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二语习得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二语习得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的目的是加强第二语言的基础语言知识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了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讲述了二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需要的条件,重点讨论了二语习得学习的重要部分――文化,并且强调语言是为跨文化交际交流服务,最后总结了跨文化交际教与学。

关键词: 文化 二语习得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代表着一定区域的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广泛的领域,它涉及许多方面。二语习得的教学和学习都与文化有关。“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英语教与学应该注重和加强培养习得者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

语言是系统性的,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特有的系统: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文化也是系统性的,不同国家或民族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中国文化”、“日本文化”、“法国文化”。因此,二语习得和跨文化交际有着共同点。但是,二语习得和文化交际存在着不同点。“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可见,对文化的理解掌握比语言的习得大。再者,不同的文化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排他现象。因为二语习得建立在母语学习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母语文化的排他性会对习得者心理上造成排斥。还有不少习得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很多方面都很难被习得者所在的社会环境所认同或接受。但总的来说,语言习得依赖于外部语言环境,语言是一种行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行为形成的过程。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条件

(一)掌握语言交际原则

根据语言交际原则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或她也实施了三种行为:表达性言语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和成事性言语行为。表达性言语行为指的就是“说话”这一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是存在于表述性言语行为之中,是人们通过表达性言语行为来达到说话人的目的,如问候、致意、命令等。成事性言语行为指经过前两个行为后带来的结果,即听话人是否能理解说话人的目的,并能作出反应。如果听话人没有按照说话人的目的做事,即成事性言语行为没有发生,那么这个语言交际就算失败。例如:

A:I have to go to school.Can you drive me there?

B:How exciting the football game is!

在这个对话中,B说了句风牛马不相及的话来回答,显然没有根据A的要求作出回答。这也暗示了B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因此,掌握语言交际原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传统等许多方面息息相关。学习语言就得学习这种语言所有的文化内涵。只懂得语言而不懂得一定的文化,我们的语言学习就会事倍功半。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想要真正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丰富文化底蕴与传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例如,谦虚内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开朗外向是美国人的性格习惯。因此,中国人和美国人进行交往时,应尽量做到开朗外向,然而,中国人即使在自己很饿的情况下也会出于礼貌和面子拒绝美国人的盛情邀请。这种情况通常会造成一些误会。由此可见,仅仅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对于交际的成功远远不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二语习得者有必要对文化进行学习,从而才能真正地掌握那种语言。

(三)语言能力的基础及非言语能力

我国的二语习得者往往在词汇及语法方面掌握得比较好,能背能记忆,就是在发音方面有欠缺。但其实即使是发音勉强过关,一旦遇到外国人,就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说话。在我国,英语学习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且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语音、词汇和语法。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目的不仅包括语言能力的基础知识――语音、词汇和语法,还包括有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得体的交际交流的能力。然而非言语表达在交际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能力就是身体语言,是说话双方通过一定的动作来表达目的的语言。人们表现出的感觉、愿望和态度等情感或许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很多手势和动作都被广泛接受。例如,点头这个动作在很多个国家都用来表达赞同、同意和肯定。然而到了少数国家则可能不为人所用。而二语习得者如果忽视这些细节,就很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冲突矛盾。因此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将语言能力基础及非言语能力二者结合起来,将大大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角色”变换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环境不同,所处的社会角色也不同,学习者应该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角色转换,“入乡随俗”。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变应变,进行相应的角色转换。具体表现为既不要不论境况全部模仿,也不要固步自封,克服偏见,切勿将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于别人。

三、跨文化交际教与学

在跨文化交际教与学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以语言教学为基础,注重文化输入。这需要我们重视文化上的差异,了解铭记,有助于以后实际的外语交流。因此,在教与学方面,应该做到:1.在教学和自学中尽量多地使用目的语使用国出版的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一般都不会出现错误,是从实际的口头交际活动中选取的“第一手”资料,甚至还重点解释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2.习得者应充分利用电影、电视、书籍、网络资源等材料,通过观察模仿,有助于理解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3.尽量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与目的语为母语的人士多交谈;4.习得者应有意识主动学习与外国文化有关的课程,如文学、政治、历史、风俗;5.习得者应多阅读文学作品、报刊,积累文化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总的来说,我们当中只有少数人能在目的语所在的语言文化环境生活,而对于绝大多数人,了解文化特点和习俗最直接的材料就是阅读材料。

总之,二语习得者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而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二语习得者必须要了解第二语言的文化涵义,否则将学不到地道的知识,甚至会造成误解。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弗里曼.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