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水利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水利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排名没有进一百二十名,缺水状况堪忧。中国普片地方出现严重缺水现象,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个。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建设;供需矛盾;洪涝灾害;水力发电;大坝

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多,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很少。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是中国水资源的显著特点;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1 水资源的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我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中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中国实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2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在现今社会,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仅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3 水资源的开发

然而,自建国以来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1)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8.77亿亩,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

(2)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万多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3)水力发电,中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工农业生产,例如1981年,大连市工业产值损失6亿元就是缺水造成。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约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草场缺水。全国年平均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更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度不便,很多些城市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以至于有的缺水城市采取定时、定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全国27座主要城市中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严重危害人们生命。

4 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

4.1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严重,中国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长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特大洪水就有1062次,平均两年就会发生一次。黄河在2000多年中,平均3年就有两决口,百年就会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场大水就死亡93万人,全国在1931年的大洪水中丧生370万人。建国以后,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国家要想治国安邦就得把兴修水利、整治江河、防治水害实当成首要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

中国40多年来,建成各类水库8万多座,配套机电井263万眼,拥有6600多万千瓦的排灌机械。共整修江河堤防20余万千米,保护了5亿亩耕地,机电排灌面积4.6亿亩,除涝面积约2.9亿亩,改良盐碱地面积0.7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平方千米。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每年为了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用水5000亿立方米,解决了山区、牧区1.23亿人口和73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而且在防御洪涝灾害上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4.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1991年入夏以来,在中国的江苏、太湖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连降大雨或者暴雨,部分的地区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截止到8月1日,受害人口达到2.2亿人,伤亡5万余人,倒塌房屋291万间,损坏60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15亿亩,成灾面积1.9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5亿元。面对这次大面积的严重洪灾,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中国面临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防治对策。

4.3目前我国经济腾飞时期,为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中,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合理配置、防洪、满足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仍然需要建设大坝。但建设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认真地考证、研究、推迟,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中止或放弃新的水电开发方案。

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日益受到关注,“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岷江杨柳湖水利枢纽工程论证”等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受到社会的热切关注是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需要水利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评价工作主要基于影响预测评价,由于生态环境影响有长期和复杂的效应,目前我国对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基于概念性的评价,较少考虑工程实施后运行期内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退化,以及相应的恢复措施等,对生物及其生境的影响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