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先进,同时在耕地的数量上也大大的缩减,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使得我国的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耕地的重视,同时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耕地保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希望我国的耕地质量能够更高。主要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保护;机制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同时我国的耕地数量也不断的下降,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想更好的做好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以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相关工作的展开,但是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还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部分,这也使得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不断的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监理耕地保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 建立以城镇规划管理区主要对象的分级管理机制

1.1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工作的变化

在1978年到2001年期间我国的土地制度实行的是城乡统一管理的方法,1986年,我国建立了土地管理局,同时在土地管理模式上也实现了单一管理方式向多种管理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新型的土地管理方面的规定,在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同时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农村的耕地进行分保护,但是在后期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很多城乡结合部都是在以粗放的方式发展,这也给随意占用耕地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其次在工作中对城区和乡村的划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所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盲目扩展的现象,随意占用耕地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所以也造成了土地浪费的现象。

从2001年到现在普遍实行的就是体制转轨,土地也纳入到宏观调控的范围当中、当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这也使得我国的房产建设圈地现象更加的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用地的数量也明显的减少,房地产发展过热也成为了土地资源浪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同时对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也十分的不利,所以针对这样的现象就一定要将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对土地的价格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耕地的保护,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对城市规划土地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1.2 建立以城镇规划管理区为主要对象的分级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将土地的规划和管理中心转移到城市土地规划工作中,只有更好的保证各级规划管理区的管理质量,才能更好的保证全国耕地的管理和保护质量,在一些城市中所有的耕地基本都分布在城市的边缘,耕地的数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一部分的变化全部来自于农业结构调整,,所以只有保证每个耕地区域的管理质量才能更好的保证这一地区的整体耕地质量得以提升。

其次是要建立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国家的管理部门应该对大型城市的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省级的管理单位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做好省内地市的土地管理活动,市级的管理部门应该将市区内的各个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只有各级领导都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的保证耕地保护的实际效果。

最后就是要在耕地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应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便能够更好的保证能够更好的实现预期的效果。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对应的区域并不是很大,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和全面的管理信息数据库。同时为了能够让这些资料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数据资料必须要以卫星云图作为数据图像的底图,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建立一个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土地管理系统,确保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效果。

2 新工作机制下几项关键性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探讨

2.1土地变更调查及土地统计制度

土地变更调查已经连续开展10年了。10年来,土地变更调查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基础保障,也为政府科学决策、规划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支持。然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严肃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如何及时准确掌握数据也成为当前土地变更调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原因仍然在于其工作机制完全基于普查数据的“泛”字上,没有找准变更调查的“变根”所在,对城市(镇)规划管理区的家底不清和变数不准。以城市(镇)规划管理区为重心的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后,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土地统计制度需做相应调整。笔者认为,应改变现行的变更调查数据全部由县级逐级上报方式,将数据来源改为两大口径,以农业结构调整、灾害毁坏和开发复垦为主的农村土地变化情况仍然由县级上报,而以建设占用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则直接从城市(镇)规划管理区日常监管工作中获得。有两大手段保证日常监管工作中获得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一是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基础资料现势性与审批结果挂钩,这一点将在下节论述;二是购买城市(镇)规划管理区高分别率卫星遥感数据,建立客观的数据变更渠道,以现在每年每县1万元的中央补助变更经费加上市、县少量配套,两年更新一次卫星数据并不增加经费投入。

2.2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

现行的建设用地报批和审批方式,用地地块资料由属地提供,上级部门由于并不掌握一套审批底图,主要是基于文字的书面审核,漏洞很多,不能真实反映耕地被占用和耕地复垦情况。以城市(镇)规划管理区为重心的日常土地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以规划管理区的调查资料为底图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日常审批工作资料,每审批一块用地都可及时落到工作底图上,与该区域的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做套合比较,真正做到审批有度、监管有据。为保证管理资料的现势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现行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还需作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一是建立审批与变更数据资料挂钩制度,审批完成后应要求下级部门及时在土地管理基础图件上标注审批地块信息,并于年底核实现状变更情况更新上报土地利用现状图件,作为下一年度的审批底图,超过建设动工年限未作变更的交由执法监察部门查处。二是废除或改进批次审批用地方式,批次用地是造成用地地块漂移、囤地、土地闲置、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方式更利于土地的管理和耕地保护。

结束语

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加强新的土地管理机制的研究,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对我国的耕地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形成一个科学的良性的系统。

参考文献

[1]丁成日.“土地开发权转移”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J].中国改革,2007(06).

[2]马彦琳,马朝群.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探讨[J].国土资源,2006(08).

作者简介:黄瑜,身份证:45233219830805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