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蒋梦麟对蔡元培大学理念的“承”与“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蒋梦麟对蔡元培大学理念的“承”与“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蔡元培与蒋梦麟诸多大学理念一脉相承,蔡元培是教育新风的开创者,蒋梦麟是蔡元培教育理念的执行者。蒋梦麟的治校理念与治校方略,与蔡元培的理念成就与实践经验多有渊源。然,其中既有传承,也有转变。

关键词:蒋梦麟;蔡元培;大学理念

蔡元培和蒋梦麟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为教育开创新风,把积习严重的旧北大改造成为一流学府;蒋梦麟“谨守蔡校长余绪”,同时也批判性吸收,务实改革,为中兴北大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卓越功绩。

一、 蔡、蒋二人前后相继,开创奇迹

1. 蔡元培对北大的贡献。蔡元培抱着要整顿旧日积习和改革北大的决心,于1917年正式就任北大校长。而后大胆整顿旧学科,并不拘一格网罗英才,将各派人才云集于北大,当时的北大,真可谓师资阵容豪华,学术氛围活跃,呈现出包罗万象、百家争鸣之气象。同时,蔡元培提出“教授治校,民主办学”的主张。他的一系列改革理论与实践,使北大焕发出勃勃生机,蔡元培也盛名于世,被称为“北大之父”。

2. 蒋梦麟对北大的贡献。蒋梦麟是在北大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主持北大校务长达17年。蒋梦麟协助蔡元培完成了一系列改革,并在蔡元培“教授治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十六字”方针。蒋梦麟低调务实,是蔡元培理论的执行者和发扬者,在那些艰苦岁月里,北大能在历史的沉浮中渡过惊涛骇浪,继往开来,蒋梦麟功不可没。

二、蒋对蔡大学理念的“承”与“变”

1. “承”―― 蒋对蔡大学理念的倡导和维系

1) “学术至上,思想自由”的学术理念发扬。蔡元培奉行“学术至上”的原则,他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的根本宗旨即在于“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同时,在学术为上的基础上,蔡先生又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不论何种学派,只要有言之成理,皆可有其立足之地,任凭其自由发展,不能刻意抹杀。

蒋梦麟与蔡元培的学术理念一脉相承。他明确提出:“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事业。”学术的发达与否,是社会进化、国家兴亡的基础。这是他在继承蔡元培“学术至上”思想上提出的“学术救国”理论。同时,蒋梦麟也看中学术自由之风气,“思想不自由,智慧就不发达,头脑就不清楚”,“头脑不清楚,学术不发达,社会进步就没有根基。”他主张对思想、对学术应有“大度包容”的态度。

2) “网罗众家,不拘一格”的人才理念沿袭。一所大学的繁荣发展,靠学术的兴盛,而学术的兴盛发达,要靠有一批强大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因而,蔡元培和蒋梦麟都特别注重人才的引进。

蔡元培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人才理念,在教师的遴选上,他不问其他,只看是否为“纯粹之学问家”。 为此,蔡元培为北大网罗了一大批学术建树颇丰的新老学者,为各学派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各类人才的培养,大学学术的活跃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蒋梦麟也深喑蔡元培“人才引进”之道,在用人方面继承了蔡元培不拘一格的好传统。他持身中正,严格务实,辞退旧人,选聘新人,勉力将流失的教授请回来,而后又招揽大批留学生来校任教,蒋梦麟身体力行,“谨守蔡校长余绪”,使北大人才济济,日新月异。

2. “变”―― 蒋对蔡大学理念的变通与改进

1) 从“教授治校”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管理理念的转变。蔡元培主张“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治学方针,他倡导“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从而增强北大学术自由的氛围,给教授以更大的空间,调动教授的积极性,实行民主办学,民主管理。

相较于蔡元培提出的理想蓝图,蒋梦麟对当时特定社会环境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在践行蔡元培“教授治校”方针的背景上,提出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十六字”方针,并对学校的组织机构做出了调整。这缘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环境,不利于民主色彩极浓的“教授治校”管理体制的发展,为了不使“教授治校”这一管理理念“腹死胎中”,蒋梦麟不得不在蔡元培理论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变通。蒋梦麟的这十六字方针,明确了校长、教授、学生、职员的主要职责,不仅减少了外界对北大办学的影响,也仍旧保留了“教授治校”的空间,使蔡元培的民主治校理念在北大得以维系。

2)“注重效能”的执行理念的提出。蒋梦麟之于蔡元培的另一个“变通”点,就是蒋的“注重效能”观点的提出,并且他把这一观点充分应用于北大改革之中。蒋梦麟在与蔡元培的通信中指出:“我国中国人自办之学校,其最善者往往有学问精神而无效能机关,教会学堂有效能机关而无学问精神。……办国力大学之道无他,于学问精神外,加以效能组织。”蒋注重办学效能,这也是他主张“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原因之一,他主张治学与办事相分离,并且责权明晰,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在那个有着特殊政治背景的年代,在蒋梦麟治校期间,北大在“注重效能”理念下的指导下,整顿纪律,落到实处,排除了诸多阻碍,使北大得以中兴,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

三、 蒋对蔡大学理念得以承袭和产生变更的原因

1. 蒋梦麟对蔡元培理念得以承袭之原因分析:蒋梦麟是蔡元培大学理念的坚决实施和积极发扬者,蒋与蔡成为北大校史上前后相继、志同道合的伙伴,绝非偶然。

1)相同的教育背景。蔡元培早年由秀才、举人及进士。后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逐步由旧式士大夫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变。更是赴德国留学,数次辞职赴欧洲、北美考察学习;蒋梦麟早年考中秀才,又曾在南洋公学就读期间赴日本旅行,对日本的强迫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又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研究教育。可见,蔡、蒋二人有着非常相似的求学经历,都自小受中国文化教育,后又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其中,西方文化教育的濡染对二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理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2)两人的同乡、师生情谊。蔡元培与蒋梦麟结缘很早。蔡元培生于浙东山阴县,蒋梦麟生于余姚县,两县在清末均属绍兴府,故二人在地缘上属同乡。1898年至1899年,蒋梦麟就读于绍兴中西学堂,当时该学堂的监督正是蔡元培,二人从此培养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蒋梦麟后来投身教育界,得益于其师蔡元培的提挈;而蔡元培在辞去北大校长之际,力荐蒋梦麟,由此可见蔡元培对蒋梦麟的肯定与信赖。

2. 蒋梦麟对蔡元培理念变更之原因分析:

1)接受的西学文化差异。蔡元培在德国留学多年,深受德国高等教育精神的影响,他在北大的改革无疑是受了洪堡和柏林大学时代学者的影响的。而蒋梦麟受崇尚实用的美国文化熏陶,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这导致他后来在北大改革中对“效能,实用”思想有所偏重。

2) 个性的差异。蔡元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为大学制定的蓝图,他对与理想冲突的事实所做的各种抗争,包括多次离校,多次辞职,可以看出他对维护其教育理想而摆出的强硬态度。蒋梦麟则善于应付矛盾冲突,性格上比蔡元培多了一份折中,因而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为了教育理想的存续,立场会有适度妥协。

结语

蒋梦麟一方面对恩师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加以继承,积极发扬,另一方面又结合自身经历与理念,对蔡的思想加以转变,求索新路。正是有如蔡蒋两位校长对大学理念精华的接力,承袭;理念糟粕的摒弃,革变,我们的大学才能长存长新。(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2]蒋梦麟.北京大学开幕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57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247.

[4]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5]蔡磊.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教授治校”制度:困境与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