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是“哈利路”的“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是“哈利路”的“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识形态被占领更为重要!

如今被新闻“雷”倒的新闻,时有所见,已经见怪不怪。倒是一个多月前的一场闹剧,至今仍是耿耿于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湘西张家界一座镇寨之宝“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因为与美国商业大片《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有几分相像,管理者便得意地宣布将“南天一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我倒是十分钦佩他们敏锐的嗅觉,能够“借”人家花费了数亿美元的“品牌”来推销自己――按传统国学的说法,这叫做“附骥尾”,有点搭顺风车的意味:我们只需换一个名字,便不费吹灰之力将人家的巨额投入据为已有,实在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买卖,划算得很!但是,“聪明”的管理者且先别忙着得意,“哈利路亚”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你侵犯了别人的利益别人反倒装聋作哑不来问责?也许,问题就出在“哈利路亚”这个听起来似乎很悦耳的名字上。

在西方,“哈利路亚”差不多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字眼,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常常提及。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哈利路亚”往往与《弥赛亚》相提并论,因为《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是所有同题材作品中最著名的。

《弥赛亚》是德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一部“清唱剧”(即不必化妆演出的戏剧)。“弥赛亚”(Messiah)一词语出希伯来语,意为“点膏者”或“被浇上圣油的人。所谓“点膏”,在《旧约圣经》里多次提及,大凡权势人物如国王、祭司、先知等,按照犹太人的礼仪,必须被浇上“圣油”方才具备神法,才能行使权力。新约时代的基督正是由神“点膏”之后才成为拯救世人的“救世主”,所以“弥赛亚”又常引申为“救世主”。这里的“救世主”非通常意义上的改变世界的人,而是专指“西教”(即与“天主”、“耶稣”有关的宗教)的神圣人物。倘若不明就里的人认为“弥赛亚”的字眼好听而名之,那是万万不可的,小则遭致诋毁辱骂,大则引发一场战争也未可知。

《弥赛亚》中最著名的唱段就是“哈利路亚”。“哈利路亚”(Hallelujah)也是希伯来语,“哈利路”即“我们一起来赞美”,“亚”特指“耶和华”,直译过来意即“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耶和华(主)”。音乐里,这首大合唱类似进行曲的风格,气势雄浑,崇高壮丽,是古今大合唱曲的绝品。其词唱道:“哈里路亚(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主)/为了无所不能上帝的统治/这世界的朝代已来临/我们主和他的基督的朝代/和他的基督/而且他将永远统治我们……

据说,1743年这部清唱剧在英国伦敦首演时,英王乔治二世御驾临幸。当演出到第二部分最后一曲“哈利路亚”大合唱时,壮丽的旋律响起,国王突然间仿佛遭到了什么重物一击,恍恍惚惚只觉上帝他老人家一步一步向他走来,于是慌忙起身立正,肃然致敬。一旁的王公大臣见国王突然站立,不明就里,也赶紧起身离座。包厢外的观众见此情景也纷纷站立起来,直到“哈利路亚”大合唱结束。直至今日,但凡《弥赛亚》演唱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时,人们都要立即起身,并随着音乐的旋律而高声唱和,这在古典音乐的演出中是绝无仅有的“规矩”。正因为这首作品如此尊崇,宗教意味浓厚,乔治二世为免其沦为滥俗,规定只允许每年的春天演出一场,而且只能由亨德尔本人亲自指挥。

我没看过《阿凡达》,不知电影中的“哈利路亚山”有无宗教方面的意图,比如上帝无所不能、上帝创造万物之类。但是无论如何,“哈利路亚”绝非这部影片生造的字眼,千年来,这一宗教术语就根植于独特的文化之中。

我不知“南天一柱”归何方神灵统管,按说,以国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求神拜佛的习性,必定会产生美丽的神话或凄美悲壮的民间故事。如果真有这类文艺作品,一定是与神、仙或巫有关,总之,无论如何绝不会是“上帝”或“耶和华”。如果《阿凡达》中的那座山真的就是“南天一柱”,那倒也罢了;如果它竟以“哈利路亚”名之,那可了不得,要去告他!不仅告他侵犯了“肖像权”,而且告他有悖民族信仰,有辱“山神”圣灵。我们不要他赔款,只要他要么停止放映,要么将“哈利路亚山”更名为“南天一柱”。

如果“南天一柱”的管理者们因为对“哈利路亚”了解不详而匆匆更名只因为是崇洋(虽然他们矢口否认)的话,那么,《阿凡达》的编导们对“更名事件”的不追不问、不理不睬恐怕有更深层面的原因。试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识形态被占领更为重要!

阿申/作者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阿申爱乐》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