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时尚的塔尖上独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时尚的塔尖上独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游谊简介:游谊,土家族,生于新疆,1989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后一直从事于舞台服装设计,为国内众多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明星大腕儿设计演出服。

游谊,时装设计师,一位专门为明星设计舞台演出服的土家族女士,一位跟当红歌唱明星贴身零距离接触的人。即便仅仅从媚俗的好奇心角度看,她的故事已足以吊人胃口,她所知道的明星的轶闻趣事更会让某些好事者支楞起耳朵。而十几年里,该小女子能够一直稳坐在变幻莫测的时尚的风头浪尖上,热闹之余,她的故事想必也有另一重人生况味,值得沉淀,值得回味――您不妨一听。

正是那一回首的惊艳,让殷秀梅停下了脚步

我的第一个明星主顾是殷秀梅。那是1993年国庆前夕,天津国展中心刚成立,一边的天津大礼堂正筹备国庆晚会。晚会请来了不少明星大腕儿,有倪萍、殷秀梅、董文华、杨丽萍、侯跃华等等。演出那天的下午,殷秀梅到国展中心溜达。当时国展中心刚刚布置一新,展馆服装部的一位负责人是我弟弟的朋友,他临时招呼我,“嗨,游谊,正门有个空,你帮着补个漏吧。”我就把自己设计的一些服装摆挂了上去。哪曾想,这么一个偶然的亮相,竟然打开了我此后通向舞台服装设计之路――当殷秀梅在展馆里信步溜达时,她一眼看到了我的服装,双眸当即被点亮了。玫红、大绿,明媚的光与影,无所忌惮的造型。正是那一回首的惊艳,让她停下了脚步。初相识,我们彼此竟有几分惺惺相惜,她是无端的惊艳,我则有被人慧眼识珠的体己感。于是,1994年的春节晚会上,我设计的服装第一次“触电”,它们深情款款又恰到好处地烘托着殷秀梅和张也这两位实力派唱将,感受着她们的每一次心跳。那两套光彩夺目的服装,跟她们动听的歌声一起走进了千家万户。由于是第一次,是我的设计作品的处女秀,电视前我那个紧张呀,脑袋一直在冒汗,比明星自己还紧张,特担心关键时刻她们服装后背的拉链会开了。当然了,此后,随着我设计的服装在舞台上亮相次数的增多,我的心也越来越平静了,现在几乎做到波澜不惊,毕竟是老江湖了嘛,呵呵。

殷秀梅之后,、倪萍、周涛、董文华、郑绪岚、宋祖英、张也、幺红等歌唱明星都先后来找我。您也许会问,除了主持人,怎么都是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腕儿?的确,我的主顾主要就是这帮歌唱演员――通俗唱法演员的服装,我很少设计制作。也有一些唱流行歌的女星们找到我,让我帮着设计,我就跟她们开玩笑说,你随便抓件小背心、小超短裙,配两串亮珠子,不就行了。说实在的,流行音乐的风儿刮得太快了,与之匹配的服装、造型也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我本人呢,从小到大,一直对舞台灯光下那种璀璨夺目的感觉很向往,对设计舞台服装情有独钟。我喜欢夸张的造型,纯粹的色彩。有朋友对我说,服装市场宛如一座金字塔,从底到顶大致可分三层,底座很大,可越到塔顶越小,你玩的就是塔尖这一块儿,以礼服和晚装为主,落了个少而精,绝对高雅小众群体,客户群很窄也很刁很挑剔,他说的很对。不难看出,漫步在塔尖上的,正是这些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演员,我设计的服装,正好与她们高亢、亮丽的歌喉相呼应,与舞台上辉煌绚丽的灯光相印衬。事实上,在九十年代初,这类服装也只能在舞台上有施展的机会。

也有一个例外,演唱过《嫂子》《青藏高原》的李娜,是唯一一个我设计过演出服的流行歌手。我与李娜对接上的桥梁,是殷秀梅。李娜跟殷秀梅俩人关系很铁――殷秀梅的先生菲力浦当初在机场与殷秀梅第一次见面时,李娜就在旁边。殷秀梅是我的老主顾了,她又是个热心肠,于是很自然地拉着李娜来找我帮着设计。说起来这里还有个段子。那时(九十年代中期吧)李娜出道时间不长,在北京音乐厅搞个人专场演出,她当晚的演出服除了我设计的一身之外,还有一位很有名的北京设计师设计的服装。那位北京设计师是根据当时的流行时尚设计的,衣服的领子像蝉翼一样高高地挺立着。李娜先穿的这套,上半场结束,她转身跟指挥握手的时候,把台下的哥们儿殷秀梅吓了一跳――李娜本来脖子较短,被高挺的衣领裹挟着,从后面看,脑袋没了。殷秀梅当时倒吸一口冷气,赶紧跑到后台,急赤白脸地问李娜怎么穿这种衣服,让她赶紧换上我设计的那套,李娜于是穿着我小人家设计的这套服装唱的压轴大戏。说起这一段,我并没有贬低那位北京同行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我们在设计服装时,除了考虑当时的时尚,更要兼顾穿者自身的情况,帮其扬长避短。这或许也是我的设计比较受明星们青睐的一个原因吧。

我的主顾都是清一色的女明星,没有男演员。我不设计男士演出服。男装玩的是设备,而女装玩的是造型,比的是你的创意。我喜欢后者,因其更有挑战性更刺激。

时尚善变,我崇尚中庸

总有朋友问我,这么多年一直给这些风光无限的女明星们设计服装,可谓是站在时尚的风口浪尖上,而时尚的风向标说变就变,你怎么能够做到?的确,时尚是最善变的,如果你一个劲儿地去追他,只会成为他的奴隶,并最终把你拖垮。所以,越是跟时尚打交道,你越应该有自己的一定之规。我的时尚之道,是中庸――听起来好像有点儿不可思议,可这么多年来,我坚持的就是这一点。

好在我的顾客群是这些大红大紫的歌唱演员。一般说来,一位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的演员,等她们小有名气时,至少都三十岁以上甚至三十五岁以上了,正值青春的尾巴,她们知道,衣着庄重、大气、质地精良比什么都好。所以,她们也求时尚中的自我。这跟我的理念正好吻合。而多年的设计经验使我也有了镜头感,能够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演员在灯光下、镜头前的亮点,帮其把这些亮点发挥到极至。这话儿听上去好像漫不经心,其实却是多年的经验之谈――眼下像一些刚出道的二十几岁的女星们,她们可能就没有这些个概念,穿件自认为很漂亮的抹肩、抹袖礼服就上台了,如果是上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很正经的大台,出镜她可就吃亏了,出不了脸部特写,只能走远景。为什么呢?如果给她来个大特写,看上去上身就是光着的,像没穿衣服,这哪行,立马切换掉!得,没有特写,吃大亏了。

舞台上衣着庄重、大气、华丽,也是明星家属们的心愿。我所知道的一位腕儿,她先生官儿不小,可不管多大的官,管起老婆来都一个样。话说某年的春节晚会,这位腕儿正在荧屏上放声高歌,她穿的是一件披着毛披风的抹肩礼服,给大特写时上面就了,恰恰此时,她老公在机场的大屏幕上看到了这一幕,他也不管老婆的歌喉动不动听,也不管自己多大的官儿,操起手机就给老婆打电话,这老婆刚到后台,还以为老公会祝贺她新年快乐呢,谁曾想迎来的是老公劈头盖脸一通臭骂。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穿不带衣领的衣服上台了。说这些,主要是想告诉您,我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环境下还是满有空间的。

当然,奉行中庸之道,并不等同于保守。在服装的用料和款式上,我也是尽可能地求变求新。我用的衣服料子,是民国时期地主老财小姐太太们穿用的绸缎,料子的里面呢,我别出心裁地用上附和衬――这种改良在国内,我算是NO.1,如此处理的效果就是衣服像架起来了一样,有型。在款式上,我也有胆大妄为的时候。之前,九十年代初期及其以前,不知您留意没,歌唱舞台上,一些民族唱法的演员,像朱明瑛、等,她们穿的服装大多是对襟小棉袄配罗裙,包得严严实实,像小县城里来的,一幅传统中国小媳妇样儿,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民族的,才能跟民歌搭配上。当时的理念,好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认为这观点比较狭隘,应该放开眼界,兼容并包。等到我给殷秀梅设计服装时,我就建议她大胆地摈弃这种样式,改穿西洋的款式与中国的色彩相结合的服装,殷秀梅一开始还很嘀咕,担心这样不行,因为当时的中国舞台上还没有这样的尝试。还好,最后她决定大胆地试一把,结果出来的电视画面让人耳目一新――西洋的古典款式确实很经典,历时五百年了,之所以经久不衰自有道理,因其能更好地凸现女演员的美感,使胖显瘦、瘦显适中,咱就应该拿来主义不是。至此,这种丰胸蜂腰、大红大绿的演出服迅速在中国的舞台上飘荡开来,现在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了,这不能不说是我的错。

有时候光懂纯设计,没戏,还要懂人性和生活

刚开始跟这些明星打交道的时候,我只谈专业,没有闲白。后来慢慢地,不这样了,改为聊天。明星们去的地方很多,见识很广,跟她们在一起说话时,我觉得自己应该上知天文地理,下晓民风民俗,前知千年史,后测流行走向。开始时她们提起某某艺术大师,谁谁是的嗓子,我一旁听着感觉一头雾水,根本接不上茬。我一想这不行,就买书、买盘恶补一通,尤其是有关歌剧舞剧的东西,一概照单全收,猛学。还去音乐学院旁听,什么歌剧欣赏啊、音乐史啊,全都认认真真地去听。等到再跟明星们对话时,嗬,咱也有得说了,她提个啥,咱也能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对方拍服了,人家一看,敢情你知识面还挺广,能沟通,有共鸣,得,活儿你干,我放心。真的,有时候,光懂纯设计,没戏,还要懂人性和生活,你得在社会和生活中吸收学养,这样既有利于开拓自己的设计思路,更有利于与明星们沟通。

与明星们聊天,还有另一层意思,通过交流摸清对方的兴趣爱好、习俗信仰,尤其是各种忌讳。拿殷秀梅来说,她比较忌讳扣子,不喜欢看见扣子,这样在设计时我就尽可能地避开这一点。您留心看看,她的服装扣子很少,不易看见。还有,所有的美声演员都忌讳裙下漏鞋。在舞台下面,明星们洗却铅华,一般也都比较喜欢跟别人聊聊,演员当中惟独宋祖英相对话少,她是唯一一个除了谈与服装设计有关的话题之外别的事一概少谈的人,摊上这样的,我也就只好跟着感觉走了。

有朋友经常问我,说明星们是不是很刺儿,很难伺候?说实在的,别说明星了,只要是女人在衣服上哪个不爱炸刺儿!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嘛。很多人在来找我之前,都装着满脑子的想法,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在设计服装时总喜欢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有时候演员们提的要求太多了,你就得设法说服她,尽可能地用减法,只求一个色块一个亮点就足够了――因为你毕竟是站在高高的舞台上,而不是参加鸡尾酒会,你与台下的观众是有距离的,过于花哨和繁琐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