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语文地方特色题大扫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语文地方特色题大扫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04年部分省市获得自主命题权以来,统一的高考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一纲(考试大纲)多卷(全国卷、各省市自主命题卷)”的格局开始形成,而呈现于各省市试卷中的地方特色也成了近几年高考试卷的最大亮点。分析归纳各省市高考语文地方特色题,也许能给我们今后的备考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2006年15套省市自主命题卷选材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家和作品

这是自主命题省市用以体现地方特色的热门题料。

1. 浙江卷 浙江是2004年获得自主命题的省市之一,作为一个文化大省,该省似乎把高考当作展示自身丰厚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舞台。2004年现代文大阅读选用了浙江籍著名作家刘长春写的《白鹤翔集的记忆》,2005年该省作家作品暂时被“叫停”,2006年则“卷土重来”――古文阅读材料选用了明代浙江宁海人方孝孺的寓言《蚊对》,文学常识考查题则干脆把一连串的浙江籍现代诗人及其代表作“串”在了第6题的正确选项C项中:“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其中,徐志摩是浙江海宁人,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戴望舒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2. 江西卷 2006年是江西获得自主命题权的第二个年头,在2005年的高考中,江西卷的古诗鉴赏题从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里选了一个不太有名的江西籍诗人吴涛的《绝句》作为题料,有意在自主命题的第一年避开江西众多著名诗人的众多著名诗篇。2006年则不再“避讳”,选用了宋代著名诗人、江西吉水县人杨万里的《三江小渡》;为进一步体现地方特色,古文阅读材料选用了清朝散文家、顺治进士、江西贵溪人郑日奎的名篇《醉书斋记》,该文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揭示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3. 湖南卷 在避了两年的“风头”之后,湖南卷终于“按捺不住”,2006年的古文阅读题选用了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此外,具有该省特色的题目在古诗文默写题中也有所体现,如2006年湖南卷第15题第(1)题:“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横线上为要求默写的语句)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无疑是湖南人的一大骄傲。

4. 广东卷 广东卷古诗鉴赏题所选的清朝诗人、广东省阳春人谭敬昭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之一》,也许是2006年该省考卷上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考题。谭敬昭与他同时代的广州人张维屏、香山黄培芳合称为“岭南三子”,该诗题中的“黄香石诸子”指的就是黄培芳等人。该诗呈现出了浓厚的岭南文化特征。

5. 其他省市卷 前两年的福建卷几乎未曾体现出该省地方特点的选材,2006年的现代文大阅读则选用了闽侯人梁遇春的作品《泪与笑》。2004年湖北卷采用该省作家骆文先生的散文《怀表,很老很老了》作为现代文阅读题料,2005年又用“拟写一则推介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的方式,引起考生对湖北地方特色的关注。2006年湖北卷的地方特色虽有所淡化,但在15题的默写题中有所体现――让考生默写苏轼《赤壁赋》中所描绘的该省著名景点――黄冈赤壁古战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壮美风光(默写“水光接天”和“凌万顷之茫然”两句)。四川卷也在第13题默写题第(2)题中要求填写李白《蜀道难》中的“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句,象征性地提了一下本省的名家名篇。

二、时事和热点

2006年一些省市还把本地的时事和热点纳入了相关的考点。

例如,在语言运用题这一块,福建卷第18题要求考生写欢迎词,山东卷第21题要求考生拟主题口号,北京卷第23题、24题要求考生写新闻评论和建议书,广东卷第21题的写图书推荐词等,试题在所给出的材料中,均结合当地时事热点,命制相关情境,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这些题目着重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角度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此类内容还出现在一些省市高考试卷的病句辨析题中。如山东卷第5题A项:“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创意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应改为“准备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辽宁卷第5题C项“‘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应改为“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其选材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内容均为家乡的时事与热点。

三、风土和风物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北京卷,2006年北京卷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北京的地方特色。除了前面提到的题目,其地方特色还鲜明地体现在北京卷的作文题上。跟前两年的命题作文不同,2006年北京卷的作文为话题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话题材料,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谈自己感受或看法的文章。

2006年北京市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首次将北京熟语列入考查范围,而事实也说明试卷的新变化和考试说明的新考点是相呼应的:例如,北京卷第2小题的字形辨析题中出现了四个北京地方特点的熟语,它们分别是“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班马的脑袋――头头是道”“耗子啃书本――咬文嚼字”和“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其中“曲”和“班”为故意设置的错别字)类似特点的熟语还出现在北京卷第22题:“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体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

除此之外,北京卷科技文阅读题的《天坛之美》也让人领略了这座世界建筑艺术珍品的意境之美,感悟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

打开北京卷,可以不用看试卷题目,我们就能判定它的“归属”和“产地”,因为其试卷本身就缀满了“北京的符号”。

除北京卷外,类似的内容在其他省市卷中也有所反映。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中国三大木刻年画之一,2006年江苏卷的小阅读材料选用的社科类文章《木版年画》就是一篇介绍这一民族传统工艺的作品,文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体现了江苏的地方特色;而第20题修改介绍中山陵的解说词则是一道时事热点和风土人情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查题。天津卷这方面的特色则出现在第4题病句辨析题的D项:“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主语“三岔河口”和宾语“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搭配不当)。

通过分析归纳自主命题省市考卷的选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试题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散见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阅读题和作文题,人物涉及到古代和现、当代,考查方式有字形辨识、病句辨析、诗文鉴赏、名句默写、语言表达和写作等;或者说,地方特色材料几乎出现在所有考点之中。

2. 考题结合地区风土人情,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又检验了考生对本地人文、地理了解的情况与掌握的程度,体现了自主命题省市的个性特色。不少题目设计灵活,实用性强。

3. 这种选材于本地,考查本地学生,又服务于本地的高考模式,符合各省市的教育特点,有利于发掘各地的教育资源,也必将给各省市今后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4年的《试卷评价》的“命题建议”中,一些省市就提出过高考试题要适当体现地方特色的建议,如:辽宁省的“不断深化语文卷地方特色内涵和风格……把试卷地方性内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湖北省的“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追求创新,逐步彰显地方特色”。从之后两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这些省市的建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高考命题是相互借鉴融合的,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建议也势必会影响到以后新增加的自主命题省市的命题,在今后的高考中,彰显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仍会成为各自主命题省市考卷中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