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其研究范围已扩展到文学批评、语言学、文学、翻译、外语教学等各个方面。对国内互文性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许多语言现象,也将我们进行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理论;语言现象

一、互文性理论概述

互文性指的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的启发及俄国杰出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对话理论和复调小说概念的影响,克丽斯蒂娃(Julia Krestiva)发展了其独具特色的互文性概念。她在1960s发表的论文如《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封闭的文本》及《文本的结构化问题》等被收入《符号学》一书,自此成为广义互文性的奠基之作。自互文性概念提出后,许多法国文学理论家对其进行了阐释。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吉拉尔・热奈特(Gerald Genette)和米歇尔・里法泰尔(Michael Riffaterre),蒂费纳・萨莫瓦约(Tiphaine Samoyault)、安东尼・孔帕尼翁(Antonio Compagon)、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雅克・德里达(Derrida)等都为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巴特吸收了其学生克丽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发展了其文本理论。他在《文本理论》中明确指出“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张寅德,1988)。在1973年为《大百科全书》撰写文本理论的词条时他把文本定义为“一种语言跨越手段,它重新分配了语言次序,从而把直接交流信息的言语和其它已有的或现有的表述联系起来”,该定义明确指出了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所谓的新文本都产生于现存文本的基础上,凡文本都有“互文”。从此,“互文”成为文本语言研究的基本要素。

热奈特用“跨文性”概念代替广义的互文性,被视为狭义互文性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隐迹稿本》中,他提出文本之间的五类跨越关系,其中之一便是互文性。他把互文性定义为“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狭义互文性的另一代表是里法泰尔,他指出所有的文本都是一个母体,称为第一文本,互文文本是第二文本,符意是第三文本。

安东尼・孔帕尼翁于1979年系统地研究了最主要的互文手法“引用”。在他的互文性代表作《二手文本》中对文学中的互文性引用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将其运用到具体文本的考察中。诺曼・费尔克拉夫(1992)阐释了互文性途径在话语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明确的互文性”和“互为话语性”的区别论述互文性的概念,并指出互文性是文本的一个属性,关乎文本生产、文本分布和文本消费三个向度。

二、互文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程锡麟是国内互文性研究的先驱人物,他于1996年发表在《外国文学》杂志上的《互文性理论概述》一文成为此后国内互文性研究者频繁引用的重要文献。他在文中极其概括地对互文性理论作了梳理介绍,使国内学者对互文性有了初步的印象。他归纳出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的五种体现,即引用、典故和原型、拼贴、嘲讽的模仿及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自他之后,国内才开始出现对互文性的研究热潮。通过研究发现,国内最早对互文性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有杨衍松(1994)、殷企平(1994)、程锡麟(1996)、张寅德(1998)、蒋骁华(1998)、黄念然(1999)、赵静(1999)、辛斌(2000,2005,2008),秦文华(2002、2006)、秦海鹰(2004)等。

(一)互文性理论的本体研究

早期国内互文性研究多倾向于引介互文性理论,阐述互文性理论的内涵,追溯其理论来源及发展历程。邵炜2003年翻译了萨莫瓦约的《互文性研究》,为国内从事互文性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王瑾(2005)的《互文性》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互文性理论研究的专著。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文论里的重要概念,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的主要力量在文艺界,最先关注互文性理论的是文学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一千多篇有关互文性的文章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互文性理论的本体研究,如邓军(2008)在其文艺学硕士论文《热奈特互文性理论研究》中全面而详尽地探讨了热奈特的互文性理论。还有很多研究把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互文现象,如对中外两部文学作品在创作背景及主题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互文性分析与解读等,文学批评领域业已成为互文性研究的主要阵营。

目前应用互文性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已延伸到对小说、戏剧、电影等其它艺术领域众多形式的互文性分析,互文性理论赋予解读文学和文学作品以及丰富文学理论本身新的维度和视域,从而促进了文学评论的纵深横向发展。

(二)互文性与语言学研究

语篇语言学家Beaugrande 和 Dressler认为典型的语篇具有以下七个语篇特征,即意向性、可接受性、衔接性、连贯性、语境性、信息性与互文性。Neubert和Shreve(1992)也指出互文性是语篇的典型特征之一。自此,出现了互文性理论与语篇语言学的结合。在国内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辛斌教授也是最早研究互文性的学者之一。他把互文性理论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研究,2000年他在《外语研究》上发表文章《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为互文性理论从早期的文学批评领域延伸到语言学领域打开了一条通道。2008年他又发表文章回顾了互文性概念的含义及不同学者的各种分类,并讨论了互文性概念对语篇分析的价值。此外,他提出把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为互文性在语篇分析中的研究提供方便。随着语篇语言学的发展,互文性理论与语篇分析的研究也日趋升温。

(三)互文性与翻译研究

互文性在翻译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蒋骁华(1998)初步探讨了互文性在英汉文学翻译中对词义内涵的影响,对后来的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赵静(1999)、祝朝伟(2004)等都对翻译研究与互文性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吴忠明(2004)在《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一文中探讨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运作机制及其应用价值,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龙江华(2007)在《互文性理论与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一文中强调了译者的源语和译语的互文性知识在公示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在《论互文性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作用》一文中探讨了互文性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作用。

秦文华(2002)撰文《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指出翻译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多层面展开的一项具有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2006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译学新论丛书系列之《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是秦文华对互文翻译研究的新贡献,也是目前国内有关互文性翻译研究领域的最新专著。同年,罗选民(2006)教授完成了其博士论文《互文性与翻译》,对互文性与翻译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

夏家驷(2004)在《互文性给机器翻译带来的启示》一文中率先探讨了互文性与机器翻译的关系,认为对互文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机器翻译的过程,从而确立了建立语篇语料库的必然性。从互文性视角研究译者主体性、原作与译本的关系和翻译本身重新定位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的身份》、《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文本解构和重构过程》、《互文性与翻译的过程》等。

互文性理论在翻译领域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也有学者针对英国语篇翻译家哈蒂姆的互文性翻译理论探讨了其贡献与不足。

(四)互文性与外语教学

把互文性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是国内学者研究较少的一个领域。杨汝福(2008)发表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的文章《当代西方互文性的读写教学研究》从背景、特征到研究视角等方面对互文性在西方读写教学研究中的现状进行了盘点和梳理,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鉴于互文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引介互文性理论必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将互文性应用于探讨阅读、翻译、文学等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文学批评、语言学、翻译研究和外语教学各个方面。随着互文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使用互文指涉也使我们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同时商标、广告、影视作品等媒介中的互文现象也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参考文献

[1] 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01).

[3] 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9(01).

[4] 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外语研究,2000(03).

[5] 辛斌.体裁互文性的社会语用学分析[J].外语学刊,2002 (02).

[6] 辛斌.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

[7]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 2004(03).

[8]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02).

[9] 罗选民.互文性与翻译[D].岭南大学,2006.

[10] 王树槐,王群.哈提姆的互文性翻译理论:贡献与缺陷[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阳理工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南阳地区公示语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NGKY-2013-07)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公示语汉英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1424004106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