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小学英语新课标中的“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小学英语新课标中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浅析了新课程标准中为教师所关注的概念“培养和激发兴趣”的深层内涵,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动态持久的评价体系和教学手段正确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激发和培养兴趣;大英语观;维持兴趣的持久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中这样阐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很多教师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第一位的。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无非就是让孩子多接触英语,培养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快乐地学就行了。教师所要做的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参与进来。

表面看,这种理解相当正确,也相当到位。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的向导、学习的动力。但是深层次想,这只是理解了目标中有关兴趣的表层含义,是一般的、浅显的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说:学生的在校学习主要是“学会如何学习”,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这一段就对《目标》中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该树立一种“大英语”观,教师更应将《目标》中的“激发和培养”理解为“维持兴趣的持久。”

众所周知,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是兴趣的持久力却不长,而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好动,爱说话。他可能这节课喜欢上英语,某个年级因为某个老师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能整个小学阶段都不喜欢,认为自己不是学语言的材料,或者,学习的方法简单,死板,不会学习。因此,当教师的,努力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过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解决兴趣的持久、连贯性的问题,教给学生怎么学习语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如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呢?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形成性评价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教学中分小组展开竞赛,引入竞争,培养合作意识和挑战意识。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组内的成绩,会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如果有人不注意违反了纪律,别的同学也会提醒他。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通过互相监督,使学生们保持了学习兴趣。

二、课堂评价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仅要运用丰富的体态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鼓励学生自评,互评。面对面的鼓励与评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们主动的公正的评价自己和别人。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的兴趣保持长久。当然,这里还要注意一点,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性,比如可以按日常的表现量化管理,十分换一个小星,十个小星换一张奖状,持久的动态管理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保持一节课是容易的,实际上,学习兴趣的持久性保持下来是很难的,尤其是随着高年级教材难度的加大,这种情况尤为重要。因此,想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最重要的还是要保障他们能真正地积累知识,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各种资料,做任何和英语有关的事情,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同时加深了对英语文化的认识,从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保持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学中还要有各种课外的延伸,比如鼓励学生学唱流行歌曲,看英汉对照的读物,参加各类英语大赛,这都是延展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好途径。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学会自主地学习,才能维持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