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凋敝边缘化规避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凋敝边缘化规避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劳动力过度外流引发农村经济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出负效应的成因分析;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出问题对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势头强劲、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农村劳动力弱化、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导致农村劳动力弱化老化、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家庭稳定程度下降、留守儿童教育不当、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大势所趋、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与社会排斥、农民工面临流动性风险、农村各种稀缺资源不断外流、统筹和协调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具体请详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向城市。虽然受到政策和社会排斥,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势头强劲,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使全社会认识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这种切肤之痛的认识,是从城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得出的结论。而劳动力流出对农村的影响往往被人们简单化,研究者很少从农村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来分析劳动力流出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劳动力过度流出对农村发展的不利影响,并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对策。

一、劳动力过度外流引发农村经济社会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的劳动力、资金等稀缺资源不断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看到和肯定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同时,必须明确认识到,劳动力的过度流出会引发农村劳动力弱化老化、农村空巢家庭养老困难、留守儿童教育不当等负面问题,削弱了农村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能力。

1.农村劳动力弱化

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是农村的精英,他们年轻,他们有文化、有理想、能吃苦、敢闯敢干。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导致农村劳动力弱化老化,使新农村建设缺乏了生力军,对农村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这些年轻群体的流出影响了农村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农村公共事务和活动无法有效开展。这些年轻群体的流出也使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倾向和能力下降,农村市场难以有效启动。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出的地区,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导致农田荒废和粮食减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供给。

2.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老人只能留守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城镇,农村的老人数量远远多于城市。农村养老社会化程度非常低,农民养老基本靠家庭。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出削弱了家庭对老人的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造成农村养老能力的下降,出现一些老人生活困难、缺乏精神慰藉等凄凉景象,影响农村老人安享晚年。长此以往会导致尊老养老传统美德逐渐丧失,与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

3.农村家庭稳定程度下降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具有“候鸟”式特点,70%以上的进城农民工把父母、妻子和子女留在了农村,造成流入城市的农民与家庭成员的长期分居。农民工夫妻长期分居会对传统家庭和婚姻造成巨大冲击。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离婚率已远远高出城镇,且发生在有外出务工或者经商人员家庭的约占80%。在一些乡镇,农民工的离婚率竞高达50%以上。农村居民离婚率上升会影响农村家庭的稳定,给农村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4.留守儿童教育不当

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城就业时,一无所有,根本无力解决孩子进城上学问题。于是,农民工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大多数留守儿童由文化水平不高、年事较高的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缺乏父母亲情和祖辈管教不严不当,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普遍不如正常家庭的儿童,并容易形成孤僻、冷漠和任性等不良性格,也是农村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山东省妇联等单位的一项长达五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检出率高达19.8%,差不多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要比城市儿童的8.1%高一倍还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子女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若不能切实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严重影响农村的未来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流出负效应的成因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大势所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工业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能只看到这种大趋势带来的好处,而忽视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分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带来的问题,可以看出,其根源在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巨大的社会风险,而现行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实际上加大了这一风险。

1.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是严重失衡,城市发展远远快于农村。城市居民收入大大高于农民收入。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大势所趋,并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可以获得更高的收人。城乡发展落差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上,而且表现在教育差距、身份和地位差别、社会保障差别等方面。我国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差距更明显,城市有完备的现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农村居民却无法获得相应的待遇。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利益格局。“城乡分治,一国两策”以户籍作为划分标准,将发展机会和社会福利向城市倾斜,固化城乡利益格局,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城乡发展鸿沟越来越明显。

2.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吸纳与社会排斥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城市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以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民工潮”。城市对农民工的态度是矛盾的,对农民工采取的是“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错位政策。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低成本农村劳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39元,而同期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335元。这意味着,2004年全国因为雇佣农民工一项就节省了11462亿元的工资性开支,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8.5%。尽管农民工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在“社会排斥”的政策下,他们徘徊在城市边缘,根本无法顺利融人城市。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社会支持和公共服务,他们的子女不能在城市上学,家庭成员无法生活在一起。

3.农民工面临流动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也伴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给农民带来了全新的社会风险。农民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之中,他们面临着工业化的社会风险。但是,农村在集体经济解体后,失去了分散社会风险的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使农村难以获得更多的公共支持来化解风险,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一套应对工业化社会的分担机制,农村居民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大量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的农民面临着更大的社会风险。农民工离开了熟悉的农村社区,远离家乡和亲人,几乎在一无所有的状况下进入城市,就业压力非常大,并时常面临失业风险。农民工主要从事脏、累、重、险的工作,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经常要加班加点,容易遭受工伤及其他职业性伤害事故等重大风险。

4.农村各种稀缺资源不断外流

在工业化初期,由于农村投资环境不利,农业比较效益逐年下降,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本、土地等稀缺资源“非农化”趋势加剧,这在发展经济学中被称为农业对工业的要素贡献。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耕地“非农化”现象相当严重,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差等方式非农化,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征用等方式转变为国有土地·进一步实现用途的非农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愿望减弱,也造成农村消费能力的不足,在农村投资的获利机会下降,这会进一步加剧农村资金等稀缺资源的外流。

三、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度流出问题对策建议

劳动力的过度外流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削弱了农村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稳定,不利于建设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国城市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不使农村继续凋敝边缘化,是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道难题。面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负面影响,要在城乡协调发展中探寻有效对策。

1.统筹和协调城乡发展

从城乡统筹的视角研究农村发展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良性互动和双向流动,妥善解决好农村生产劳动力流动的负面问题,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建立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的反哺机制。城市反哺农村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从人才、资金、项目、技术、文化、信息、价格、公共服务等方面人手。城市可以通过专家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为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为农村培养医疗等方面人才,支持农村发展。目前,为了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全国不少地区为村级组织选拔和配备了大学生“村官”。眼界开阔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城市可以利用援建性项目和合作性项目为农村注入资金,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2.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既需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需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实现村容整洁。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弘扬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使乡风文明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和加强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加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协调发展了,才能增强农村的吸引力,使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理想之所。

3.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发挥主体作用。能否出现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是最宝贵和最稀缺的资源。但农村人口虽然众多,但致力于农村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并不多。必须实施农村人才培养工程,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口潜力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优势。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只有依靠他们,新农村建设才能持续深入进行下去,农村的发展才有希望。这需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形成和强化主人翁精神,使其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全心全力建设美好家园。农村发展还需要吸引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回流农村,通过他们在家乡的创业,把市场意识、管理经验、发展资金等带回家乡,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样才能既促进城市的发展繁荣,也保证农村的富裕安康。国家应该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和思路,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解决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要全面接纳农村劳动力,既要经济接纳,又要社会接纳;既要接纳劳动力,又要接纳劳动力的家庭;既要现期接纳,又要长期接纳。只有这样才能使使农民工能够低成本、低门槛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工“家庭化”流动。就地转移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效方式,防范和化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在县域内的非农就业机会,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合理转移,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提高转移质量,避免异地长途转移对家庭和农村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中国农村经济,2000,(6)

[2]蒋成风,解读中国城市农民工的婚姻难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6,(22)

[3]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J],读书,2003,(10)

[4]黄广明,新生代民工的梦与痛(EB/OL],2005—10—18/18458044971.shtml

[5]周建明,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