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舍弗勒:保持世界一流的两个公开秘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舍弗勒:保持世界一流的两个公开秘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称之为公开秘密,是因为说出来无人不知,但之所以还是秘密,是因为要想真正做到,实在殊为不易!

“也就是说所有与轴承相关的工业应用领域,我们都可以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说这句话的不是某个世界500强公司的CEO,而是德国企业舍弗勒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展展台上一名普通的产品介绍员。这个身材高大的德国小伙随即用右手指向展台中央一块巨大的电子触摸显示屏――这是一个由桥梁、造纸厂、机床厂、船舶、铁路、矿山、飞机、写字楼、医院、风电厂、太阳能发电、工程机械、摩托车、轿车等等汇集而成的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示意图,随意点击其中任何一个部分,便会立即弹出一段立体的演示图像,提醒参观者该部分中都有哪些舍弗勒的轴承产品应用其上。

但,事实上,这些还仅仅只是不到二分之一的舍弗勒产品。其剩下的那一大半,很可能正停在你家楼下或者后院――无论你开的是德国品牌的汽车,还是北美或日本车,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就有舍弗勒提供的应用在诸如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底盘系统的各种汽车零部件产品。

以生产各类工业轴承和汽车零部件及系统而享誉全球的舍弗勒集团是一家德国家族企业,其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第二大城市纽伦堡市西北角一个名叫赫尔佐根奥拉赫的小镇。这个仅仅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名字听上去虽然拗口,但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经济领域的一颗耀眼珍珠――阿迪达斯、彪马、舍弗勒三家世界级企业的总部均位于此。阿迪达斯和彪马人尽皆知,过去30年,两者将其专卖店开进中国几乎每一家大型商场,而很多人并不十分熟悉的舍弗勒,则已经在中国拥有了一个研发中心、6个生产基地,并雇员7000人。实际上早在2011年,舍弗勒在华的销售收入就跨越百亿元大关,发展速度可谓飞快。

作为“德国制造”和“世界一流”的典型代表,舍弗勒携旗下INA、LuK、FAG三大品牌在其所处的工业轴承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均堪称绝对的领导者,其也因此一直被不少中国企业认定为追赶和学习的标杆。那么,舍弗勒到底是如何持续保持世界一流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接触过舍弗勒的人会立马告诉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家企业可以保证其在全球各地数十家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绝对一致,而且都稳定可靠、性能优越,同时这家企业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光是专利申请每年就有超过1600项。

这绝对是精彩的回答,但问题是,对于上述这两点“答案本身”,舍弗勒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全球各个工厂产品质量一致

一个颇为有意思的事实是,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的舍弗勒太仓五厂虽然尚在基建阶段,但德国总部却已经十分确定该工厂的内部结构和所有细节布局,说的更直白一些,虽然是一家工厂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地的全球化公司,但舍弗勒的各个工厂却始终保持惊人的一致。比如,那些去过舍弗勒位于赫尔佐根奥拉赫总部INA工厂的中国员工都会惊奇的发现,远在德国总部的工厂除了标示语为德文、工作的工人大都为德国人外,其余所有的一切,从设备摆放、生产线布置和整体布局,甚至声音和气味,都与舍弗勒在太仓的工厂几乎一摸一样。

之所以如此,舍弗勒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兼工业总裁罗伯特?舒兰先生给出的解释是:“舍弗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对工厂生产系统的管理,也就是在保证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实现最优产品质量并且使之绝对保持稳定,这其中就涉及对各方面知识的长期累积和研究、探索,而最终会形成一个最优的生产系统,然后以此来统一我们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的生产制造”。

很显然,这种相同的生产系统为舍弗勒提供了“全球各地产品质量绝对保持一致”的硬件平台,对于这一点的最好体现就是舍弗勒工厂的硬件设备。以中国太仓的舍弗勒工厂为例,工厂里设备排列极为密集,大型的精密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产体系,用太仓工厂一位经理段凯的话来说:“太仓工厂初期从设计布局、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到最终生产线成型,全都是来自德国总部的工程师亲手一步步完成,做的缓慢而细致,这使得这里的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和德国总部完全相同。甚至即便竞争对手完全知道了我们工厂的布局,也不可能模仿,因为一些细节的设计和布局,是经过数十年经验累积后反复探索出的结果,真正要完全的理解和掌握,几乎不可能”。

当然,如果说生产系统是硬件平台的话,那么舍弗勒的“零缺陷”质量理念则是名副其实的软实力,而这实际上是对工厂里负责操控和管理机器的人的规范。舍弗勒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投身质量管理,零缺陷理念贯彻到每个工种、每个工位、每道流程和每个员工。在工业产品领域,舍弗勒有超过22万种产品,有关的产品信息手册,厚达1000多页。舍弗勒INA总部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舍弗勒工业所有技术人员都必须要熟悉的手册,基本上囊括了舍弗勒工业出品的所有产品,包括名称、尺寸、技术指标、用途等等,都有详细说明。(当然,这与德国人严谨、刻板的性格关系极大。)

与此同时,虽然舍弗勒提供的是最终的轴承和汽车零部件产品、系统,但在更上游的工业领域,比如冷成型、锻造、金属切削和装配等,舍弗勒也是名副其实的领导者。用舍弗勒集团工业OEM副总裁赫尔穆特?特拉福先生的话说,“要保持产品质量的最优,除了选择最佳的供应商外,企业必须首先把自己可以控制到的制造环节做到最好。”

在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展上,舍弗勒集团首席执行官约根?M?盖辛格博士告诉媒体,2012年舍弗勒得以在全球经济疲软之际依旧以13%的利润率取得超过111亿欧元销售收入,首当其冲的原因即是:全球一流的产品质量与生产制造能力。

而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是哪些因素使然,舍弗勒竟得以年均高达1600项的专利申请量,在创新方面持续引领?

工程师文化:创新的源泉

赵健博士是中国人,但已经在德国工作14年,是舍弗勒INA总部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提到舍弗勒在创新方面的领先,他指了指舍弗勒从创立之初的简单产品到时至今日各类高精密产品的画板,轻轻地讲道:“创新是个慢功夫,首先是创新土壤和环境,而不仅仅是投入了多少资金。”在他看来,舍弗勒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最大优势,或者说最重要的地方并不是每年持续投入的巨额资金(事实上舍弗勒集团每年有超过5%的销售额用于技术研发),相反,他谈到了“创新土壤”这样一个概念,在他看来,这是舍弗勒持续创新的根本源泉。而一旦说到创新土壤,我们就不得不提舍弗勒的“工程师文化”。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秉持和推崇的文化,但和国内很多喜欢将创新这一空泛概念作为企业文化不同,舍弗勒的工程师文化,其核心和实质在于尊重知识并且鼓励研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整个舍弗勒中,负责技术开发的工程师们最受人尊敬。赵健博士谈到自己的经历:“舍弗勒不仅在整体企业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工程师,而且公司整个的环境、氛围,都比较喜欢钻研和创新的工程师们去追求去发挥,从而实现个人理想,因此我本人是相当认可和喜欢舍弗勒的工作环境。”

今年4月9日,舍弗勒继位于上海安亭、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的大中华区总部及研发中心一期后,开始建造二期工程。该中心不但参与舍弗勒所有汽车和工业方面的技术研发,也同时为本地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据说,曾有一家中国媒体记者在参观完该中心后惊奇的发现,在这里几乎每走五步就会碰到一个博士或硕士――研发中心整体学历之高,在大部分企业中实属罕见,但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舍弗勒工程师文化的基础。当然,文化的形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舍弗勒无疑秉持了德国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传统。目前在全球,舍弗勒有约6000名研发人员和遍及各大洲的40个研发机构,持续不断的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测试。

根据德国专利和商标局统计,2012年舍弗勒全集团申请的专利有1854项,公司在德国施韦因富特的大型风电轴承试验系统更被评定为德国15个联邦创新地标之一。截止2012年底,舍弗勒拥有18500项有效专利,并且每年均拥有超过1600项专利申请,从而成为德国最具创新性的4家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