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环形山”遐想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环形山”遐想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近日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执教者为大家展示了六年级的《登月之旅》一课,在这堂课中关于“环形山特征的成因研究”引发了听课者的讨论。

案例再现:

[PPT]:用高倍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月球表面。

师:你们看,这些环形山有什么特点?

生1:我发现它们有大有小。

生2:为什么有的坑里边特别黑?

生3:我可以解答他的问题,那是因为这种环形山比较深,从图像上看起来就是黑的;有的比较浅,就不黑。

师:这些有大有小,深浅不一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ppt]:用一盘沙模拟月亮表面,用石头和玻璃弹子模拟陨石,进一步解释环形山特征的成因。注意:实验完毕后,保留沙盘中环形山模型。

(老师准备了两个大小一样的玻璃弹子,一个稍大的石子)

(学生开始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ppt]:汇报要点

1、你们组的环形山模型是否有大有小、深浅不一?

2、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3、联系实验,解释月球表面环形山特征的成因。

(开始汇报)

生1:我用石子砸出的坑较大,用弹子砸出的坑较小。我估计大陨石砸到月球表面形成较大的陨石坑,小陨石形成较小的(陨石坑)。

生2:我们从同一高度扔下石子与弹子,发现石子形成的坑深。

生3:我们用弹子砸出的坑较深,而石头(砸出的)较浅。我们将弹子从较高的位置扔下,而石子位置较低。

……

遐想一:差异

案例中,在用模拟实验解释“环形山大小、深浅不一”时,学生的差异很大,这是引起听课老师分歧的一个关键点。细想下去,矛盾的根本其实聚焦于对“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理念的解读方面产生分歧。一些老师觉得执教者在学生行动之前,没有开展具体地指导,可能意味着放弃了对那些学习能力可能稍欠的学生的关注。那么《科学课》中指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是指“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这段话中可以发现,真正的面向全体,是在正视差异前提下的因材施教。就目前的学生情况而言,他们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天资、兴趣、生活环境等方面。既然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无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同样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这就是学习差异。关键在于有了差异以后,老师怎么对待。本案例中,学生的解释过程出现了明显差异,而教师利用了这种差异,鼓励学生在交流汇报中进行思辨。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让一些探究能力稍弱的学生先讲,在他们的解释显然不够的情况下,后面的学生再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孩子自我构建相对正确、完整的概念。这样的交流不是流于形式的,而是确实能使学生取长补短,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

遐想二:探究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它是一种迅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省时学习与发展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对于如何安排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哪些方面、如何指导及何时介入等问题,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与原则。实验是科学探究中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不是单纯的动手做,它应是在学生充分思维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实验方法中暗含着“环形山的特征是与陨石大小、速度相关的”这一信息,所以如果事先将实验方法告知学生的话,会在无形中狭隘了学生的思路,扼制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使实验失却探究性。因此本课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恰如其分的。其一:从探究水平的发展程度来说,六年级学生应向自主探究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前期的引导性、指导性探究已逐步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为教师在更大程度上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其二:从本课的整体设计上看,“环形山实验”扮演着“辅助解释”的角色,它是学生思维的显性体现,所以口头解释与建立模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其三:关于环形山特征的成因尚未定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任何解释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肯定,以此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深层次的探究兴趣。

遐想三:匹诺曹

还记得《匹诺曹的故事》吧,木偶匹诺曹一心渴望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男孩,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匹诺曹找到善良的蓝仙女。蓝仙女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却有一个附加条件:匹诺曹必须学会诚实、勇敢、不自私自利。……终于,经过无数艰辛的磨难和考验,匹诺曹总算了解到了诚实的含义。而作为仙子的奖赏,匹诺曹也实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梦想――变成一个真正活生生的“人”。

孩子不正像匹诺曹?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通过学习过程习得健康的人生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情感。科学课强调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它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这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教育的意识,小学科学课不要绝对的学科立场,因为它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孩子需要通过这样的一种习得过程,去塑造自己的灵魂。在这则案例里,一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比之老师告知方法、顺利地探究到底,要获得更多的感受与体验,而这些才是他们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因此老师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汲取有用的经验,摒弃消极的情绪。

环形山引发的遐想,使我对科学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单位: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