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手用铰刀铰孔时加工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手用铰刀铰孔时加工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对铰孔加工前标准麻花钻刃磨、标准铰刀研磨、切削用量等具体分析,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手用铰刀铰孔加工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铰孔;铰刀;加工方法

钳工实训中铰孔加工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铰孔是半精加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精加工。一般铰孔的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μm~Ra0.4μm。在学生实际训练当中,最常见的铰孔加工质量问题有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差、孔口呈喇叭状等。根据以上情况以及实践经验,笔者对铰孔加工方法有以下方面看法。

一、标准麻花钻刃磨

要铰孔出的孔符合质量要求,必须钻出的孔要控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铰孔时保留一定的加工余量。例如: 铰孔出的孔直径为10mm,那么标准麻花钻应该钻出孔的直径为9.85mm~9.9mm之内,才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铰孔表面粗糙度、孔径尺寸精度才符合要求。根据实践经验得出,出厂标准麻花钻的直径尺寸与钻出尺寸相差太远,有时会超出0.10mm以外,因此,要对出厂标准麻花钻进行刃磨,但必须符合5点要求:①顶角2 为118°±2°;②孔缘处后角α0为10°~14°;③横刃斜角 为50°~55°;④两主切削刃长度以及和钻头轴心线组成两个角要相等;⑤两个主后刀面要刃磨光滑。

钻头与砂轮相对位置、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位置关系二者要统筹兼顾,钻头轻轻接触砂轮,进行较少量刃磨,刃磨时要观察火花均匀性,要及时调整压力大小,并注意钻头冷却。当冷却后重新开始刃磨时,要继续摆好位置。钻头刃磨过程中不要把“上下摆动”变成了“上下转动”,使钻头另一主切削刃被破坏。同时,钻头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以上,否则会使主切削刃磨钝,无法切削。过大后角钻头钻削时,孔口呈三边或五边形,振动厉害,切屑呈针状;过小后角钻头钻削时轴向力很大,不易切入,钻头发热严重,无法钻削。刃磨出的钻头应该要排屑轻快,无振动,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μm以及孔径无扩大等。

二、标准铰刀研磨

对新铰刀进行研磨时要注意铰刀的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的交界处,因为内孔最后在这里成形,刀具的粗糙度也在该处被反映到铰孔的内壁。所以研磨铰刀时,应特别注意用油石将该处轻轻地仔细研磨、抛光,使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的交接处圆滑过渡。经研磨的铰刀,切削刃后刀面刃带粗糙度得到改善,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交界处的粗糙度也得到改善,实际上是改善了铰刀本身的粗糙度,也有利于改善铰孔的表面粗糙度。

三、合理切削用量

铰削余量主要根据工件材料、铰孔精度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等具体要求确定。余量过小,往往不能把前道工序的加工痕迹去除 ;余量过大,因切削负荷大,容易破坏铰刀工作的稳定性,引起振动,将孔扩大,并使刀具寿命下降。粗铰时余量为0.2~0.6mm,精铰余量为0.05~0.2mm。

铰削速度和进给量也要选择恰当,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一般说来,提高铰削速度和增大进给量,会使铰孔精度下降,表面粗糙度值增大。试验表明,当铰铸铁孔时,切削速度由3 mm/min提高到5mm/min,表面粗糙度值将由Ra0.4μm增大到Ra1.6μm,而铰钢件孔时,则由Ra0.8μm增大到Ra3.2μm。并且切削速度提高后,会使铰刀磨损加剧,容易引起振动。情况严重时,甚至使硬质合金刃口崩裂。铰孔时的进给量,铰削钢料时常取进给量为0.05~0.6mm/r;铰削铸铁时为0.2~2mm/r。切钢时为避免产生积屑瘤,故应选用较小的数值。

四、液使用

铰孔时未用液,则铰刀工作部分的后刀面与孔壁会发生干摩擦,使孔的表面粗糙度差。同样,使用不适当的液,不但不能改善摩擦情况,反而会使摩擦加剧,影响表面粗糙度。

铰钢件孔通常用10﹪~15﹪浓度的乳化液或硫化油;铰铸件孔通常用湿润性较好、粘性较小的煤油。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孔时,也应使用切削液,但此时切削液必须充分地供给,不然容易引起刃口的崩裂。若用充足的乳化液冷却时,加工出工件的孔径尺寸会变小,其缩小程度要大于油类切削液加工时的变小量。原因是乳化液是一种水基切削液,水的导热性好,故刀具的热膨胀小;乳化液的性比油类切削液差,所以刀具对工件的挤压作用也大,加工后工件的回弹量也就增加,因而孔径尺寸减小。

五、标准铰刀进退

学生都清楚铰刀进给时是顺时针方向,但退出铰刀时许多学生都认为是逆时针退出,那就达不到加工质量要求。因反转退出时,切削挤压铰刀,而划伤孔壁,故铰完后,应把铰刀从孔内沿进给方向拉出孔外,对柄部直径大于工件部分的铰刀,应保持与切削时相同转向退出。

(作者单位:云浮市新兴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洪编.机修钳工企业生产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逯萍.钳工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