要的,是加强平台建设,实现资本、人才、技术向贵州集聚。“避免成为‘过道经济’,关键是有好平台,确保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实现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在新一轮大开发的舞台中,贵州正形成一批高水平、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平台。以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为代表的引领性平台,将以先行先试的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成为贵州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新引擎。“5个100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和重要战术布局,通过发挥其集聚性平台的价值,“5个100工程”将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和转型发展的主战场。
此外,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开放性展会、会议和活动,为贵州深化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加快国际化步伐提供了综合性平台。
2014年,台湾名品博览会在贵阳举办,为黔台合作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同时在贵州毕节、黔西南等地,贵州的台湾农业产业园为两地产业对接搭建了合作平台。贵州在境外开放方面积极作为,与瑞士、韩国等交流合作可圈可点。贵安新区中瑞产业园则为中瑞两地合作提供了产业载体。
为使各类平台真正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贵州积极建立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区,以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10个市(州)直管开发区等为先行先试区,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和模式,制定先行先试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同时,建立健全外来投资跟踪协调服务机制,构建新型大通关协作机制,2014年起对全省重点进出口企业试点执行凭电子信息“先退税、后核销”的管理模式,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对外投资限制,建立“走出去”合作机制,搭建银企对接互动平台,协调解决资金供需矛盾。
突破交通瓶颈
贵州即将迎来高铁时代。
9月1日,贵广高铁开始进行联调联试。贵广高铁对于贵州交通格局将会产生深远影响。贵广铁路开通后,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原来的20小时左右缩短至4小时,成为贵州连接珠江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出海大通道。
明年5月份,长昆客专贵阳至长沙段可完工。未来,还将建成渝黔铁路、成贵客专等高速铁路。随着这些高速铁路相继贯通,贵州将快速融入全国主要经济区2―7小时经济圈。
“打造功能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内陆地区走上开放创新发展之路的共同经验。”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大通道,就能改变区位优势,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为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技术人才创造条件。
过往,人们对贵州区位的认识,习惯以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三不沿”表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近海、近江、近边”,这种转换缘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缘于贵州开放的自信。
“只有真正破除交通瓶颈,构建通江达海的快捷通道,才能支撑大开发格局。”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表示,贵州在开放通道建设方面必须要有大战略、大思路、大作为。
近三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31个2469公里,建成19条1774公里,是1986―2010年建成总里程的1.2倍。
围绕着全方位开放格局,贵州大通道建设进一步铺开。今明两年,贵广高铁、兰渝铁路将相继通车,贵阳至重庆的高铁也在积极推进,建成后,将打通“乌鲁木齐―兰州―重庆―贵阳―广州”大通道。 同时,贵州将加快推进到长沙、昆明、重庆、成都、南宁高铁建设,并争取贵阳至郑州高铁早日纳入国家规划。
贵州省政府提出,到2015年,贵州出省高速公路通道要达到15条,出省铁路通道达到12条,形成27条陆路出省通道;到2017年形成贵阳至广州、长沙、重庆、昆明新的“十字形”快速铁路通道。
省内路网方面,到2015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快建设贵阳到各市州中心城市的城际快速铁路,形成黔中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
水运方面,按照贵州省制定的《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2015年贵州将全面打通北入长江的乌江水运通道,2016年贵州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00公里以上。届时,贵州“北入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道将全部打通。航空体系趋于完善,随着龙洞堡机场三期工程和威宁等支线机场的加快建设,民航“一干十三支”机场布局建设全面推进,将有效完善贵州航空运输体系。
抢占开放先机
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常态,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伴而行的是中国新一轮的开放战略,上海自贸区建设、京津冀一体化、打造长江经济带、“一路一带”战略……新一轮的开放战略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沿海开放水平,也是国家内陆开放的重大战略布局。
大战略带来大机遇。当前,包括重庆、四川、甘肃、宁夏等众多内陆省份都在跃跃欲试、竞相发展,抢占内陆开放先机。“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主动迅速融入到内陆开放开放的大洪流中。”陈敏尔说,在新一轮的国家开放战略中,贵州只有主动作为,积极融入才能抢占先机、加快发展。
贵州并不属于“一路一带”战略沿线省份,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规划中,可以看到,贵州正处于中枢腹地位置。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设施,贵州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向北,贵州可以经过重庆、成都连接亚欧大陆桥,直接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广东、广西等地,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还可以通过云南进入东盟地区,连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为确保区域合作有的放矢、有力推进。今年4月以来,贵州完成了《深化黔渝战略合作研究》、《推进黔湘战略合作研究》、《贵州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联合广东、广西等省份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获批,支持贵州建设西江上游重要能源基地、南宁―百色―兴义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等项目纳入规划。这些成果为黔渝、黔湘、黔粤、黔桂等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撑。
此外,贵州多次与重庆、四川等联系沟通,对常态化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合作事项的落实等进行磋商,并就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基本达成共识。
今年7月,为加强交流合作,主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贵州党政代表团到甘肃、宁夏学习考察,寻求合作,在生态建设、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接。
“充分利用贵州具有区位、生态、资源优势,贵州将吸引更多企业来黔投资兴业。”张平认为,贵州与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各省市具有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如果有效加强对接合作,将为贵州的优势产业提供强大助力。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建立大通道、搭建大平台、找准区域合作着力点,贵州有望成为内陆开放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磁场”,吸引资本、人才、技术各类要素聚集,打造经济新常态下的贵州亮点。(责任编辑/岳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