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观察法探究幼儿的心理健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观察法探究幼儿的心理健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幼儿的发育成长是世界关注的重点,如何从小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日后的社会竞争力是幼儿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阐述用观察法对幼儿心理健康探究的方法和意义,探讨观察法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观察法 幼儿心理学研究 心理健康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的活动,从中发现幼儿的心理现象产生,了解幼儿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如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观察儿童的游戏,记录儿童每天所说的话,了解儿童的注意力和儿童的思维活动,比较儿童语言的发展等。在进行观察的时候,作为观察者的教师不应干预活动的进行,应客观地进行观察,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加以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因此,观察法不能控制条件,只能听任活动的自然进行。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方法。幼儿的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外显性,通过对他们外部言行的观察,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观察法的优点是能在自然状态下研究幼儿的言行,可以获得比较真实的材料。但不足的是研究者只能被动地等待幼儿心理活动自然发生后进行观察,不能主动地进行有选择、有控制的研究。观察所得的结果一般只能说明“是什么”“怎么样”,而难以解释“为什么”。也就是说,观察法虽然是反映幼儿客观心理活动的方法,但是也极易混入主观因素。为了全面而确切地描写,观察时就要有所选择,同时也要使用“参考体系”,即那些能加以说明并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相配合的现象。要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利用观察法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要具备正确的观点,只有正确的观点,才能保证正确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才能提高观察的质量,正确地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具体地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中心和范围

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要有观察的中心和范围,这样才能保证把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活动落到实处。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效果就会很差。有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观察前就准备要观察的幼儿心理活动,怎样进行观察,观察以后要解决哪些问题,都必须要做到心里有本账。有计划就是要求教师在观察前要有目的,拟好必要的观察提纲,要在观察中获取哪些材料,整个观察的过程怎样进行。有中心和范围就是教师在观察中对观察的对象、环境和条件,在注意整体观察的情况下,进行有重点的观察,分清主次,区分对象和背景。只有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才能深入观察到问题的实质。不然,就分不清主次,也更难抓住幼儿心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教师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绝对不能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

教师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活动。幼儿教师的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不稳定,就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最重要的人。所以,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注意和预防可能出现干扰幼儿正常状态的因素,最好不让幼儿觉察到教师正在观察自己。在当今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师已经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直接的观察了,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最为理想的“单向透视屏”,教师只要在屏外就能清清楚楚地观察屏内幼儿的全部活动,而幼儿却看不见教师在观察自己。另外,教师还借助于其他仪器进行观察,如事先在观察地点安装暗藏摄像机和录音机等,都可以在不影响幼儿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这样所得到的材料就绝对是真实和可信的。

三、教师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要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和偏见

教师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要避免主观倾问,在观察中所获得的结果一定要是客观公正的,但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对观察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如许多父母出于对自己孩子的骨肉之天然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的好。在观察中,教师要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和成见,做到在观察中尽可能地不掺入其他任何主观因素,对在观察中看到的现象全部真实记录,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只有这样客观公正、不带任何的主观和偏见的观察,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研究才具有真正的科学价值。为了增加对幼儿心理活动的观察研究的客观性,还有必要利用一定的仪器,如录音机、照相机等记录研究幼儿心理活动的全过程,便于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反复的推敲和研究。为了避免观察过程中的主观偏见,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分组观察,同时进行记录,观察后再进行核对、比较和研究。不过运用分组观察法进行观察,必须制定统一的“评判幼儿心理行为的标准”,避免各组观察记录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产生。

在对幼儿心理活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还要做到观察的次数要多,因为幼儿心理活动经常表现为不稳定,行为也往往带有偶然性。所以观察要多次反复进行,目的是要防止主观臆断性,同时观察记录还要做到要准确详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做到正确无误、如实记录,不凭主观臆断,做到没有“水分”,观察记录要周密完整、全盘记录,不能有随意性。

总之,在对幼儿观察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认识到儿童与成人一样是平等的,也有自己的需要和权利,也应当受到尊重。这不仅要求我们对幼儿的观察评价尽可能地客观准确,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为幼儿树立实事求是的典范,而且更不应该当着幼儿的面去议论教师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形,更不能对幼儿行为进行随意的褒贬。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学会用各种方法观察幼儿心理活动,精确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与科学观察相适应的优良品质素养,只有在对幼儿活动观察中不断实践,才能提高观察水平,获得有价值的观察成果。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