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学生提问 构建活力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学生提问 构建活力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也常说: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而现在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问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问出精彩,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自尊心愈加明显,羞耻心越来越强烈。学生不愿提出问题,是因为怕自己的提问、表达出现了错误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可能还会遭到教师的指责或者批评。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而选择了不提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待学生的错误,消除学生的怕羞心理,关爱每一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表扬功能,还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如对学生的提问报以微笑、对学生的表现做个肯定的手势;学生回答错误或是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要求,老师可用幽默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也可用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等动作,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学生有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让学生敢问,教师还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想把周围的事物问个“水落石出”,总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好奇、好问的精神让学生产生了求知的内驱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提问,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提问,学生提的问题比较简单,甚至是有违常规的,老师也不能不屑一顾,甚至嘲笑,老师要给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鼓励、多一份期待,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会感受到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了心中的迷惑,更是一种挑战,它会激起学习探索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从敢问进而发展到想问,这是学生问题意识深化的第二个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对事物的兴趣、好奇以及对事理的探究,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思维,长时间维持学习兴趣。因此,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或引发学生提问之前,教师要以教学论的原理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如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充满趣味的活动情境、有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思维活动,自己提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我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让学生报一个数,我快速判断出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由于受上节课《2、5倍数的特征》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个位是3、6、9的数就是3的倍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学生也来猜一猜,通过师生比赛、验证,学生发现个位是3、6、9的数并不全部是3的倍数。这时,他们就产生了疑惑: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老师能又对又快地判断呢?这样,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巨大的学习动力。又如学习《有多重》一课,学生初步感知1克有多重后,我创设了“让学生用天平称出1克的黄豆,数一数有几颗”的活动情境,学生在动手称完后交流,有的说“我们小组称出来1克黄豆有6颗”,有的说“1克黄豆有9颗”,有的说“1克黄豆有8颗”。此时,有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同样是1克黄豆,有的是6颗,有的是9颗,也有8颗的?”学生思维活跃,通过讨论,得到了“个头越大颗数就越少,个头越小颗数就越多”,进一步认识了“克”,又初步感知了函数思想,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三、指导质疑,让学生善问

学生具备了敢问和想问的能力,不一定就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深度。很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对知识表面的、粗浅的认识,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对知识错误的理解。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生活现象和数学问题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问题。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买文具》)时,我让学生先到超市调查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学生回来后就问了:“为什么3元5角可以用3.50元表示?”“3.50 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带着这些问题,我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再引导深入探讨,学生在质疑―探究―释疑中掌握了知识。教学中,要注重质疑方法引导,鼓励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反思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如在学习《圆锥体积》时,学生有了前面 《圆柱体积》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看到课题后便提出疑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关系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关系?并提出猜测“能否把圆锥的体积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圆柱的体积”。 学生通过质疑、猜测、实验、验证,自主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公式。之后,学生又提出:“如果不等底也不等高,圆锥的体积还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如果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相等,圆柱与圆锥的高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圆柱与圆锥的高和体积相等,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呢?”这样,“学生抓住知识的关键,大胆质疑,使知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学习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质疑老师,向老师发问、向生活发问,如学习《商不变规律》时,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要‘0’除外”;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与学生在观看各种球赛中比分的后项可以为0的认知产生了冲突,学生就提出了疑问“在什么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为0”?

总之,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贯穿数学学习活动始终。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问、想问、善问,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