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学玩合一,思创行一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学玩合一,思创行一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实验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见的环节,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验中,小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巩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实现做学玩三点兼备,促使学生的思维、创造、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数学实验;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杂乱,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掌握知识,在轻松愉快的实验氛围中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很多数学知识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严格的数学推理,而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实现的。在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小学数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的几点策略,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几点参考。

一、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动手开始的,在小学数学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可以突破学习的难点,发散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并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作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让学生沿着高剪下来,看看能够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把平行四边形拼凑成长方形,然后我带领着学生又进行一次拼凑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通过刚才亲自动手操作,很快就得出结论:任意的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与之面积相等的长方形,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并且他们对应相等。

于是学生在自己的操作、思考与探究中探索出了新知。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又化解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实验方案,活跃学生思维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有趣有效的实验环节中激发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1.缩小主题范围

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在一节课上要完成一个大实验是不现实的,过多的任务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得他们为了完成这些实验而囫囵吞枣地学习,造成学无所获。因此,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实验,缩小主题的范围,将一个大的主题分解成几个小的实验,循序渐进,逐步完成实验。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将实验主题分成三个部分,一是让学生初步分析圆与之前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异同点;二是让学生利用手边的物品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圆有哪些特征;三是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事物。通过这样一步步分析与实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就会由点到面逐渐深入,并在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框架,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

2.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而数学实验恰恰是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究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统计班级内扎辫子与不扎辫子的女生人数,以及穿白色上衣与不穿白色上衣的学生人数等。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统计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物,他们的兴趣十分高涨,实验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在实际的统计中对统计图与统计表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全面设计推进,深化学生认知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灵活的思维,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课的功能,深化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合适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组图片:分别是北京、三亚以及哈尔滨冬季的景色,并在旁边配上当地的最低气温。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我还组织学生玩了一个小游戏,即我说一句话,学生要快速地说出相反的话。比如,我说“向前走20米”,学生就要说“向后走20米”。通过这样的游戏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的热情瞬间高涨,他们很快地理解了负数的含义。

2.加强数学认知,促进知识应用

数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再以“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在课堂实验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负数的含义,理解了负数的作用,然后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负数的例子,使学生在搜索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数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创新实验教学形式,改变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出它的魅力,构建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春霞.数学实验:小学生实践操作与数学思维的视界融合[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5(10):47-48.

[2]潘小福,陈美华.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