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调”题材研究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调”题材研究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主题”,必须明确各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它们的相关称谓规范化,“题材”研究是基础、中心与重点。研究“俗曲”的“题材”,应该以整体“俗曲”为考察对象,兼用“题材分类法”、“数量统计法”、“分析归纳法”与“典型例证法”等。用这种思路与方法指导“西调”的“题材”研究,能够推演出比较可靠的结论:“西调”“题材”以展现清代前期闺中思妇聚少离多、日思夜想的悲剧情生活为主体,以展现失意文人悠闲自在、纵情声色的荒谬性言谈举止为从体,以展现上层市民游园聚会、昼饮夜唱的享乐性世俗活动为补充。

关键词:音乐学;内容;主题;题材;俗曲;“西调”;艺术创作;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

本文讨论的似乎是一个老套陈旧的题目。因为,概括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我们从小学语文课上就开始习练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五四”以来,学术界研究文学作品,一直有人这样在做,确乎谈不上什么新意。但是,老套题目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去做?做起来、做出来没什么意思?一定构不成新的学术意义吗?那要看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如果解决了,还要看是假解决了还是真解决了,解决的前提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实证材料,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步骤解决的。

什么是“内容”?“内”是“内部”、“里面”,“容”是“承载”、“包含”、“容纳”。“内容”是事物内部的整体状态或概括性、根本性实质,是构成事物内在诸要素的总和。“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反映在作品中的客观现实生活及其显示的思想倾向,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已经文字化了的客观现实,分为“主题”与“题材”两个部分。

“主题”是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显示出来的思想核心,古代文论把它叫做“意”、“义”、“旨”、“题”、“理”、“志”、“主脑”。“主题”不是作品的主要“题材”,也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思”与“想”都是“思考”、“思索”,作为名词的“思想”,常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想法。文学作品的“思想”,包括作品“题材”流露出来的作者之主观意识与情感,也含有听众、读者、研究者对于“题材”之文字情感倾向或意义倾向的看法――主客观统一基础上之诸多主观性意念或观念。“中心思想”――作品“思想”的“主干”部分,貌似“思想内容”、“内容大意”、“核心思想”、“主旨”、“题旨”、“中心意思”、“思想意义”、“思想性”等。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概念按照字面意思做个梳理,“思想”、“思想内容”、“内容大意”则成了逐层包含之关系,且“内容大意”包括“中心思想”、“核心思想”、“主题”――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又名“主旨”、“题旨”、“中心意思”等。“思想意义”说的是“思想”之作用与影响,“思想性”指的是“思想”之性质,二者与前面诸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差甚远!这样说来,过去我们回答“中心内容”、“主要内容”、“内容大意”、“中心大意”、“题材主题”、“思想内容”等提问,是该回答“题材”呢?还是该回答“主题”呢?“思想内容”,自然是“思想”修饰“内容”,是该回答“内容”里的“主题”呢?还是该回答“主题”里的“内容”呢?“内容”与“主题”能够并列吗?“主题思想”,是该回答“思想”中的“主题”呢?还是既回答“思想”,又回答“主题”呢?艺术界都讲作家在“疾书”之前,常常反复选择“题材”,再三提炼“主题”,以便纲举目张地统领“题材”,得到正确集中、深刻新颖的“主题”。可是,千选万择出的“题材”与写入作品的“题材”都叫“题材”吗?前者恐怕是“材料”吧?作者从“材料”里提炼出来的“主题”与受众从“题材”里提炼出来的“主题”都叫“主题”吗?前者应该是“写作意图”吧?有时,文学作品复杂多样的“思想”纠缠在一起,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受众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如何让听众、读者、研究者直接回答某一文学作品的“主题”且取得共识,便成了一件难事。

类似“主题”的许多概念无论在理性上如何推敲,要寻找它的具体“内容”,只能从作品“题材”里来,即“主题”从“题材”中产生。“题材”分为广狭两意。广义“题材”,是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狭义“题材”,是构成文学“内容”之主要因素,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客观生活材料,是作品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相对完整的具体事物,是艺术家的主观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生活反复融合后的产物,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艺术作品一旦面世,就成了一些客观存在的材料了。“题材”与“素材”――作家在生活中积累的、留存于记忆和笔记中的、尚未经过选择、集中、提炼、虚构的原始生活材料有别,也与作者千挑万选后即将写入作品的“材料”有别。“抒情类作品题材”以创造意境为目标,注重片段生活景象的勾画。“叙事类作品题材”包含人物、事件、环境等,且事件由链接的情节构成,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部分。只有“题材”,才能使我们相对明确地看到作者在他的文学作品里主张、倡导、讴歌什么,抵制、反对、鞭挞什么,在哪些人、哪些事、哪些问题上思索、疑虑、迷惑、矛盾、徘徊、怅惘、伤叹、愤怒……

很多学人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主题”,总是以为这些概念与“中心内容”、“主要内容”、“内容大意”、“中心大意”、“中心意思”、“题材主题”、“思想内容”、“中心思想”、“思想核心”、“主旨”、“题旨”、“思想意义”、“思想性”等概念大同小异,故而不分彼此,随心乱用。其实,“内容”、“题材”、“主题”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诸多杂乱称谓应该统一,归入这三个概念。且“内容”囊括范围太广,“主题”要有许多支柱性依据,二者难以成为首选考察对象。理性公允地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应当从“题材”入手,考察过程着重围绕“题材”;因为“题材”是基础,“题材”分析清楚了,“内容”、“主题”自然会有清晰答案。

作品的“内容”、“题材”、“主题”等研究聚焦到“题材”之后,我们接着得讨论如何研究某类“俗曲”的“题材”。因为,“俗曲”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民歌”,尤其是“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吸收融汇了职业艺人、半职业艺人和一些文人们的创作精华,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带有乐器伴奏的以反应市井生活为主的“通俗歌曲”,这种相对固定化了的众多曲词以多渠道传播的方式风行于天下。研究一首“俗曲”的“题材”简单,研究一类“俗曲”的“题材”则难了。过去,学者们面对这个问题,总是觉得“俗曲”流传那么久远,流布那么广阔,数量那么庞大,歌者那么众多,唱的机率那么频繁、反映对象那么庞杂,谁能确切地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呢?到底哪些“题材”为主,哪些“题材”为辅,哪首“题材”典型,哪首“题材”不典型,委实是“老虎吃天,无法下口”,说不准、不好说甚至不能说。于是,研究者只能凭着似乎反映哪些生活的“俗曲”数量多,似乎反映哪些生活的“俗曲”数量少等大致印象,似乎反映哪些生活的哪首“俗曲”思想意义强,似乎反映哪些生活的哪首“俗曲”思想意义弱等模糊判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二三四地数说,论点或结论在先,以“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说明承接一下,中间举个自认为典型恰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的歌例,然后发些感慨,议论议论,过渡过渡,一段一段地往下“串”,末尾草草作结……这种不从整体实际材料出发、挂一漏万、未卜先知式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等于还没有分析归纳就得出了结论,能有什么意义呢?能说明问题并解决问题吗?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寻找这种“俗曲”的诸多“题材”成了关键。“俗曲”“题材”从哪里来?当然得从每首“俗曲”里来。一种“俗曲”有它大致的生命周期与传播范围,有它数量庞大的“家族群体”,因此,尽量搜集齐备这种“俗曲”之各种文本成了关键。一般来讲,搜集整理“俗曲”的工作前代后世都有人去做。一些“俗曲”爱好者会将留存于世之众多“俗曲”分门别类地辑录在册,成为一些“资料本”或“普及本”,当然,也有一部分“俗曲”当时没有收集起来,以后便彻底消亡了。“资料本”也罢,“普及本”也好,编录体例可能有优有劣,编录水平也可能参差不齐,但是,里面的本类“俗曲”都应该作为提取“题材”的依据,一首一首地列举出来,以数字统计出来。同一首“俗曲”重复收入了不同原始文献,正好说明了这首“俗曲”传唱地区广,传唱人数多,传唱频率高,典型性强,收编几率自然也高,应该根据几部文献收入的次数频率,一首按照几首计算。运用同一曲调、由格律相同的几个段落组成的篇幅较长的本类“俗曲”,或者由本类“俗曲”与其它“俗曲”组成的“联曲体”,同样说明了这些“俗曲”具有较强的艺术活力,深入人心,明显受到了歌者的亲睐与重视,有多少段落即按照几首计算,出现几次即按照几首计算,才是恰当的。不仅如此,出现在不同文献的一首“俗曲”、格律相同的多段落“俗曲”、本类“俗曲”与其它“俗曲”组成的“联曲体”,因为在本类“俗曲”里具有代表性,论证的时候,研究者应当优先考虑:把它们划在“歌例”范畴。

那么,面对如此众多的一类“俗曲”,“题材”分析又该如何着手?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呈递完成。上一阶段,是从上到下、由大到小、化整为零地逐级归类:阅读全部“俗曲”,把它们按照不同“题材”粗略归类,划入几个“母题”。之后,考察同一“母题”的“俗曲”,按照“母题”之内的“俗曲”“题材”再次划分类别,把它们归在几个“子题”里。依此类推,步步层递,“子题”包含的“俗曲”再次细划“题材”,从而产生“亚子题”,直至剖析到每首“俗曲”为止。而下一阶段呢?是从下到上、由小到大、聚沙成堆地逐级概括:分析每首“俗曲”“题材”,寻找大同小异、大致类似“题材”之“俗曲”,求取它们的“题材”共性与“题材”个性,丰富与充实“亚子题”内涵。一首“俗曲”之“题材”与另一首“俗曲”之“题材”差异略大,便应该归入另一个“亚子题”。两首“俗曲”或多首“俗曲”的题材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相异之处,也应该根据“题材”侧重点,把它们分别归入不同“亚子题”。之后,以许多“亚子题”充实、提炼“子题”,以许多“子题”充实、提炼“母题”。同时,计算每一个“亚子题”、“子题”、“母题”里含有几首“俗曲”,在同一层面的“亚子题”、“子题”、“母题”里所占百分比,以图标列出,最终揭示众多“俗曲”以那些“题材”为主体,那些“题材”为从体,那些“题材”为辅助,那些“题材”为补充。这样,反映主体“题材”、从体“题材”、辅助“题材”、补充“题材”的典型性“例歌”也能顺理成章地寻找出来,解剖这些“例歌”,能够起到以一当十、知微见著的作用。

这种“俗曲”题材的研究方法兼用了“题材分类法”、“数量统计法”、“分析归纳法”与“典型例证法”,同样适用于某种“民间歌谣”研究。虽然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繁琐复杂,研究结果仍然是概数,但是,搜集拥有的“俗曲”文本越是数量众多,分析归纳的环节步骤越是细微彻底,依据材料和论证过程越是能够经得起同行学者的推敲检验,水到渠成的结论就越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

以下,笔者运用这种综合研究方法,考察一种明清俗曲――“西调”的题材。

什么是“西调”?“西调”分为广狭两意。广意“西调”,是明清时期外地人对山陕乐曲唱调的一种泛称,包括“民歌”、“俗曲”、“曲艺”、“戏曲”四大类别。狭意“西调”,是清朝前半叶我国京畿地带广泛传唱的一种“俗曲”,是以山陕“民间小调”为基础,融汇了文人们的创作精华,主要由职业优童表演的、带有乐器伴奏的歌唱艺术形式。因为广义“西调”范围太大,揭示“题材”的任务不是一篇论文可以完成的。所以,本文着重考察狭义“西调”――常规意义的“西调”“题材”。这些“西调”被收录到乾隆初年京都无名氏编选的精钞本《西调百种》,乾隆四十五年京都柳淳敬编选的精钞本《西调黄鹂调集钞》,乾隆六十年京都颜自德辑录、王廷绍点订、集贤堂重刻本《霓裳续谱》,嘉庆三年九江榷运使戴全德的自刻本《浔阳诗词合稿》,嘉庆年间京都无名氏编选的钞本《时兴小曲钞》,道光年间京都无名氏编选的钞本《京都小曲钞》,1935年生活书店出版、郑振铎编选的《世界文库》。狭义“西调”共计296首,加上重复收入的“西调”数量和多段落组成的“西调”数量,总量应为539首。如果依照不同“题材”大致归类,它们可以归入四个“母题”。

(一)时人生活之曲

“时人生活之曲”,是指反映市井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类“西调”,存量最少,计有35首。其中,反映城郊恬淡、悠闲、安详、静谧的自然图景之“西调”两首,占了此类“母题”的5.71%。反映普通市民生活的“西调”4首,占了此类“母题”的11.43%。反映风俗节令王孙仕女倾城而动、昼饮夜唱之“西调”10首,占了此类“母题”的28.57%。里面,两首“西调”是“贺喜歌”与“贺寿歌”,8首“西调”歌唱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里市民的欢庆盛况。反映市井生活的“西调”19首,占了此类“母题”的54.29%。里面,15首“西调”歌唱春日众人踏青游园,3首“西调”歌唱冬日男女取暖赏雪,1首“西调”歌唱夏日佳人在水阁桥堤、名园琼楼聚会游戏。

歌例一:

乍长春昼,日暖寒食到。一处处莺歌燕舞,一村村柳密花娇。路映河桥,池边野岸桃含笑。见了些王孙公子,荡春情骢马逍遥。有几个玉美人儿,贪欢拾翠,相逗相招。雏蝶儿荡荡飘飘,踏青人身惹香尘,歌唇唱沉醉芳郊。叠归来时余情未尽,斜阳晚照。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

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歌例二:

春光明媚,梁上口卸泥,燕子归春回。杏花芳草游人醉,黄鹂枝上叫,青春再不回。风吹香馥馥,颤微微,百花放,蝴蝶飞,一对对形影相随。管弦处处催,又只见王孙公子,花边柳边喜孜孜畅饮金杯。叠魂飞梦飞,秋千院内佳人会。

――《霓裳续谱•卷三》

鉴此,本类“俗曲”展现了清代前期的市井众生像,重点褒扬与渲染王孙仕女、秀士优伶奢华享乐的城镇生活,透露出颓废没落、腐朽糜烂的世风。

(二)文人失意之曲

“文人失意之曲”,是指反映下层文人失意生活的一类“西调”,共计94首,近乎“市民生活之曲”的3倍。其中,歌唱“游子离家”的“子题”现存19首:5首“西调”歌唱仕子与亲人在衰草残香、疏雨咽泉的秋日惨切别离,14首“西调”歌唱孤馆仕子在清月冷夜的秋景秋声思念亲人,共占本类“母题”的20.21%。歌唱“闲散生活”的“子题”现存41首,占了本类“母题”的43.62%,主要反映诸多仕子在美景良宵里,有感于人生短暂、浮生若梦,故而认定宿命,看淡名利,冷眼世事,嘲笑上进,隐居林泉,农桑自给、观花赏梅、心叙良朋、弹琴赋诗、弈棋饮酒、轻舟垂钓、听歌讴曲般地打发时光,毫无牵挂地“羽化登仙”。

歌例三:

独步闲游,寻梅访玉,来到了芳草径。远观着那碧柳垂烟,一派都是李白桃红。掩映着画桥低,山清水秀,堆满苍苔,一似游。乱柳莺啼,紫竹柏叶,枯梅苍松。鹤行鹿走,一步步上朔亭。画阁映山山映阁,云没山岭,猿猴献果,观不尽野寺山峰。点点花香樵子行,胜似那蓬莱境界,自埋名倒也安宁。叠叹人生在世间光阴辗转,枉度流年,不如在深山隐姓。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

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表现“纵情声色”的“子题”同样存有34首,占了本类“母题”的36.17%,主要反映仕子们倚红偎翠,沉溺在灯红酒绿、歌舞百媚的场合寻求刺激,挥霍青春。这些“西调”的情景片段写的是韶春丽日,梳妆已就、千娇百媚的外出佳丽引得仕子魂魄欲飞,勾起他们的失望、回忆、焦急、惦念、惋惜、愁苦、伤叹、相思,于是,红男绿女在佳筵烛下肩手相并,春情满怀,等等。

歌例四:

拥红绫,笑看那佳人对菱花,把春山描画。掩酥胸巧挽乌云,弄金钗鬓边斜插。娇滴滴月貌花容,悄换睡鞋,轻移莲步把妆台下。举止温柔,慢掀帘栊,绕回廊,探香肩,折取杏花。红露中掩映娇姿,越显得粉脸桃腮,云鬓堆鸦。笑捻花枝,斜倚在窗纱。戏问芳卿昨夜晚的风情,笑而不答,叠则见她秋波慢转,燕语莺声把情郎低骂。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

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鉴此,本类“俗曲”在铺叙下层文人饮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时,重点展现他们悠闲自在、纵情声色的快意人生。

(三)思妇怀人之曲

“思妇怀人之曲”,是指反映闺中妇人思念情人之景况的一类“西调”,共计363首。其中,表现春季相思的115首,占了本类“母题”的31.68%,歌唱风和日丽、细雨霏霏、花开柳曳、莺啼燕鸣、蜂蝶纷飞、芳香弥漫的杏墙画桥,勾起闺人的满腔相思。

歌例五:

杏花天,鸟鸣春,人儿困倦。帘儿外,轻喘息,芳菲尽可怜。相思苦缠,等闲松了黄金钏。闷恹恹,梦魂儿飞不到巫山。花事儿递递,摧残粘竿。落红难辨路,青苔万点斑。一翻翻,一覆覆,飞来些燕子轻闲。强登楼,凭画槛,又则见夹岸杨柳绿,浮波鸳鸯眠。一条条,一番番,更惹些异地牵连。叠越显得孤零,意无聊,增了些心酸长叹。

――《西调百种•卷二》、《西调黄鹂调

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二》

表现秋季相思的147首:内含因思妇怀人而貌似单纯伤秋的6首,明确表现秋季相思的141首,共占本类“母题”的40.5%,歌唱金风秋雨、花残叶落、鹤唳雁鸣、秋霜寒露的凉日和月明星灿、蛩语砧声、沉鱼惊鸟、苍苔零落的冷夜愁妇思人的场景。

歌例六:

金风一起,百花都败,又到了时候。梧桐叶落,草木黄枯,雁过南楼。檐前铁马轻敲,听残玉漏,谯楼更鼓。离人难受,翻来覆去,困不来侵,思思想想,越想越愁。一阵阵寒风透体,鸳枕独自,红绫半闲,泪珠暗流。自从前春盼到今秋,恹恹瘦损了形容,粉脸上减去了风流。叠痴心再不休,等他来时泪痕止住,咬碎银牙将他咒。

――《西调百种•卷二》、《霓裳续谱•

卷二》、《时兴小曲钞》、《京都小曲钞》

表现冬夏相思的“西调”计为11首,占了本类“母题”的3.03%,歌唱冰雪弥漫的寒冬与万物萌长的热夏里离妇思人的场面。而没有明确季节标志的90首相思性“西调”,占了本类“母题”的24.79%,同样歌唱闺院冷落之佳人思念离人的惨痛心境与魔乱行为。

鉴此,本类“西调”工笔细描了闺中怨妇铭心刻骨地思念萧郎的无数场景片段,多以伤春恨秋、触景生情之形态出现。

(四)情人幽会之曲

“情人幽会之曲”,是指反映女子与情人幽会之情境的一类“西调”,数量较少,只有47首。反映“闺人赴会”的八首“西调”,占了本类“母题”的17.02%,歌唱佳人以“罗帕”与“哑谜”暗中密约、月黑风高之夜单身赴会、惊怕不已地等待情人的细微过程。反映“玉人疑来”的6首“西调”,占了本类“母题”的12.77%,歌唱女子在等待情人的时候,误将“帘响”“户响”当作“可意人来”,故而羞恼叹息的场面。反映“情人晤面”33首“西调”,占了本类“母题”的70.21%,歌唱春日春宵的荼蘼架下、书斋之内男欢女爱、卿卿我我的情景。

歌例七:

晚风前柳梢鸦定,天边月上,静悄悄帘控金钩,灯灭银缸。春眠拥绣床,麝兰香散芙蓉帐。猛听得脚步响到纱窗,不见萧郎。多管是耍人儿躲在回廊,启双扉欲骂轻狂,但见些风筛竹影,露坠花香。叠叹一声痴心妄想,添多少深闺魔障。

――《西调百种•卷一》、《西调黄鹂调

集钞•上卷》、《霓裳续谱•卷一》

歌例八:

绿窗迟迟红日上,佳人挽发在牙床。轻匀粉脸,淡扫蛾眉,越显出一番娇模样。启朱唇,叫情郎,你听卖花的声儿转过了东墙。郎君有意戏红妆,试问那昨夜晚的你自思量,叠羞得她秋波一转出罗帐。

――《霓裳续谱•卷二》

鉴此,本类“俗曲”主要歌唱幽僻之地闺秀与雅士暗夜的系列场景。

综合上述各个部分“西调”题材的分析归纳过程,如果我们把四大类型内每个“母题”的“西调”数量、所占总量百分比与具体“子题”之侧重点归类列表,实际情况如下图所示:

狭义“西调”的“题材”以展现清代前期闺中思妇聚少离多、日思夜想的悲剧情生活为主体,以展现失意文人悠闲自在、纵情声色的荒谬性言谈举止为从体,以展现上层市民游园聚会、昼饮夜唱的享乐性世俗活动为补充。

“西调”的“题材”研究过程至此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拙文的概念辨析、材料依托、例证选择、上下推演、前后关联想来应有许多弊端或谬误,尤其是从“量化”走向“质化”的思路与方法是否科学可行,笔者委实不敢断言,还得依托更多的同道诸君予以充分论证才是,依托更多的“俗曲”类、“歌谣”类研究予以不断印证才是。笔者之所以在这个命题里不揣浅陋而聊陈管窥之见,也是意在抛砖引玉。(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狭义“西调”还有一些“优伶拆编之曲”,一是演唱当时的戏曲唱段或戏曲情节,以《西厢记》为主;二是演唱改写过的古代文人诗词曲赋。其具体“题材”已经归入本表四类“母题”里。本表第一类“母题”与第三类“母题”含有部分“情歌”成分,第二类“母题”与第四类“母题”全为“情歌”。

参考文献:

[1]李雄飞.“西调”考[J].艺术百家,2008,(03):176-181.

On the Subject Matter Study of "Xidiao"

LI Xiong-fei, LIU Lan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22)

Abstract:When we study the "content", "subject matter" and "theme" of literary works, we must make clear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various definitions and standardize their relevant terminology, with "subject matter" as the basis, core and emphasis. The study of "vernacular songs" should regard the whole song as its object, employing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quantity statistics", "analytical induction", "typical exemplification", etc. Directing the "subject matter" study of "Xidiao" with such a method will acquire relatively reliable conclusion: the "subject matter" of "Xidiao" has the tragic love stories of young women missing their lovers as its main part, disappointed scholars' absurd behavior of leisure and sex as its subordinate part, and enjoyable vernacular activities of upper-class people traveling and having parties as its complement.

Key Words:musicology; content; theme; subject matter; vernacular song; "Xid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