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麦子,成熟在秋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麦子,成熟在秋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风袅袅婷婷地走来,把金色的水粉散落一地,风吹过麦田,金黄的麦浪……”,这是批改学生的《秋日笔记》中读到的一段,优美的文笔,流畅的文字,差一点就把我带进了沟里。转瞬,我就开始质疑,麦子成熟秋天

回忆,把我带到了那一个个火热的夏天:火热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我依然在热浪中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害怕那麦芒将自己划伤,那一道道伤痕被汗水浸渍,那疼痛的记忆至今还那么清晰。麦子,明明是在我们避暑的时候成熟的啊!

为什么学生刻画秋天的情景时,能让夏天滚烫的场景“穿越”到凉爽的秋天呢?

到另一个学校听课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升格,在记叙文中插入景物描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而有波澜,烘托浓浓的氛围,营造情感抒发的情境。教师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并且呈现了自己在加入景物描写的思维过程以及景物描写在文中设置的效果,不急不缓,条分缕析,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在记叙的文字中点染一些精致的描写,确实能够使文章摇曳生姿。接下来,教师寻找另一篇需要升格的作文,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读文章,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景物描写。

作文题是《依靠》,讲的是祖父、老院子、香樟树、舅舅……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篇教师的示范后,开始模仿。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加入景物描写的:暴风雨来袭,池塘里的荷叶高高耸起,为下面的花骨朵遮风挡雨……

另一位学生也有去寻“它山之石”,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香樟树这一个意象,在舅舅突然去世的那一段加入景物描写:秋风萧瑟,金黄的香樟叶开始凋落,看着外公孤独地坐在院子里,任秋风、落叶打在身上、铺满四周……

且不说第一段文字的池塘、荷叶、花骨朵没有任何铺垫的突兀呈现,单说荷叶、花骨朵之间的空间关系,走过荷塘,看过荷花的人都知道,花骨朵是高高挺起高出荷叶的。而学生仅仅是想把荷叶与花骨朵之间依靠、呵护的情感表达出来,却泄露了缺少生活常识的秘密。

且不说第二段景物描写能够因势利导,单说香樟叶子以什么样的颜色在什么时间飘落。香樟树,是张家港的市树,街道两旁,校园内外,到处可以见到香樟树,日日走过,却不知道香樟树是在春天落叶,而且叶子也并不是金黄色,而是一种赭色中夹杂些暗黄。为了营造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也同样不顾生活常识,硬是把秋天丰富的色彩中的一种——黄色,涂抹在了本应是赭色中有暗黄斑点的香樟叶上,硬是把香樟落叶的时间提早了两季。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缺失了这种常识?缺失常识的又何止学生呢?

同事在讲《史记·滑稽列传》时,说自己有一处实在没有底气给学生讲:“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翻译容易,但如何把道理讲通,却不容易。我就和他讲,油漆漆过的东西不能在太阳下暴晒,暴晒后就会迅速爆裂,必须在阴凉的空间里慢慢地阴干。不像我们洗的衣物,喜欢在太阳下晒干。任何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讲得从容、自信。

面对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中经常出现的常识性知识的缺失,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王栋生老师在他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要做的本是践行常识,没想到现在竟然弄到要“坚守”的地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本应该知道的知识点却成了盲点?常识的缺失变成了生活的常态?

首先,虽说现代的教育体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固化的授课模式也会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弊端。

古代读书人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行走中读书,在游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交流、碰撞、融合,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那是以天地为大课堂的学习,虽然也有课本,但课本只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凭借,而生活给予的知识远比书本知识更丰富、更生动、鲜活。

班级授课制,固定了学习的地点、空间,同时也压缩了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的生活远离自然,长久地把自己囿于教室、书房、试卷之中,对于自然界的四季更迭,春播、夏锄、秋收、冬藏,更是知之甚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曾看过一个笑话:学生吃了多年的大米长到现在,竟然不知道大米是由稻子磨成。大学生走进田地,竟然不知韭菜和麦苗的区别,误把麦苗当韭菜。笑话一旦从书中走入现实,“笑话”就变成了“悲哀”。

中小学原本还有春游和秋游,结果因为出了一次事故,领导担了责任,出游的机会就被扼杀了。就这样一个个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这本最生动的教科书的机会被剥夺了,剥夺的不仅仅是走出教室的一天,更剥夺了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机会。

是成人用智慧和双手把学生圈在了“笼子”里,使他们逐渐失去了飞翔的欲望与能力,失去了丈量天空的雄心与壮志,直至忘记了春夏秋冬流动的色彩变化,忘记了自己还拥有一双触摸大地的双脚,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唯教材、唯考试。现代的高考模式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高考这根指挥棒指向哪里,教师的矛头就指向哪里。不是教什么考什么,而是考什么教什么。这就让很多教师忽略了生活这本丰富而鲜活的教科书。还记得孔老夫子的那几句经典的教育学生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而孔子倡导的教学模式也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大自然中学生的心胸、视野都被拓展、丰富,知识也在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获得。远比学生在教室里获得间接的知识经验有趣得多,要深刻得多。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让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的教育逐渐偏离了“教书育人”的本源。学校连接着世界,学生也是社会的人,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影响的不是一代人,尤其是生活常识的缺失,也会影响下一代,这种常识,不仅仅局限在教学过程中,在所有的领域都存在这种常识的盲点。在《杂文选刊》的百字杂文中有这样一条:服务员对顾客说,请放心,我们炒菜用的不是地沟油;病人家属对病人说,请放心,我已经给医生送了红包;班主任对参加高考的学生说,请放心,我们已经带着你们的准考证给菩萨烧香了。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被漠视,被抛弃,甚至需要政府出面用法律条文帮助这些人守住道德常识的底线。我想,这就是最基本的常识缺失,以致后来缺失的又不仅仅是常识,随着常识的丧失,我们丧失的可能更多,影响更广。

第三,学生的生活时间被考试无限地压缩,直至除了考试就没有了其他的爱好与追求,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形式,也使得学生唯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即便是读书,也是读“有用”的书,而不读“无用”的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区别的关键是看对考试有没有用,在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读书方式,无疑会对学生的读书“胃口”造成伤害,一如我们现在的饮食,粗粮和细粮搭配,对肠胃和人体的健康都大有裨益。单一的“有用”之书,会害得学生营养不良,视野狭窄,思维逐渐地僵化、固化,语言的品质也没有办法得到提升。而语文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师生双方的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仅是机械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还包含学生的阅读品位的提升,还有表达能力的提高……语文,是一个人终生发展的一个起点和基石。沿着历史的河流回溯,我们会发现,凡是在各个领域里能够出类拔萃的,他们的语文修养都是很高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另外,安逸、舒适的生活方式,现代城市化的进程,高楼林立,水泥丛林,车水马龙,逼迫学生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甚至就剥夺了学生室外的活动空间。还记得王开岭那篇《消逝的“放学路上”》:“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冬暖夏凉的空调间,让学生无法体会炽热的太阳底下流汗的感觉;走出教室就奔向父母的车子,他们的路上疾驰的风景,却早已因为疲惫或者无意,消逝一路。他们这一代,真的是行走在消逝中。而他们却从来对消逝的事物没有遗憾之感,因为更多的时候,他们感觉不到他们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过。凭空无法创造出艺术中的“生活真实”。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也使得学生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小。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教会学生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结果因为半径的缩小,导致他们无法实现更远的丈量。

还有,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出现了“非常六加一”的家庭现象,他们便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掌上明珠,于是在他们心中也把自己变成了中心。他们会把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内心的感受,从而忽略了周围的人、事、风景。即便拥有一双可以既关注自身、又可以关注外界的慧眼,而他们却忽略了外界。随之而来的也是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也增多起来。学生面对竞争、交往、学习压力等,往往会引发、为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心理问题:“例如一名高三学生整天追求‘考高分’,他不可能飞得高、走得远。当他只知道‘多考一分就能压倒一千人甚至更多人’的‘硬道理’时,他的胸中已没有责任这粒种子的位置,不可能有值得记忆的教育之美。只有竞争,不讲合作;只求成功,不计手段。当极端利己主义的功利教育在全社会蔓延后,一个民族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呢?教育精神被腐蚀,教育生态被污染,后果比天灾更可怕。”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本源。教育,关注的应该是人长远的发展。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一连串的数字或分数,很难量化。教育在当今所做的一点一滴,其作用很可能在很长时间后才看得出来。要改变这种常识缺失的现状,要剔除知识的盲点,需要我们清本溯源,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眼中不能只有分数,而没有人。当我们心中有了人之后,分数也许并不会成为我们担心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现在的教育却是以培养“树木”的方式和时间来做着百年的大计,这无疑是“揠苗助长”,结果只能是外表的高大,难掩内部的虚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况且,有些常识的缺失,错过了特定的年龄,就永远无法弥补。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面对现代社会的常识越来越缺失的现象,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怎样的方式改变现状,使得学生能够知道他们应该知道的一些常识呢?

我想,应该坦然接受这种事实,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抱怨,只会使得双方产生情绪垃圾,于事无补,与其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当我们坦然接受现实,便会拥有改变的勇气,发现的眼光,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即便是教育体制不变,即便是考试制度不变,我们作为设计课堂和驾驭课堂的主导者,也需要在教会学生常识方面做些努力,因为成绩是暂时的,而常识却是陪伴学生一生的“恒常”。所以,我们在学校和学生共享校园时光,着眼于学生的成绩同时,也不妨花一些时间和心思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些基础。怀特海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大旗高高飘扬的时期,我们的素质教育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生活。毕竟,若干年后,我们可以离开校园,离开老师,但永远离不开生活这个写满常识却无须老师教的百科全书。

教师引领学生回归真诚而丰富的生活,把读懂生活的常识,变成生活的习惯。把“坚守”变成“守望”,师生便对生活多了一种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