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透过三化论研究信息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透过三化论研究信息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简介

周宏仁,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第三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主任。他在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84年6月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机系,获得控制科学博士学位。他在1990年5月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任跨区域高级顾问,2003年5月兼任联合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工作组高级顾问。

其主要研究领域:战略规划与信息管理、电子政务、信息应用。

信息化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还有什么可深究的。不仅国内这样,国外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观点没有全错,但也不全对。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各国在信息化的推进中有“三争”:第一,争核心技术和产业;第二,争经济结构转型;第三,争应用水平。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推进战略与发达国家存在着重大差异。对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推进只能停留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个层次上,而且,许多的应用还仅仅停留在公共领域,无法染指发达国家信息化的“三争”。

这就是为什么安德逊(R. H. Anderson)将世界各国信息化推进的情况按深度和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在信息技术的前沿非常活跃,并且富于创新的国家;第二类,依赖他国研发的先进信息技术,但在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生产方面非常活跃的国家;第三类,利用他国的技术和产品,在应用方面比较活跃的国家。按照这个分类,我国大抵属于第二类。毫无疑问,只有处于上述第一类的国家才能牵住信息化的“牛鼻子”,才有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从信息化的大潮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仅从这一点看,将信息化理解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是不够的,因为用得再好,也不过是一个信息化推进的三流国家。

四要素构成理论框架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许多灾难,我们在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一定不能只看到技术的一面,而忽略了社会的一面。事实上,只有将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上,才是真正抓住了构建信息化理论体系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动因。

所谓体系,是一套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组织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思想或原则。那么,什么是与信息化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呢?信息化缘何而来,又向何处去呢?

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信息技术唱主角的新纪元。在过去60多年中,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演变和增加,并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显然,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的根。

其次,是信息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处不在的应用,使得人类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产生了一次新的飞跃,导致了信息革命的发生。恩格斯最先给出了产业革命的定义:产业革命是指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一次飞跃。这个产业革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在英文里,它们是同一个词,即Industrial Revolution。长期以来,我们将这个词翻译为工业革命,将工业(industry)定义为第二产业,并因而导致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的误解。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长期以来,对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挥之不去。

第三,是信息革命引发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化进程。正像工业革命在全球引发了一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一样,信息革命也在全球引发了一场信息化的历史进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化将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世界;信息革命发生在美国,信息化将信息革命推向全球。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希望利用这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或技术革命,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本国、本民族在全球竞争中求生存,求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第四,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将人类社会导向何方呢?导向信息社会。就像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进程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导向工业社会一样,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的进程将会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因而也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概念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目标。离开了信息化和信息社会,我们的现代化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因此,与信息化理论体系相关的基本逻辑关系是:

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

相应地,研究信息化的理论体系,就是围绕上述基本逻辑关系中的四个要素,研究它们的理论问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的理论体系或许可以用一棵“信息化理论树”来描绘。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信息化和信息社会这四大主题构成这株理论树的树干。围绕这个树干,可以延伸出许多树支,即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分支,包括与信息化相关的需要研究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化论中找寻定位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可以用三化来概括,即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三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三条平行的轨迹。是否还有第四化,比如说,农业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技术的融合是否会带来新的产业革命,目前还不清楚。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先一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关系,而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不是说工业化后农业化就结束了,信息化后工业化就结束了;也不是说工业化后就不要农业化了,信息化后就不要工业化了。三者并不彼此对立。农业化也好,工业化也好,信息化也好,都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发展的过程。促进它们的相互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三化论为信息化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历史定位,也比较好地解决了对三化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三化论为基础,研究人类文明发展一共包含7个领域:即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自身问题的三个研究领域,以及三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四个研究领域。三化之间一共有四个关系,即:农业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化怎样影响农业化,农业化怎样促进了工业化)、农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怎样影响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怎样影响工业化,工业化怎样促进信息化),以及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转型和信息社会)。围绕这四个关系,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把握和驾驭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发展和现代化服务。因此,信息化学术研究的实践性非常重要。无论研究信息化的理论还是实践问题,目的首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信息化进程。离开了这一点,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会失去任何价值和意义。

(本文选编自周宏仁博士在《信息化论》读书会上的发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