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是“死亡之约”的幕后推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是“死亡之约”的幕后推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去年,深圳富士康曾连续发生了12起员工坠楼身亡事件。“12连跳”的悲剧,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震动和反响。尽管悲剧已经时过境迁,但它留给人们的反思却远没有停止,这一事件是必然的“宿命”还是事出有因?谁是死亡之约”的幕后推手?

连环自杀:触目惊心事出有因

“在某一个短时间内自杀率骤然升高,特别是采用相似的手法自杀案例的猛增,一般可称之为‘连环自杀事件’。换一句话来说,所谓连环自杀事件是指一连串先后发生的有前后影响、被影响关系的自杀事件。”我国著名心身医学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如是说。

据何裕民教授介绍,连环自杀事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晚期,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主人公维特为情开枪自杀,小说面世以后,许多青年男子用同样的方法结束生命。因此,“维特效应”也被用来专指模仿自杀的行为。

200多年后,日本当红歌星冈田有希子的自杀,再次引发一股模仿自杀的高潮,后被日本学者名之为“冈田有希子症候群”。

2008年,英国南部小镇布里真德发生一起疑似连环自杀事件。一年间,这个小镇有7名青少年相继上吊自杀。据警方调查,这起连环自杀事件中的受害人是通过网络结识和保持联系,并相互感染,相继模仿而走上自杀之路的。

近3年来,连环自杀事件也困扰着法国电信公司。这家欧洲第三大的国营公司从2008年到2009年竟然有35名员工自杀,去年以来又有11个员工相继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都不是一串不相干的个人事件,更好像是爆发的“瘟疫”。何裕民教授形象地称之为“心理传染病”。他进一步解释说,这里面其实贯穿着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因此,富士康“连跳”这类轰动案例,会吸引一些被疏远和被抛弃者,甚至一些无力抗压者的跟进,自属必然。

盲目从众:病态心理弥漫扩散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曾给我们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条大街上,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迟到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接着,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10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2000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跑!向东跑!”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从众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实行。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有时候,这甚至会引起致命后果。有一个松毛虫的实验很能说明问题。我们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上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一下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何裕民教授分析说。

何裕民教授表示,目前社会上弥漫着一些病态的情绪,这种情绪也有可能会引发集体感染。包括去年连续发生的学校、幼儿园杀人事件,这种信息都带有强烈的感染力,在第一起杀人事件产生后,这种情绪就在媒体的作用下发酵,一旦有易感染者就会发病,于是就连续出现了后来的一系列校园杀人事件。情绪的传递、行为的感染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这种传染更是明显。富士康“连跳”同样是一种不良情绪的结果,接连发生的跳楼事件必然会影响那些有着同样负面情绪的人,从而“激活”他们潜意识中自我“解脱”的郁积心理,最终导致那些轻生者盲目的从众模仿行为。

综合因素:心理社会互为因果

每一个不幸者,都各有各的不幸。此前很多报道中均曾提及,那些选择轻生的员工,有的是劳作压力大、生活寂寞、乏味且无助所导致;有的是婚恋和情感上遇到挫折;有的是家庭出现变故、情绪低落而造成悲剧。看起来,个人色彩浓厚的起因是其轻生的导火线。

何裕民教授分析说:“事实上,自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常常并不是单一的原因所能引起,而是心理、生理、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自杀率的上升与目前处在巨大变革中的社会文化心理问题、自然灾害、酒精滥用、吸毒、移民、离婚、家庭暴力、独生子女教育、学习压力、失业增加以及竞争激烈等因素有关。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情侣分手可能是自杀的最大原因。恋爱刺激大脑分泌让人感到幸福的化学物质,当被爱恋的对象抛弃,就好像吸毒者突然被断掉,这就有可能让人疯狂。”

何裕民教授把自杀行为分为“冲动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种类型。

他认为,“冲动性自杀”往往由引发极端情绪的具体事件引起,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如:失恋、背叛、分离、抑郁、压力、疾病等引发委屈、悔恨、内疚、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应激性反应,有的人因此选择自杀寻求解脱,有的人选择自杀“示威”,也有人选择自杀作为报复的手段,以死来迫使对方承受法律责任或道义和良心上的谴责。

而“理智性自杀”更多的则是由因长期对生活的负向解读所引发的愤怒、焦虑和抑郁等所致。比如长期缺乏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对人生目标失去信心或对生活产生过多的灰色评价,等等,种种不良情绪和认知的累积,逐渐催生人的自杀意向,削弱人的生存信心和意志,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危机干预:“人格重塑”恢复自信

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人的轻生,同样也有很多因素会让一个轻生的人放心不下,让他远离自杀。统计表明,七成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求助过心理医生,还有拨通朋友、亲人的电话求助,因此在这个时候,亲人与朋友的关心尤其重要。

何裕民教授指出:自杀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的。消除人们自杀的动机,并为自杀行为设置障碍,可以有效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何裕民教授认为,人莫过于心死,自杀或杀人,都是心死的表现。救人于心,才是最好的救人。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自信心。危机干预的关键在于进行“人格重塑”。帮助发生危机者恢复自信,改善心理缺陷,发挥个人潜能。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性干预,不仅会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其学会新的应对技巧,使心理平衡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也可以说,危机是一种机遇或转折点。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培养自信,以应对各种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媒体过度渲染自杀事件,对一些有自杀倾向的人来说是危险的暗示。为减低自杀的传染现象,何裕民教授强调,大众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应持谨慎态度,应尽量指出自杀者实际上有很多其他可以选择的途径,自杀不是唯一的出路,不是一种正确处理困难的方法,也不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