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色列的“摩西”何日再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月13日,以色列为前总理沙龙举行国葬。以色列蓝白两色的国旗整齐地包裹着沙龙的灵柩,灵柩放置在宽大的黑色大理石基座上面。
沙龙的灵柩由8名将军扶灵,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广场运送到南部内盖夫地区沙龙家族的锡卡莫尔农场,按照犹太人传统习俗,沙龙埋葬在他已故妻子莉莉的墓旁。
推土机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讲,沙龙恐怕是个不太熟悉的人物。若说熟悉,大概只是“巴勒斯坦的屠夫”、“推土机”等以中东战争为背景的强悍军人形象。事实上,沙龙被世人所尊重,最大的原因在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进了以巴和平。
沙龙8年前“突然缺席”于政治舞台,沙龙是在差不多处于植物人状态8年后于今年1月11日去世的,享年85岁。
2005年底,一次轻微的中风袭击了沙龙总理,沙龙没有当回事,详细的医学检查还发现沙龙心脏膈有个先天性小洞,1个月之后,更猛烈的中风击倒了沙龙,沙龙被宣布“永久失去履职能力”,处于深度沉睡的植物人状态。这之后,他除了2010年被短暂地送回家里之外,一直就在军方康复医院里治疗。
沙龙缺席8年,巴以关系停滞8年甚至倒退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尽管沙龙的继任人,不论是前进党的奥尔默特,还是数度出任总理的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都非常努力,但都证明不是一个像沙龙一样,既能强硬地保障以色列利益,又能与巴勒斯坦展开有效和平谈判的政治强人。
他的2005
在2005年9月17日召开的联合国60周年峰会上,当沙龙作完主题为“巴勒斯坦人有权建国,以无统治巴民意愿”的发言时,台下响起了久违的掌声,更让人们激动的是,一向水火不容的巴勒斯坦代表居然没有离场,而是耐心地听完了沙龙的演讲。
之所以会有全新的收获,是因为以色列已经准备好了几项足以让世人尊敬的大礼。2005年9月11日当以色列国旗在加沙降下之际,就标志着以色列朝着“土地换和平”的路线图成功迈出了一大步,而国内最高法院几项令人瞩目的判决让世人看到以色列国家尊重法治维护正义的精神,沙龙本人所率领的领导团体则与国内激进右翼团体斗智斗勇,成功扼制了以色列国内激进势力的扩张,这与阿巴斯治下的巴勒斯坦对名目繁多的反犹太激进组织管制不力、约束乏术成了鲜明比对。
现代摩西
沙龙以往的历史,是令人沮丧的,单就传闻中的青年时期手刃60多名巴勒斯坦平民的丑事,就足以让沙龙在世人面前摆脱不掉刽子手的形象。
就是他,在2000年执意率领军警强闯被巴勒斯坦人视为圣地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引发巴以之间新一轮血腥冲突。然而,也就是他,正把中东和平带入一个令人期许的佳境,活脱脱就是一个“和平缔造者”的形象。
他个人的人生大转换是不是印证了犹太民族千年以来的轮回之旅呢?以色列从1949年建国一刻起,就常遭他国的白眼,并陷入“阿拉伯群狼”的合围,一人血战数敌,时至今日血腥味一直不绝于中东。沙龙这条“龙”硬凭单边行动,顶住内外压力,把以色列带上一条和平之路。
作为以色列右翼联合阵线利库德集团党魁,沙龙的最大威胁来自党内的倒戈。利库德集团另一重量级人物、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因不满沙龙的政策,发动一场以提前选举驱逐沙龙的政治攻势。
在1月13日沙龙的葬礼上,内塔尼亚胡承认与沙龙意见不合,但对沙龙的敬仰之情则溢于言表。内塔尼亚胡在悼词中说,自己虽常与沙龙政见不同,但他赞赏沙龙为保卫以色列安全做出的努力,并以昵称“阿利克”称呼沙龙。内塔尼亚胡说:“我经常反对阿利克,他也经常反对我……他非常务实。他的实用主义源于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深情。阿利克深知,在生存和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坚定。我们必须坚持原则。”
盖棺定论
以色列现任总统佩雷斯在沙龙悼念仪式上致辞。佩雷斯说: “你为人民服务,保卫国土,繁荣国家,从未休息。你所来自的那片土地将张开温暖双臂拥抱你。你为我们国家历史增加一段难以忘怀的篇章。”
前来参加沙龙葬礼的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悼词中说,他和沙龙有数十年的友谊,沙龙去世好像自己亲人离去一样。拜登回忆,当和沙龙谈及以色列安全时,他终于明白沙龙为何绰号“推土机”。“他是一个强人,气场可以充满这整个房间。”拜登说,“他从不屈服。”
英国《卫报》1月11日刊出长篇文章,纪念沙龙去世。《卫报》称沙龙既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又是一个共认的和平推手。《卫报》称,沙龙以平静的方式去世,比2006年初那场致命疾病的到来带给国家的“震荡”,要温和多了。
就像《卫报》承认的“颇具争议”一样,对沙龙的国际舆论可谓冰火两重天。伊朗媒体基本上负面评价了沙龙,称其手上“沾满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鲜血”。巴勒斯坦官员称沙龙是个“罪犯”,没有被国际法庭受审是个遗憾。
然而,在巴勒斯坦民众鸣枪“庆祝”沙龙走了之时,是否曾想过,自沙龙沉睡8年之时起,双方再无能推动双方和平的强人政治家。祝人升天虽得一时之乐,但于长远利益的思考而言,正是今天以巴双方都缺乏沙龙式的强人,导致以巴关系破败不堪,而巴建国之路则遥遥无期。
(摘自《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