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足球的根本在青少年青少年足球的根本在哪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足球的根本在青少年青少年足球的根本在哪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连万达集团与西甲三家俱乐部共同遴选足球少年赴西班牙留学活动4月初结束。回顾起来,选拔只是—个层面,更多起到的是示范作用,期待以此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足球发展。

送孩子留洋学球的模式已有很多,但“走出去”应是辅助手段,“立足国内”建立自己的青训体系才是根本。而且,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急需转变理念,从根本上理顺发思路。

中国孩子缺意识和理念

选拔结束后,西甲青训专家如何评价中国孩子?’比利亚雷亚尔青训教练劳尔认为,不少孩子表现令人满意并有很大提高空间。

他解释说,中国孩子在控球上跟西班牙孩子非常接近,不过中国孩子虽然技术不错,但在移动上、对足球和团队的理解上有不小差距。

劳尔建议,应该让中国孩子参加更多的比赛,从中获得经验并变得更加强大。

他的话在北京阳光业余足球俱乐部教练刘家琪那里得到印证。“我们过多强调技术,从小就练颠球、带球、脚法,但国外恰恰相反,上来就是比赛、对抗,在比赛中找问题,找到问题之后再回到训练,去解决比赛中发现的问题。要注意技术和技能的区别,技术再好也得转化成球场上的技能。”

刘家琪表示,训练模式也应改变。“咱们一堂训练课包括进攻、防守等多项内容,但训练课下来很多球员什么都没记住,”他说,“但国外是一次训练解决—个问题,比如这堂课解决传球准确性,下一堂课解决防守等。”

前皇家贝蒂斯球员、万达项目西班牙方面总协调人贝伦格尔也强调了“好理念”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巴西、阿根廷球员的技术非常好,但西班牙在战术和理念上更胜一筹,加上西班牙足球团队意识更强,所以才能立于足球之巅。”西甲青训专家还介绍,西班牙15岁以下孩子体能训练占的比例相当小,基本是通过有球训练进行。而国内则因为锦标需要,不少小球员违背自然规律,开始上力量。切忌急功近利,立足国内是根本

中国足协日前推出的俱乐部准入标准要求各中超(微博)俱乐部必须建立起从10岁到17岁相关年龄段的青训队伍。

要求虽然明确,但青训体系建设情况尚难尽人意。据记者了解,俱乐部重心不在青少年,有的梯队就是在外面买的,或者挂靠到某个学校。

刘家琪认为,建立青训体系首先要培养更多的负责青少年足球的D级教练员。“去年有60多个D级教练员培训班,今年将翻番,有了充足的教练才能培养更多的小球员”。

中国的足球教练队伍确实有点“寒酸”,截至去年10月主教练和助理教练总数2157人,其中D级教练员小足200人,当然,随着培训班的增多,这一数字也在增多。

而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校园足球,每100个体育教师中只有6个是足球专项,他们在教孩子踢球时能做的是把孩子组织起来参加比赛,但在技术上没有能力指导孩子们。

贝伦格尔表示,与万达的合作是一个长期计划,至少5年才能看到效果,“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更多成长时间,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的孩子”。

“在西班牙,孩子在青训体系里会接受很长的圳练。西班牙是欧洲冠军和世界冠军,但我们之前至少付出了20年: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20年间,西班牙足球开始抓青训,统一的足球哲学和理念支撑我们前进,到现在才获得成功,这是很漫长的过程”。

贝伦格尔说,西班牙许多俱乐部都有成熟的青圳体系,这种体系不仅给诸如巴萨(微博)这样的俱乐部带来了成功,也给国家队带来了成功。

前国脚郝海东也表示,并不期望从这次选拔中选出多少国脚,而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家长感受足球的快乐和教育意义。万达足球事业部总经理石雪清也期望此次活动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能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足球发展。

目前,中国送孩子出国学球的模式有多种:河北精英模式、成都足协与法国俱乐部合作模式、万达模式、500COM模式等。

虽然规模各异,送往国家各异,但目的一样:培养优秀的球员和合格的人。

巴伦西亚、马德里竞技、比利亚雷亚尔俱乐部均表示非常注重青少年文化、个人素质的培养。精英集团本身是教育机构,因此在这方面考虑较足,孩子如不能在足球上有所建树,可以在该机构继续完成教育并就业。其他模式也有相关教育计划。

贝伦格尔也说,足球是一项全球化运动,西班牙足球的成功也是借鉴了巴西和阿根廷的经验,因此希望中国足球能从这种国际交流中吸取经验并为己用。

郝海东说,尽管留洋学球具有积极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还是应该立足于国内,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青训体系。

中国足协副主席韦迪曾表示,希望在5年时间内将中国足球的青少年足球基础打好,以搞好国内青训体系为主,送足球少年赴足球发达国家留学为辅。

校园足球亟待走出误区

大风,河北香河国家足球队训练基地,100多名不到13岁的孩子分成3组,在西班牙青训专家的带领下分队比赛,四五级大风也没能挡住孩子们踢球的热情。外教对胜负只字未提,这场并不正规的比赛更像是一次足球游戏的体验。对孩子们而言,在国家队训练基地接受外教的挑选,本身便是一次幸福的经历,很多孩子逛遍了基地的每个角落,只为体会一下“国家队的感觉”。

至此,为期5天的“选拔”只剩最后一场决赛。按照出资方万达集团去年与中国足协的协议,本次包括一部分校园足球少年在内的近500名13岁以下小球员参加选拔,将由15位西班牙青训专家遴选出约30人,这30名幸运儿将远赴西班牙3家甲级俱乐部同年龄组球队,接受为期3年的训练。

这是自身尚未建立起完善青训体系的中国足球不得不迈出的一步:将大量有踢球意愿并有一定潜质的孩子送往足球高水平国家,以免国内糟糕的培训体系“浪费时间和人才”。

“其实这种活动现在搞已经晚了不知道多少年,外教在这里总共只能看到400多个孩子,这也太可怜了。以我们国家的人口计算,全国有40万孩子参加选拔都不多。”前国脚郝海东告诉记者,“多少年来,足协只重视国家队成绩,从不愿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投入。”

20多年前,郝海东经历过的专业体制非常简单,业余体校教练挑选七八岁的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始足球训练,有“天赋”的孩子则在结束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就要进入专业体校,几年之后,有“能力”的孩子进入专业队(职业队),而无法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大多因为缺乏相应的教育,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足球本身就是教育,我们原来就不该把这项运动当成一种竞技来看。我都是快30岁时才明白这个道理,以前对足球的理解基本都是错的。”郝海东说,“要让孩子们踢球,家长、老师、社会都要告诉孩子,踢球是快乐的,足球是信印,是传承,是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的一项运动。”

郝海东的看法与西班牙青训专家不谋而合,来自维拉利尔的青训教练劳尔-赫雷拉告诉记者,校园足球是“最基础的足球”,“我希望更多的中国学校里有踢球的孩子”。

维拉利尔是西班牙东部一座小城,但这座不足5万人口的小城却拥有一支绰号“黄色潜水艇”的西甲劲旅比利亚雷亚尔,能容纳2.5万人的情歌球场每个比赛日上座率均超过80%,仅这家俱乐部的会员就接近两万人。

“在我们那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学校踢球,我们要做的是为来俱乐部参加训练的孩子提供大量的比赛机会。”劳尔-赫雷拉说,“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中国的孩子,他们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只局限于控球和个人技术,他们对足球的理解并不专业,缺乏团队意识。”

在西班牙青训专家眼中,组织比赛是培养孩子踢球乐趣的最好形式,只有通过比赛和适度对抗,孩子们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需要提高,但这正是中国校园足球的空白所在。

“中国足球以前路走反了。自从前年开始听高水平教练的培训课,比如郭家明指导的课,我才知道我们的足球传统理念是多么落后。”曾在中国足球学校担任专业队教练、如今致力于教练培训课程的校园足球讲师刘家琪说,“中国足球教练,尤其是基层教练的心气很高,上来就要成绩,很多教练眼中只有胜负,不知道足球还有很多先进和科学的理念。在这次选拔过程中,不少负责足球教学的体育老师对足球的理解已经有所变化。“我对学生能不能被外教看上并不关心,我只是想多学一些外教的训练思路,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后能给孩子正确的指导。”来自北京某小学的教练黄伟说。

在我国,校园足球之所以被社会各界屡屡提及却始终难以推广,正是因为“校园足球”工作很难用成绩量化考核,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在应试教育面前仍是附属品。

“足球无法速成,需要极度耐心。大家看到西班牙队拿了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却不知道我们付出了大概20年才打造了—个统一的风格。”上个赛季在西甲皇家贝蒂斯队退役的大卫·贝伦格尔说,“让孩子们对足球有正确的认识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过程是不能省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