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梁建章:警惕经济“老年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梁建章:警惕经济“老年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人口结构在今后20年-30年内会严重老化,其老化程度甚至高于如今老龄化的世界冠军日本,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负面影响,就是老龄化会严重削弱创新和创业活力。

首先来看一看年龄和能力的关系: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脑力衰退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学习能力和反应速度在26岁以后就会衰退。人的工作能力不光是脑力,还需要经验的积累,所以一般来说,专业人士在30岁-40岁,精力旺盛,思路敏捷,并且有一定的经验,是最富创造力的年龄。

芝加哥大学教授分析了过去一百年最伟大的近300项发明。结果发现有72%的发明是在发明家三四十岁时发明的,其中42%的发明是发明家30来岁时发明的。

研究者还分析了过去100年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医学和经济)的获奖科学家在取得科研突破时的年龄分布情况。其研究结果和发明家的分析类似,这些科学家也多是在30来岁的时候,取得了最多的科研成果。其中爱因斯坦在26岁就完成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现。

光有科研和创新还不够,还需要创业的企业家。在新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领域,无论用户、从业人员还是企业家,都是二三十岁年轻人的天下。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创办的。

年轻人在老龄社会将失去活力:

当一个社会老化,年轻人数量少了,年轻人的发展空间会不会更大了,变得更有活力呢?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情况正好相反,年轻人少了,反而更被边缘化了。这是因为,在老龄社会,职位被人数更多的老年人占据,晋升机会更少了,历练更少了。社会地位和职位低的年轻人,掌握的社会资源更少了,于是反而更加失去了活力。

日本经济的“老年病”:

要了解低生育的后果,就必须深入分析日本经济,因为日本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逆转,随着人口结构的老化,日本企业的创造能力似乎突然停滞了。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日本20年的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其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缺失。而这是和日本企业和社会老龄化因素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人口老化,企业中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原本富有创造力的日本企业逐步变得保守。

根据观察,日本企业中普遍存在论资排辈,资历重于能力的现象。随着企业中中老年人比例提高,年轻人的提升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本来就在迅速减少的年轻人,还得不到足够历练以及社会关系和资本的积累,其创业的能力大打折扣。

数据表明日本年轻人的创业欲望随着老龄化不断降低。日本新企业的数量占比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6%-7%,降到了最近几年的3%-4%。美国十大高科技公司有六家创办于1985年后,而日本在最近二三十年再也没有出现全球性的高科技公司。一项调查表明,日本年轻人的创业意愿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里面最低的。

日本不仅缺少新的企业,而且现有企业也显得保守,僵化和迟钝。当然在一些传统行业,只要用户需求和技术变化不那么快,比如汽车行业,高龄的日本企业像本田、丰田还是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在越来越重要的新技术领域,日益老化的日本企业似乎已经跟不上世界技术进步的步伐了。

所以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老龄化社会使得本来就少的年轻人,更加失去创业和创新的能力。

其他发达国家的证据:

我的研究还分析了世界上几十个发达国家的创业数据,发现年轻人的创业意愿和一个国家的老龄化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越是老的社会,年轻人的创业活力就越低。

同时,我还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数据,发现人口结构越老的国家,风险投资的活跃成度越差。

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如果中国听任生育率继续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就会变得很像现在的日本,成为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

长此以往,经济发展的活力就会衰退。美国和印度则将凭借其年轻的人口结构和开放的移民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具有相对的人口结构的优势。

建章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携程网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