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农业大学:构建新型科教服务体系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农业大学:构建新型科教服务体系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任务。长期以来,河南农业大学在“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集合学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宗旨,以构建区域科教创新体系为抓手,以培植地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构建校地(企)合作新模式,畅通高等农业院校资源向基层延伸的渠道,实现了推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与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的“双赢”局面。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第一产粮大省、第一粮食加工转化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高等学府,也是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惟一一所农业大学,有着服务“三农”的悠久历史,为河南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构建“三个体系”、创新“一种合作模式”、完善“两套保障机制”。“三个体系”是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人才三级培养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一种合作模式”是指建立新型的校地(企)合作模式,“两套保障机制”是构建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科技推广员的行政保障机制和校内保障机制。

构建“三个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与学校研究平台、与地方或企业合作建立的研究分中心等为依托,认真做好科技“顶天立地”工作。学校研究平台主要完成现代农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任务,以源头创新为主;校地(企)合作研究分中心主要完成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中试、熟化与示范,承担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的任务。

为了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学校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与科研平台,一方面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国家级重点学科与研究平台,吸引培养汇聚一流的农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农业科技“顶天”的良好环境。一是学校大力加强了高层次研究平台建设,近年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等重点研究平台相继落户河南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共建有、5个省部级实验室、研究中心或基地;二是设立了校内“科技创新基金”,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引导鼓励教师进行科技创新,近3年来,学校在一级学报和统源期刊等刊物发表的高水平论文、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数量每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今年学校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在同类高校中成绩突出;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强校战略”,学校资助引导申请专利,促进科技自主创新,2006年学校申报专利18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45件,是全省当年专利申报最多的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连续主持承担的“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筛选、鉴定了36个优良新品种,集成组装了7套高效集成技术,创造了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和夏玉米平均亩产1006.85公斤的超高产纪录。为2006年、2007年河南粮食总产连续突破1000亿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河南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长并突破1000亿斤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戴景瑞院士参加浚县玉米实打验收时,评价浚县玉米“创造了15亩连片夏玉米高产的世界纪录”。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给予“粮丰工程”高度评价。该项目受到了国家和省内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尹钧教授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成熟小麦遇连阴雨天发芽这一世界性灾害的技术难题,培育出了抗穗发芽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实现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该项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陈伟程教授针对我国玉米生产和育种上长期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品种老化、类型单一,种子质量低劣,综合抗性差等突出问题而开展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选育与雄性不育利用及产业化”研究,推动了我国种子行业的变革,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河南农业生产实际,加快成果转化。学校以学校大学科技园(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农业分园)、校地共建研究区域分中心(试验站)、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重点实施承担的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技扶贫项目、科普传播工程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将学校的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第一线。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承担以上项目达200余项,有近千名教师和科技人员在农业基层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有力推动了河南农业新技术应用和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学校近三年通过与企业合作转让一批兽药疫苗、小麦、玉米品种,转让收入1800多万元。如,豫玉22玉米新品种授权3家种子企业推广,推广区域涵盖了我国22个省区,适播面积约1亿亩,是当前中国第二、黄淮海夏播区第一大玉米推广种,占河南省玉米面积1/3。学校获得品种有偿使用费累计达523万元,三家企业获直接经济效益5.56亿元。

构建三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为充分发挥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和辐射放大效应,结合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农业人才的需要,着力构筑三级人才培养阵地,由校本部向下延伸,逐级放大,覆盖面越来越宽,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补充的良好格局。

一是以校本部为核心阵地,培养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学校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本着适应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学科复合交叉发展、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原则,于2005年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学科等新专业建设,设置了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等。强化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融合,形成了烟草、农业机械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农工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同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先后4次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调整培养方案。在刚刚召开的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学校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作了典型发言并受到了周济部长的充分肯定。

二是以地方教育资源为辅助阵地,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在省农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填补了河南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为社会输送农业人才50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依托中等农业学校或职业中专,在全省建立了12个继续

教育站点,每年招收各种层次的成人教育学生约2500人。仅在方城县,河南农业大学通过举办实用人才专科班、村干大专函授班等形式,为方城县培养大专学历基层带头人257人。同时做为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和河南涉农单位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学校为社会培训了不少优秀人才。

三是以田间地头为阵地,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围绕地方农业生产的特色及农业生产技术季节性需求,一方面学校组织“三士”下乡活动(即博士、硕士、学士随专家教授和科技推广项目捆绑式下乡)、“五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一个科技点播台、一条科技“110”热线、一张科技服务网、一批科技副村长和一送科技下乡)、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科普传播等项目,另一方面同地方农技推广机构、地方农业企业等合作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活动,在农村进行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9年受到、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

近年来,仅在方城县培训农民达50万人次,90%以上的农村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得到强化培训,全县有2.13万人得到了农民绿色技术证书。涌现出了一批活跃乡里的乡土拔尖人才,留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专业技术队伍。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拓展学生就业创业空间

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有创新精神、开拓能力,懂市场、会经营的创业型人才。为此,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三结合”育人模式,构建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共有150多件作品在全国和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并获奖的张翰同学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毕业生的典型代表秦英林。毕业后放弃机关公职,回乡创业,建起大型瘦肉型良种猪生产基地――牧原养殖公司,生猪年出栏规模达20万头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创新“校地(企)合作模式”,实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

学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其他优势资源为依托,结合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地方经济发展,本着双方互惠共赢、双方自愿的原则,选定与学校优势研究方向吻合的地区和企业,建立合作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

基地、研究分中心或校企科技研发中心作为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机构的分中心(试验站),承担部分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的任务;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承担科技成果的试验、熟化、示范任务;作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承担相关学科学生实践环节教学任务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任务;作为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承担基层农业实用人才和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作为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基地,承担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孵化和扶持任务。

在方城县,学校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与方城共同建设了“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方城试验站”(金叶园),该实验站集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为一体,并争取国家烟草局投入资金1500万元,被国家烟草局认证为“国家优质烟叶基地”。在该试验站的带动下,方城县重新科学规划了烟叶生产布局,使烟叶生产向土质肥沃的县域西部转移,烟叶面积迅速扩大,烟叶生产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方城县共收购烟叶668.73万公斤,上等烟比例占42%,公斤均价10.51元,实现烟叶特产税1500多万元,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方城金叶”牌烟叶成为上海烟草集团等全国36家重点卷烟企业的抢手原料,实现了县、乡、烟农收益三满意。在方城的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学校与南阳市签订了“科教寓民行动”协议。

另外,学校在浚县建立了“黄淮海玉米技术区域创新中心浚县分中心”,在温县建立了“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县分中心”,通过承担“粮丰工程”科技项目的技术示范、推广任务,分别创造了同一块地上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平均亩产1733.66公斤的全国最高纪录和同一地块上连续两年实打验收夏玉米平均亩产超吨粮的世界纪录。小麦、玉米是河南省两大优势作物,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两大作物产量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校与信阳固始三高集团联合建立了“河南家禽工程中心科研工作站”,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省科技攻关计划等,使固始鸡的研究开发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轨道,并形成了“育种中心+基地+公司+核心户+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使企业新增产值16.86亿,新增利润8098万元,带动6477家农户获利1.71亿元,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三高集团也因此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地方优质鸡繁育供种企业。与三高集团的成功合作,也促成了学校与信阳市的全面合作,2007年,校市双方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学校还与大用集团、华英集团合作,在其已有的河南省工程中心的基础上,联合申报了“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提升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河南省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新型乳品的研发、原料乳生产控制体系及奶业科技信息服务为重点,先后完成了“优质原料乳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与应用”、“优质功能性发酵乳工艺技术研究”、“奶牛集约化饲养工程技术及乳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等重大研究课题,成功举办了国际、国内奶业学术会议和技术讲座20次。对提升河南省奶业科技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过校地(企)合作示范基地和共建研发中心,真正实现了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的直接对接,架起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桥梁,促进了学校学科发展,教师的科研方向更加明确,科研成果更具针对性,科研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完善“两套保障机制”,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完善行政保障机制,建立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在一些建有基地的试点县乡构建了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一学生志愿者(科技推广员)的行政保障机制,架起了学校与地方的“桥梁”,加重行政管理协调的权重,弥补学校事业单位在科技转化和推广中协调能力的不足,也弥补了地方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健全导致科技棚架的缺陷。在工作中,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要根据当地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学生志愿者参与各种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桥梁”保证了“反馈渠道畅通,服务渠道畅通,协调渠道畅通”,使学校对地方的技术支持不仅针对性更强,而且更具实效。

完善校内保障制度,激活校内创新资源

学校围绕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创新机制,深化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等,构建新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形成了有效的科技创新催生机制。学校出台了《河南农业大学推广教授聘任暂行办法》、《河南农业大学科研教学奖励办法》、《河南农业大学鼓励青年教师到基层锻炼的实施意见入《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资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