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源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生活 教材 交流 基本功

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者而言,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因其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调整教学方法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一、回归生活 捕捉美丽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提出并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可的一条理论,语文教材新大纲也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关注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如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时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先让学生先想想家乡的秋什么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引起哪些独特的感受,同学们畅所欲言,家乡的秋就在同学们的描述中形象起来。紧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边读边思再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这样,学生在联系生活、互动交流中不但理解了文章主旨,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与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小狗包弟》这一课的时候,并没有先急于进入文本,先让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养过的宠物,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也感染了我,讲述中有照顾宠物的艰辛,有小动物给生活带来的欢乐,失去宠物的伤感与失落,还有人谈到了对生命的认识。带着这些感悟再去品读文章,巴金老人那勇于自省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学生,这样,一个陌生的年代也就人性中和现代有了沟通。其实语文涉及了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语文,是在指导人去如何面对生活,将生活引进语文课堂只是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一方面。另外,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乐于汲取广泛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一些课外作品及报刊、杂志组织学生收看有益电视节目,能使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此话一点都不假。让语文与生活交融起来,语文因为生活而更美好,生活也因语文而充满诗意。

二、运用教材 走出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灵活处理教材。教学,不只是传授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更重要的是从意境入手,初步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这首诗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及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手法是非常典型的,这对以后阅读其他作品也是一种借鉴。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书是看不完的,课文无非是例子,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巧、能力。总不能什么全喂学生,更不可能永远教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离开学校,他们还要自学,还要发展。”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在学习《张衡传》这篇文章时,除了学习张衡的伟大贡献外,也整理了关于中国古代官员升迁任免的说法和一些课外高频词的用法,既回应了以往教材中的重点,又为课外阅读扫除了一些文字障碍。但是,任何教材,说到底,仅仅是个例子,把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如果教师指导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学生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主人。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我们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走不出语文教材,走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无法提高语文能力。

三、注重交流 关注成长

语文新课改最大的变化是要求同学们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传统的学习就是文本研习,而现在强调感悟体验,形成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在渐渐发生变化,现在的课文,给了学生更多的与人对话的平台,可以和同学交流,与老师探讨。做为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孩子成长中都需要一位心灵的导师,我们要自觉承担这一责任,做他们忠实的听众,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才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因此,我们应时刻留意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要善于从学生的作文、随笔中捕捉教育的契机。其次,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听和记,学生少有发表见解的机会,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每个人都非常同情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命运,有的学生就为这种结局产生了疑问,觉得可以采取更好的办法,全班就此展开讨论,结果想到了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寻求法律帮助,拖延时间解决等,在讨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随着学生之间讨论的深入,学会了如何对待挫折,如何与家长沟通以及珍爱生命等。这些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但这又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在倾听与交流中,我们的孩子学会了感性的生活,理性的对待,为他们成长为健康而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

四、加强基本功 做文化引领者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不仅要理念更新,还要提高教育技能。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功,这也能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首先,自己必须会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必须会朗读,因为语文教师不仅仅传授语文知识,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普通话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既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又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朗读得好,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会使自己的语言日趋规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也能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其次,要努力使自己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规范的板书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日久天长,学生也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另外,要努力使自己养成写作习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之道,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有作家的水平,写出大作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可以以微博等新的形式发表。长期坚持,思维也就敏捷了,对事物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读过后,就能提高学生判断思辨的能力。只有教师的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激起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向往与热爱,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承担起探索、研究、发现的重任,而课程政策和课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与研究。但回归生命,回归生活永远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沟通世界的窗口。

作者单位:辽宁铁岭市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