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梳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梳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认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直观,全面理解题意;梳理归类,完善思维结构;引导探索,锤炼逻辑思维,包括精心设计例题;由旧到新、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比较剖析,自己探索解题方法;有目的地组织演示,使学生自己发现解题关键;逻辑推理,分析综合、开拓解题思路;及时对比,克服定势干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40-0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解决问题是由情节与数量关系综合而成的。数量关系寓于情节之中,解答问题必须透过情节的理解才能把握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题目结构变复杂,学生解答正确率也随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对解决问题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足,重知识轻能力,重类型轻思路,重结果轻过程,进入中高年级问题便明显暴露出来。(2)没有从小学生认识结构的发展规律出发,合理地使用教材,改进教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就如何从错误成因入手,改善解决学问题的教学方法,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直观、全面地理解题意

解决问题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儿童对题意的理解,理解题意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然而有的学生一读而过,一做就错。这是因为读题缺乏“认真”二字,只读不想。复杂的问题要多读几遍,初读了解梗概、复读初析细节、再读将各部分构成完整的印象。这样准确地把握已知条件之间和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理解题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直观展示。(1)演示。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实物),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和恰当的动作,动静结合,由动到静,逐步提高儿童观察能力,从而理解题意。(2)实际操作。根据题意,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能引起学生兴趣。(3)图解。图解比实物演示更抽象,一般适宜中、高年级学生,借助线段图、规则图形将待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直观、清晰地提示出来。这是学生审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如相遇行程问题,若能正确的画出两个物体从不同地点同时相向而行的线段图,学生就能清楚地把握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三者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梳理归类,完善思维结构

解决问题与其他事物一样,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多端,但也有其共同性和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质的归定性把它们归入相应的类别”。

过去习惯把简单解决问题分为十类,不仅要求弄懂记牢,还要准确地再现。有的教师还编了一些即时奏效的顺口溜,如“求几倍数,知一倍数用乘法;求一倍数,知几倍数,用除法”,这样知识越学越死。

十类简单解决问题无非是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应用,只要弄懂和、差、倍这几种基本数量关系,就抓住了基础,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以后两步……一直到多步,也就是它们的各种组合扩大和发展。教学时,要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弄清解决问题的内在联系,随时整理归类,学生学习就会富有成效。如把乘法两种解决问题(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统一起来,把求“相差多少”、“比多”、“比少”三类题归纳成“比较两数相差关系”;把求“几倍”、“几倍是多少”、“几分之一是多少”归纳“比较两数倍数关系”。然后再进行“相差关系”与“倍数关系”的综合练习。这样,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刻,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加强了学生思维结构的完整性。

三 引导探索,锤炼逻辑思维

要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解题的思路,关键在引导学生准确地寻找出“中间问题”。探索“中间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分析法、综合法、直观图示法、替代法、假设法等,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思维方法,需要得法的“引导”。

第一,精心设计例题;由旧到新、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比较剖析,自己探索解题方法。

例:(1)学校二月份用水80吨,三月份用水量是二月份用水量的4/5。三月份用水多少吨?(2)学校二月份用水80吨,三月份用水量比二月份节约1/5。三月份用水多少吨?

比一比题(2)与题(1)有什么不同?怎样解答?

第二,有目的地组织演示,使学生自己发现解题关键。

例:小丽有9粒珠子,小华有15粒珠子。平均每人有几粒珠子?

求平均数这类简单的统计问题包含着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三个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可以运用实物操作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关健。教学时,教师让同桌两名学生为一组进行实物演示。一个有9粒珠子,另一个有15粒珠子,进行调整两人分得同样多粒珠子。学生依靠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答案,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矛盾所在,从而掌握了解“求平均数问题的规律”。学生会得出如下两种解法:(1)(15+9)÷2=12(粒);(2)(15-9)÷2+9=12(粒)。

第三,逻辑推理,分析综合、开拓解题思路。

分析法:执果索因,从问题出发直溯到已知条件,如“两堆煤,甲堆煤有6吨,比乙堆多2吨。两堆煤一共多少吨?”

教学时,教师可提问:“要求两堆煤一共多少吨,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求乙堆煤多少吨,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题中具备了没有?”从而使学生明白要先求乙堆煤多少吨?(6-2=4)。再求两堆煤一共多少吨?(4+6=10)

综合法:由因导果,从条件出发,推出所求问题。

抓关键词句设问:当分析法与综合法不适宜时,应统观全题,抓关键词句设问。

替代法:如“学校买来6本故事书和8本科技书,一共付出53.40元,每本故事书比每本科技书贵0.70元,每本科技书多少元?”

假如6本故事书改为6本科技书,那么(6+8)=14本的科技书总价应为:53.40-0.70×6。

假设法:对某些较难的或逆向题可以将未知数设为x,列方程解。

此外,还要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一题多解,由解决问题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四 及时对比,克服定势干扰

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具体性、表面性,他们对于逆向问题的解答普遍感到困难,当解决问题叙述顺序与生活习惯顺序不一致时(运走——还剩——原有)或个别关键词句与计算间的某种习惯联系(一共——加,少——减)遭到破坏时,原有定势便产生严重干扰,只按照自己头脑中原有的模式理解题意,就造成错误。如小军有55朵红花,比小明少15朵。小明有红花多少朵?学生误列式55-15。又如:晓莉有60本连环画,比冬梅的连环画多5本。冬梅有连环画多少本?学生也会误列式60+5。

正确地运用对比,可以克服定势干扰,促进思维的逆转,对解决问题来说,就是某一种联系(顺向题)还十分巩固的情况下,出现逆向题,并反复进行比较,逐步促使分化,如教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紧接着数学分数除法应用于题材。注意了顺逆问题的及时对比,表面看来增加了难度,但越比越明,泛化现象越少,而且思维越来越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对比有两种方式:(1)顺序对比(两类题按时间顺序先后出现,然后对比)。(2)交错对比(两类题同时出现,逐个对比),引导儿童自己认真观察,认识各种解决问题的本质特性而不被非本质的现象迷惑。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第二学段(4~6年级):(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5)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6)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教师只要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霞.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2]林淑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浅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