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残奥改变命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残奥改变命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多观众坦言,他们买残奥会门票,只是为了逛场馆。

“那只是起初的想法!”北京观众张鸣鸣嚷道。他称自己被比赛“惊”着了:“很激烈,很好看,而且,震撼人心,令我们激动乃至感动!”

不少现场观众均有同感。

而在采访中,残奥冠军们大都表示,残奥会给他们提供了挑战极限、展示生命能量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只要有信念和意志,不向厄运屈服,往往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生从此不同

9月13日,北京青年杨森“风”一样掠过“鸟巢”(国家体育场)百米终点线,以12秒29夺得了男子百米T35(脑瘫)级金牌,并打破了12秒98的世界纪录。他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似乎在提醒自己――这不是梦。

场内观众几乎将原本准备送给刘翔的激情与呐喊声全部集中到这位18岁的新飞人身上,而他本人却有些不知所措,以至于忘了绕场一周,而提前退场。直到颁奖仪式上,意识到幸福的他终于有点害羞地向全场观众招手致意。

杨森是普通农民的孩子,一出生就脑瘫,走路常常不稳。尽管有家人的精心呵护,但他从小无法和健全儿童一起玩儿,于是性格有些孤僻,常把自己一人关在家里。“他几乎快与世隔绝了,后来我们将其引入到体育运动中,他才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回家后也乐于与父母说话了。”杨森的教练赵新明说。很多人也看到,是体育改变了杨森的人生轨迹。“我体验到了无限的快乐,最大收获是感觉自己的身体明显比原来好多了,人的自信心也强了。”杨森笑道。

“过去,我几乎很少出门,如果不是从事体育运动,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走得这么远,乃至参加奥运会,拿冠军。”来自江苏省农村的连续三届残奥会夺得举重金牌的傅桃英说。

2000年,她首夺悉尼残奥会金牌,并且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004年,她在雅典轻取金牌,还以132.5公斤打破了她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被当时的残奥会官方网站评为“当日之星”。2008年,在北京,她再破世界纪录并夺冠。

今年40岁的傅桃英在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而成为双下肢残疾人。“那些年,我整天呆在家里,烧饭、洗衣服、做家务,陪陪哥哥的孩子玩儿,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交代了。”1998年她30岁的时候,曾经的一位中学老师看她平时干活很麻利,力气很大,就推荐她去练习举重。“随便一个人,尤其是残疾人,也能练举重吗?”她对自己很是怀疑,可教练认为她基本素质好,周围的人也都鼓励着。“我想,与其天天呆在家里做家务,不如出去试试,就是练不出来,至少也还算能出门见世面吧。再说,那时家里也没有什么钱,如果举重成绩好,我就可以每个月挣150元钱。”

举重训练异常艰苦和枯燥,每天三四个小时的训练,有时候累得傅桃英拿筷子手都会抖。但是凭借肯吃苦,她很快进入省队,然后又进入国家队。

“举重与残奥运运动训练,使我活得比过去精彩,比以往充实,并增长了太多的见识,人也开朗自信了。”傅桃英还自嘲,“否则像过去在家里憋得连话都快不会说了。”

谈及“最大收获”,傅桃英披露――“可能是爱人杨照虎吧,是举重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原来,她的丈夫也是残疾人举重队的,“我们都在一所中学里练举重,时间久了就好上了。”后来,他们一起进国家队,到北京集训,一起参加2000年的悉尼残奥会。

“我得了金牌,可他没有拿到奖牌。”傅桃英说,从悉尼回来,他们被教练“逼婚”。“教练说,傅桃英啊,你男朋友被你给‘比下去了’,现在心情失落,你还不安慰安慰,嫁给他吧。就这样,我们结婚了。”

2001年,他们有了女儿,身体非常健康也很懂事。“我们现在的日子非常幸福!”

“因参加残奥比赛,我也收获了爱情!”本届残奥会“奋不顾头”(用头撞向终点)而夺得一金一银的“无臂飞鱼”何军权笑着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有人曾说,无论收获的是否是金牌,这位要靠头和肩膀夹住颁奖花束的老将灿烂的笑容都会感染全世界。

早在2000年,入选国家集训队的何军权随队到云南的训练基地,队员们住在华宁县的一个度假村里。一位叫“赵敏”的客房服务员,每天负责给运动员整理房间。两人本来没有什么交流,只是赵敏看到何军权手不方便,就帮他晾晾毛巾和泳裤,她只记得军权总是腼腆地说声“谢谢”。快要离开云南训练基地时,一名游泳队员提议到赵敏家里去玩,何军权也跟着一起去了,两人的故事真正开始了……

“要是我提出跟一个外地的残疾人结婚,父母肯定会反对的。”赵敏回忆说。可何军权却依然执著,不停打电话给她,并信誓旦旦:“我要拿残奥会金牌回来!”

果然,何军权在悉尼残奥会上拿到一块金牌,还捎带一银一铜。不久,赵敏答应了何军权的追求。

“他会早早起床,用脚给我挤好牙膏,再走回卧室,轻轻把我推醒。”在妻子赵敏眼里,奥运冠军的丈夫更是“家中劳模”:“他一回家我就轻松多了,看到我擦地板他就用脚抢过抹布――‘你擦地板要蹲着,我站着就行。’”

按照赵敏的说法,何军权的脚比她的手还要灵巧些,“家里的小电器,包括我的手表他都会修。”

“发短信很简单啦,用脚就可以;接电话用脚拿起来夹到脖子上就行。”何军权已经习惯人们对他灵活双脚的惊讶。“你不应该问我用脚会干什么,而应该问我用脚不会做什么。”

另据报道,在家乡时的一天,何军权看见一位女青年不幸落水,生命危急,他跃入水中,迅速游到那个女青年身边,大喊“你抱住我肩膀!”被救者和围观者无不被他“强者”的力量所震撼。

赢得正常目光

“人们已越来越习惯于用对待普通运动员的方式看待我,这正是我长久以来所期待的。”娜塔莉娅・帕尔蒂卡说。

这位右下臂残疾的波兰选手,是第一个同时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乒乓球运动员,虽然“只差一点点”而未能获得女单的参赛资格,但却入选了波兰队的团体阵容。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先后出场6次,3次单打,3次双打,最终赢了其中两场双打,以至于众多中国观众把“乒坛维纳斯”的美称送给了她。

随后的残奥会中,她则先后战胜了几位中国选手而卫冕成功,并阻击了中国队包揽当日所有金牌的愿望,可“乒乓王国”的观众却没有人“恨”她,而是不断为她鼓掌。“现场观众给了我很大支持,就像在奥运会时候一样,我感觉就像在主场打比赛,而且,残奥会与奥运会没什么差别。”

1989年出生时,帕尔蒂卡右臂肘关节以下部分就“什么都没有”了。“从小残疾并没有给我带来不幸。”她平静地说。“7岁时,看到大自己4岁的姐姐经常去俱乐部打乒乓球,我就想‘她行我也行’,慢慢地,我从这项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不幸可以作为借口,但几乎从未向命运发出怨言的帕尔蒂卡却把它当作动力和更多奋进的理由。

尽管帕尔蒂卡家庭富裕,但她却很能吃苦。“特小的时候,我们就把她放到深水里锻炼,从来没有因为残疾而获得过任何优惠或减免。”其母很是欣慰,她女儿在艰苦的比赛和训练后能够很快恢复体力,并把学习和运动安排得很好。

没有右手,帕尔蒂卡便用右臂肘下残存的部分夹着球抛发,重心偏失,她就猛练下肢,试图靠跑动和耐力弥补身体平衡性的缺陷。“我每天要花5个小时训练,特别是腿部力量,但不觉得比别人苦。”她一天的计划都排得满满的,并精确到分钟。

2005年,16岁的帕尔蒂卡出现在世界锦标赛上,令满座皆惊;2007年,她再次出征国际大赛,虽以0∶4不敌世界排名很少掉出前5的中国选手郭跃,却赢得所有人的尊重;今年2月的世乒团体锦标赛,她在首轮对决中便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6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

与帕尔蒂卡同样的奥运残奥“两栖”选手,还有南非游泳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

今年24岁的杜托伊特,曾经被认为是南非最有天赋的游泳运动员,自然也拥有着奥运梦。2000年奥运会时,她就跻身3个项目的奥运资格赛决赛,只差“一步”到悉尼。然而,7年前的一场车祸却无情地让她的奥运梦中断了――不得不接受左腿膝关节以下的截肢手术。

17岁,黄金的年龄,大有希望的泳坛新星,却从此成了残障人士!可手术第二天,杜托伊特就试着下地了。仅仅3个月后,她重返泳池。

8月20日上午她摘掉“左腿”跃入水中,开始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即使对于健全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敢轻易去“碰”的项目。结果,她咬牙挺过来了,并且游得比9个健全运动员快――排名第16位,落后冠军仅1分22秒20,领先最后一名12分08秒20之多。

这项考验人类勇气的运动,因首次正式进入奥运会而被载入史册,更因杜托伊特的名字而被人们久久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