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注意事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注意事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了,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应该是一项毋庸置疑的任务,而教学反思恰是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数学教学,对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在教学之初也曾盲目参考教案,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在制定教学难点时,仅仅是一味地照抄教参,根本不考虑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落实难点,最后导致学生在云里来雾里去中被迫接受“就是这样”。后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意识到“备学生”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心理特征等。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力争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当学生的益友,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果然,上课就游刃有余多了,师生之间的默契增加了,教学成绩也上去了。我认为,认识到应该备学生就是通过教学反思得到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阻止了良性的教学活动,我按照“发现问题——反思教法——变换策略”的模式,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求不断进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2 知识落实的过程重于结果

学生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形成一生受用的东西,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诚实、正直、勇敢、坚强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至多只能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不能成为一生的立达之本。一个人的素质就像一座冰山,显出水面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只是一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应是他的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协作能力等。因而中学数学的教学应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举例来说,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的几何图形这一节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动手做或收集现成的包装盒,将我们熟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简单几何体收集起来,在课堂中展示,并描述各个几何体的特点,将它们按特点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就能主动地获取知识。用这种方式比简单地将枯燥的文字形式的分类图抛给他们,他们感到更生动,更易接受。

3 重视“定义”的教学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在数学中,它是推理、论证的依据之一。本人认为,要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犯糊涂,首要是了解相关的定义,知道它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才能更好地去应用。推行新课改以来,对于很多概念性问题逐渐淡化,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通过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的真正对象,不是“概念”,而是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教学活动的实质,是要借助概念、观点、原理的讲解和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生活世界。如果只是针对概念本身提出认识要求,只是关注表达这些概念的文字规范,势必会把课本本身当成最终认识对象而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然而,这并不是让我们忽视概念和定义,并不代表定义就不重要。所以,“定义”作为建构数学大厦的基石,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讲《角》这一课时,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里面有射线一词,它的概念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给出,学生在结合图形认识角的时候就不会犯糊涂。记得我上高中学函数知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定义没搞清楚,做题处处碰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静下心来研究函数的定义,竟然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对于定义的重要性印象非常深刻。

4 重视作业的作用

常见作业的形式包括作业本,练习册,测试卷等。首先,作业的质量要有保证,应该是经过教师精挑细选的,有针对性的,而不是教师看都没看过就随心所欲地去留。教学之初,本人就曾将自己没有仔细推敲的题目留给学生去做,结果学生碰了壁,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呢?这样的作业就是没有质量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备课环节没有做好。质量好的作业还体现在试题的难易要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和解决。其次,作业的数量要适当,如果太少,起不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如果太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学习的良性循环。再次,批改作业要细致,这样才能洞察学生的每一个知识漏洞,对于共性的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周一的作业,周五再做讲解,学生或许已经忘记,效果不好。教学与评价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有一定的节奏感,如果时间间隔过长,就会出现断点,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使前期的教学工作失效。最后,作业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师生沟通感情的好机会,真诚的鼓励和善意的批评都会是学生愿意看到的,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好”字,或是鲜红的一个问号,都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乎他的,这种在乎是每个中学生都希望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