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一历史使命,需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管理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必须加快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教学目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什么是创新型人才

“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体现在人才身上,表现为人的一种特质和与众不同之处。创造性是相对于适应性而言的,适应性强调的是客观,主观要服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其带来的效应是稳定和保存现状;而创造性强调的是主观,以主观性突破客观现实的局限性,其带来的效应是发展。

二、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

1、传统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制度缺陷,导致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基本上是顺应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学方式及应试教育,把学生捆在课本上,围着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不完善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造成综合教育的削弱,创新教育的忽视,实践观念的淡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科学与人文分离,动手实践能力差,个性发展受到忽视,最终阻碍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课程结构不当。

3、陈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以及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质量。在普通高校的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自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比较突出。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

1、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前提,大学生创新教育需要以下几种观念。

要树立师生和谐平等的民主教学观念。民主 、自由、和谐的精神环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双向、合作的人与人的关系。

2、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既要新又要实用。一要精简课程内容,应突出加强基础,提高知识的质量;二要扩充教学信息量,让学生了解前沿,扩大学生眼界,将一个丰富的、开放的、非平衡态的、富有时代感的知识世界展现给学生。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首先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脱离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不具有任何意义。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范围,更需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加深认识,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再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时空范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知识学习融入娱乐形式中,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偷快,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把各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以及各个教学部门有机地、能动地组织起来形成培养人的有效系统的纽带。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调动人在管理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和促进人对管理决策活动的重视和决策方法的改进,从而使整个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最终的组合和运行。过去整齐划一、统得太死的教学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进行创新。

首先,教学管理要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为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在教学模式上,把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突出课程板块,通过板块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每个板块只规定学分,而不限定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要刚性和柔性、弹性相结合。在培养目标、学科要求、学生素质等方面,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性、规范化,避免无序的、无目的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以优化人才培养为目的,强调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主要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处理好传授知识、发挥能力与提高素质的关系,把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其次,强化教师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高等学校的教师是高校的教育者,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教师的培养上,要从教师的自身素质上加强管理,重塑师德正师风,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教师要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要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以模范行为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必须高度自律,即使细微之处也应该表现出园丁的风范。教师要教育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热情鼓励学生超越教师。最为重要的还是在教改实践过程中去学习、探索、领悟和体验时代的特点对人才的要求。

最后,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的科研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组织氛围来保证。高校应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充实到教研第一线上去,要创造尽可能宽松的科研环境,创造尽可能好的科研条件。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只有在我们的政策使教师感到搞科研值得、有吸引力、有奔头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出现科研、教学并进的高潮,才能使科研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才能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洪英.谈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探索,2000,(3).

[2]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28.

[3]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3,(3):32.

作者简介:

牛H(1978--),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任春娇(1982--),吉林农安人,硕士,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