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何我们要学习舌诊知识(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何我们要学习舌诊知识(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

罗大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医学者。曾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主编,后曾兼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特邀策划。2011年,罗大伦博士在中央电视台十套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了《大国医》系列。2013年3月,录制了《百家讲坛》第二个系列《名医是这样成名的》。

从今天开始,我会系统地与大家聊聊舌诊知识。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总结出了很多保护健康的方法,其中舌诊是大家一定要学的。我们中医诊断的时候,诊法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里边就有望舌。望,包括望面、望舌、望形态、望神、望气等等。比如“望面”,就包括了望患者脸上不同的部位,长了什么异常的东西?颜色如何?明暗如何等等,望出来的不同问题,代表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疾病,这些诊法很关键。在中医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擅长望诊。

望诊在四诊里边是排最前边的,是中医诊断里边最重要的内容,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这是因为古人把望、闻、问、切的境界分别对应成神、圣、工、巧,所以中医一旦掌握了这个望诊以后,诊病如神,那是非常高的境界。好的老中医看病非常快,短短两三分钟就把你的问题都说出来了,有时候就会想这个老中医号脉真的那么准吗?其实不只是号脉,你一进门的时候,老中医一看你的面色,你的形态等,就已经把你身体的状态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接着坐下来看看舌头,再切脉验证一下,然后再问几个问题,对于这个患者的诊断就出来了,这是经验。所以,望诊是中医诊断里面很重要的内容,是学习中医必须要掌握的。

过去的中医世家,望诊是传男不传女,慢慢地传承的人少了,有的甚至失传了,而且望诊又很难记录,因为写不清楚。《黄帝内经》里边望诊的内容现在基本没人会了。我曾经向我们的色诊大师王鸿谟先生请教过,他说这部分内容完全掌握的人不多了,他现在在讲色诊,但是要传授起来还是有难度,即使真正写下来也描述不清楚,因为很多颜色的明暗变化比较难以形容,大家看完了还是需要自己领会。

舌诊的来龙去脉

那么望诊里边什么最直观呢?就是舌诊。舌诊出现的年代比较晚,望诊是随着中医一起出现的,在《黄帝内经》里边望诊内容就很多了,包括望面色,望神态等等,但是舌诊的内容很少,《黄帝内经》里面对舌诊只有一些简单的描述,《伤寒杂病论》里描述也不多。舌诊是在金元时期才真正系统出现的。但是出现以后,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而是后来到了清代的时候,舌诊才跟温病学说一起发展起来的。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舌诊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原来,在金元时期出现过一本书,这本书是《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是中医舌诊的第一部专著。里面专门论述舌诊的内容,但是讲的相对简单,他把舌诊和患外感的伤寒病对应了,然后提出什么颜色的舌头代表什么阶段,外邪到六经的哪一经了,同时配图说明。当时画的图很有意思,用彩色画的,怕彩色失真,又标上了是什么颜色。这个作者是一位姓敖的医生,但是名字已经遗失。很多人以为敖姓是少数民族,其实不是,敖是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只是非常遗憾,这位了不起的医生名字没有流传下来。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的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觉得很奇怪,他问大夫说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说,不告诉他为什么。他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工作,他在书库翻书,找到一本旧书,就是《敖氏伤寒金镜录》,他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舌头的内容,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些大夫看的是这个书。薛立斋这个人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这个书给翻印出版了,就是按照原书的颜色,颜色怕失真也都给标上字,然后出版了,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于天下。

舌诊出现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舌诊。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

温病学说,是有别于伤寒理论的一个学说,伤寒理论认为外邪侵犯人体,以寒邪为主,这个学说在中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主流。而后世诞生的温病学说,则认为还有温热之邪侵犯人体,所以这个理论叫温病学说。从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的学说开始萌芽了。但是最初,温病思想的出现,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的时候,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瘟疫大规模流行。此时,医生们发现,按照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的方法治不行,医生发现此时患者多呈现热症,而过去的中医对此经验不足,此时急需新的理论的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关心瘟疫的问题。

《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像(包括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越明显,当时有个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还用温热的温,不是病字旁的瘟。吴又可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他认为,这些瘟疫热邪居多,需要鉴别,从他这里,把舌诊和瘟疫联系起来,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因为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了,那么吴又可他们说不一定都是受寒,还有受热邪的。那么什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呢?他们就发现,舌诊是最有力的证据。人受热邪,舌像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所以瘟疫专家就大力发展舌诊。然后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越来发展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然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内伤病看得也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的时候,舌诊基本成型了。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到现代建国以后,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为什么它会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等。经过分析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丝状,有食物残渣,有各种微生物等,当丝状充盈的时候,舌苔有什么变化等等,分析得越来越细。这样,我们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舌诊是非常灵敏的,它能更直观地反应我们身体的情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