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0.引言
目前,老龄化问题日益成为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头疼的问题。由于我国在 20 世纪80 年代针对人口问题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人口基数大的我国逐渐突出,我国也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企业年金计划作为国有企业或大型集团公司的一项人才激励计划被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所青睐,被看做是一项“软福利”的象征。第一、对政府而言,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政府养老保险支付负担,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对企业而言,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对个人而言,退休之后的收入更加有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第四、对金融机构而言,更多的投资项目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为了顺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应对老龄化危机,解决养老金负担日益加重等问题,西方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养老保障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原有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调动企业和劳动者参加的积极性,建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多支柱社会保险体系。随着国家对养老金领域改革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养老金市场逐步壮大。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产物,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与国际惯例不符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探索。
1.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企业年金的发展一直持鼓励的态度,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得到了肯定。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从第一次明确提到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到现在不过短短二十年的历史,还处于发展非常缓慢的起步阶段。无论从企业年金的规模、覆盖面,还是企业年金的资本运作、收益率等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1.1企业年金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距
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企业年金的发展也呈现了发达地区快于落后地区,沿海地区快于内地,东部省份快于中西部地区的特点。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1.2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收益率较低
企业年金的替代率是指职工退休后企业年金的收入与工资收入的比率,表示退休职工的年金收入替代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目前,学者公认的一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三支柱”的替代率比较合理的比例是基本养老保险 40%,企业年金 30%,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10%。在OECD 国家,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一般为20%至30%,而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仅为5%。
2.企业年金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年金财务筹资模式下会计核算。
2.1企业年金财务运行机制的两种类型
从待遇给付角度看,企业年金财务机制存在着两种类型:
(1)确定收益型(DB 型)。
DB 模式是根据雇员的工作收入和服务年限等来确定雇员离职后福利的实际水平的,雇员离职后福利由主体预先承诺福利计划,资产相关的风险完全由主体承担,若职工退休后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应发放的职工退休后资产数额,会计主体必须负责提存足够的资金以供发放;如果雇员离职后福利计划已清偿完毕雇员离职后福利计划资产仍有盈余,这部分盈余属于年金计划主体。
确定收益型企业年金计划是企业年金发起人和资金管理人承诺在计划参与者或受益人退休之后每月或每年能领到确定金额的资金,计划参与者或受益人退休之后每月或每年领取的金额是事先计划参与者或受益人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时与计划发起人或管理人约定好的。确定收益型企业年金计划在计划参与者或受益人退休后领取的金额数是预先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再加上一些调整因素,比如说职工服务年限、工资水平、预计收益率、通货膨胀率等因素,综合之后计算出来的。
(2)确定缴费型(DC 计划)。
确定缴费型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如下雇员福利计划:确定缴费型计划的过程是这样的,职工预先按职工收入一定比例缴入一个职工个人所建账户中,这个账户的资产完全依靠职工个人积累所产生的,账户中资金另外一部分由职工所在企业缴纳的。到退休时,这个账户中的资产是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职工个人和企业收益缴纳的费用,一部分是由这些本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职工个人账户资金多少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例如缴费期限的长短,退休年龄的大小、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本金投资运作、投资收益的多少等等。在 DC计划中,个人账户纳款的义务,并不是负责个人账户的投资运营,所以企业不负责个人账户的投资风险。
2.2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
(1)企业年金计划的会计核算。
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会计核算比较简单,企业每期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企业年金,职工的企业年金计划的个人账户资金不断积累,到退休后就可以领取。而在会计核算方面是以企业为会计核算主体,企业年金的账务处理类似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2)企业年金计划会计信息的披露。
为向报表使用者提供较完整的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会计信息,IAS19 规定,财务报告中应披露以下内容:每项计划的一般性说明,包括涉及的职工情况;本期确认的企业年金费用;与企业年金有关的,且影响与前期可比性的其他重要事件。IAS24 要求主体披露为关键管理人员的设定提存计划的提存金信息[7]。
对于确定收益型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年金的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应披露的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中有关企业年金资产和负债分别列示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中的“预付养老金费用”和“应付养老金费用”项下。“养老金费用”列示于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项下。报表附注中应该披露的内容包括职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情况、企业年金计划类型、筹资方式、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构成情况等重大事项及其影响;说明企业年金计划养老金费用计算方法、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等。
3.完善企业年金会计的建议
3.1优化年金治理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
我国目前已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企业年金作为第二大支柱却是三支柱的短板,目前仍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可以说企业年金计划仅是担当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年金市场仍有待开发。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势在必行,而企业年金制度治理结构则是其担当重要角色的关键点,企业年金制度治理应该是阳光、透明、严密的,年金业务的开展应向专业化、捆绑式发展,从而激发专业机构开展年金业务的动力,同时在税收上对企业予以优惠,提高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同时,健全企业年金风险控制,提高企业年金管理水平。
3.2明确年金业务处理方式,协调两种计划方式的发展
对企业年金费用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与核算是企业年金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企业年金会计处理有两种方式,即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企业应结合实际对其进行考虑。一般设定提存计划的实施较容易,会计处理也比较简单,企业为每个员工建立个人账户,企业只需按预定确定的金额或比例缴纳,劳动力流动的阻碍较小,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企业年金风险由职工个人承担。而对于设定受益计划,企业的给付义务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并且年金风险都由企业承担,在该模式下,年金会计核算工作相对复杂,一般适用于大型的、经济实力较强或条件成熟的企业。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年金会计处理方式,实现两种计划模式的协调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年金对于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促进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改善和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吸收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逐渐被政府、企业和职工所认可和重视。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其补充作用在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
(2)政府应该把企业年金的发展作为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年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亚平.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2011(4):21-22.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2008.12:06-16.
[3]杨老金.企业年金的定义.中国养老金网,2010-05-05.
[4]张楠.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2011:123-124.
[5]董培璐.我国企业年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2011(10):17-18.
[6]殷俊.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研究[M].武汉大学,2011:5-6.
[7]朱康萍.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制定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3):14-15.
[8]郭琳.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03-204.
[9]庞春飞.对企业年金及其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和探讨[J].中国外资,2011(23):183-184.
[10]朱淼.试析企业年金会计问题[J].北京金泰集团有限公司,201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