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渡渡鸟的家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还记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那只憨态可掬,爱用莎士比亚的姿势思考问题,说话结结巴巴的渡渡乌吗?这只可爱又可笑的鸟,与书中穿背心的兔子,会笑的柴郡猫一样,尽管带了些许人为的想象,现实中却有其原型,即原产自岛国毛里求斯的渡渡乌。
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毛里求斯,是一个四面环海同大陆隔绝的岛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岛上独特的物种。渡渡鸟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在16世纪末期欧洲殖民者来毛里求斯定居之前,这个岛曾一度是渡渡乌的天堂。这种体态臃肿,羽翼退化,步履蹒跚,略显笨拙的鸟类在岛上本是没有天敌的,然而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却使渡渡乌的厄运随之而至。除了殖民者本身对渡渡乌的大肆猎杀之外,猪、老鼠等动物的到来又使渡渡鸟的巢和卵受到了更大的威胁。1681年,在人类到此不到200年的时间里,渡渡乌便从毛里求斯岛消失了。然而渡渡鸟的消失却使其在人类心目中的印记历久弥新。如今,渡渡乌被称为毛里求斯的国鸟;渡渡鸟的形象在国徽、钱币、纪念品、艺术品等上面都可寻到:人们前往路易港(毛里求斯首都)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参观渡渡乌的骨架,漫步于毛里求斯的每条街道上,去寻找那些代表着渡渡乌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点点滴滴……
吸引游客的当然不仅仅只有这奇异而令人叹息的鸟儿,还有旖旎的风光,别样的风情以及多元文化融合下独特的风俗。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赞美:“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再依照它的样子创造了伊甸园。”这颗印度洋的明珠,四周被绮丽的珊瑚礁包围,有着长长白白、细细柔柔的沙滩,湛蓝得令人沉醉的寂静大海,灿烂明媚的阳光和碧绿无垠的甘蔗田。“美丽”似乎不足以描绘这样如画的景色。除了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毛里求斯,你可以同时感受到法国的浪漫,英国的优雅,非洲的奔放与印度的神秘,这自然与历史不无关系。1715年,毛里求斯被法国占领,并更名为“法兰西岛”。正是在此期间,路易港从一个荒凉落后,人烟稀少的小港口发展壮大起来,乃至成为今日全岛最大的港口和全国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和运输中心。漫步在充满热带风情的市区大道上,随处可见法国殖民统治留下的痕迹。市内的街道路标、招牌、街名均沿用法文,而大部分居民亦会法语,令人恍若置身法国。1814年,毛里求斯又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英国从美洲、非洲、印度移入大批奴隶囚犯和自由民到此垦殖。毛里求斯多民族混居的现状与这段历史有着莫大关联。如今的毛里求斯,居民主要由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后裔、克里奥尔人、华裔和欧洲人后裔组成。每个民族有各自的,承袭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毛里求斯活泼多样,异彩纷呈的民间活动。
每年8月下旬的某个周一,人们都会停下手头的种植园工作,蜂拥至路易港观看赛马比赛。这项活动自1812年起,即英在拿破仑战争中击败法国获得毛统治权之后两年,便一直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心。位于摩卡山脚下的碗状的“三月赛马场”是世界第二古老的赛马场。与美国赛马比赛不同,毛里求斯的赛马绕顺时针方向奔跑,不过,支持者赌马及欢呼加油的热情却丝毫不逊色。整个赛季的高潮当属年度大赛――“打比”大赛。这场比赛仅限那些从未在重大比赛中获奖的马匹参赛:全岛的赌金归属都取决于比赛的结果。在这一天,种植园主会准许雇员们休假一天前去观赛。赛马结束后,按照惯例,还会有乐队演奏法国国歌《马赛进行曲》以及英国国歌《天佑女王》,两首乐曲缺一不可。
伴着活泼的节奏和精彩的克里奥尔语歌谣,随意狂野的舞蹈――赛卡舞(sega)表现了奔放的自由和“生活的乐趣”。这种舞蹈是随非洲奴隶传人毛里求斯的。当时奴隶们经过一天的辛勤劳作后,便围绕在篝火边尽情舞蹈,将生活的艰辛暂时抛开。尽管为教会和上流社会所不屑,赛卡舞还是在当地克里奥尔人中流传开来,并被保留和传承下来。传统的赛卡舞由拉瓦纳手鼓、马拉瓦纳木沙盒和三角铁为基本的伴奏乐器,有节奏的鼓声、滑移的脚步和摇摆的臀部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快的节奏,舞者绕着篝火持续旋转,直到筋疲力尽为止。一批舞者停下后立即会有其他舞者替上,热情一直被保持至舞蹈到达高潮,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那如火的激情。历史在进步,赛卡舞也在发展变化着。如今的赛卡舞融合了现代的乐器,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但仍未失其传统的魅力。
当然,在毛里求斯,你可以感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里,你还能品尝味道奇异的热情果(passion fruit),集欧亚非菜式之大成的饭菜以及甘蔗酿造的朗姆酒:观赏世界上最大的睡莲――王莲,百年才开一次花的棕榈树;寻到有七种颜色的彩虹泥土;还可以做各种海上运动,潜海看珊瑚礁……在毛里求斯,当你静静感受时,用任何美好的词语来形容这感觉似乎都过于单薄。海的颜色,树的长影,鸟的欢唱,花的芳香,沙的质感,水的柔软……所有的一切都营造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或许,所谓“天堂”,也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