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尴尬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尴尬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首先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入手,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刘余镇,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管理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浙江杭州31001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209―03

创业教育证书被称为继文化知识证书(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其含义可以理解为:进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开办、拓展的教育;探索、冒险、创造精神与技能的教育等。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侧重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结合我国国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创业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末,政府作出了高校扩招的重大决策。经过6年扩容,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700万人。仅2006年一年时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净增75万人,就业压力被空前放大。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1.营造高校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培育理性进取的商业精神。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改变新一代创业者基于文化习惯的心智结构,有利于营造高校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业家和企业家的孕育和成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

2.引导大学生投身创业。大学生具有文化知识方面的优势,且在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的当今,这些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应该是高校创业者的主体,是在产业转移中创业活动的主体。但现状是许多大学生不具有起码的创业知识,既使有创业的愿望,在没有项目、资金的条件下,也只能可望不可即。创业教育正是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适应性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掌握创业技能,学会捕捉商业机会,提高创业管理的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产业政策激励大学生开办自己的企业,能够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孕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创业者。他们的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提高产业素质,促进产业高度化。

3.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将是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我国的高校中,只有极少数有可能发展为研究型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必须有正确的定位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民营高校,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要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提升能力。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将是我国高校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创业教育的尴尬

1.大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形成,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当学生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却被教师控制着,被告知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只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教师们不相信学生的头脑和判断,不让学生自主地认知,而是把成人的、僵化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严密束缚十几年,致使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以致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却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

2.大学生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狭窄。创新人才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否则创新就无从谈起。许多科学工作者之所以能取得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在掌握科学基础理论和在科学研究上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我国高校由于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的影响,以及一些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表现出急功近利或心浮气躁的倾向,致使一些学校基础教学质量存在滑坡的现象。而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总趋势之一是既在单一学科领域不断深入,又在多学科领域综合交叉,因此,要全面认识客观世界,必须具有多学科的视野。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那些学科交叉结合和融会的领域,而目前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仍然是知识面狭窄。虽然许多高校采取大类招生,拓宽专业,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推行主辅修第二学位制,但这些改革措施对多数高校来说并没有到位,学生的学习还是受到很大的限制,许多学生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总之,在解决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上,许多高校都没有根本性的突破。

3.大学生的创业资金短缺。有调查显示,在2000年,自主创业的大概有70%是大学生,30%是白领。而2001年以后的近几年,创业者90%是白领,学生只剩下10%。白领们在原来的工作中不仅有机会认识很多客户、朋友,而且这种稳定的社会关系也可以持续扩展。实际上,可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正是白领兼职创业的优势。另外,白领作为高知识人群,在获得新资讯、接受新经营理念方面更具备优势。对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创业难,成功创业就更难!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创业企业一旦出现资金紧张,决策就会缩手缩脚,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施,或者不敢实施,好的机会也会擦肩而过,企业也就无法实现跳跃式发展。很多有创业念头的大学生在缺乏启动资金面前停止了脚步,而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也会随时面临因周转资金不足而陷入困境。资金不足必然导致其所创事业难以做大。此外,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过分强调企业自身价值,讨价还价,最后失去融资机会。

4.大学生的实际经营经验比较欠缺。刚出校门,工作经验比较欠缺,尽管可以把在学校或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创业中,但创业需要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并未考虑清楚自己的优势和擅长的领域,为了规避资金劣势,或者放弃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者光凭想象冲动做事,进入一些投人小、可复制程度高的行业。这样成功率就比较低。

5.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亟待改善。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不但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目前国家也在大力鼓励个人创业,但现实情况却不太乐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作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注

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批步骤,加拿大最少,只需2天;中国内地则需要走过7道关,需要111天。美国、英国、加拿大的注册审批费用不到其人均年薪的1%;而在中国内地,各种审批费用占据了人均年薪的11%。另外,中国是个高税率国家,在175个受调查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以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77.1%的总税率远远超过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世界排名,纳税成本高居第八位。有创业者表示,严格的登记制度、烦琐的审批程序、沉重的税费负担,加之各种创业服务的缺失,政府各部门的收费、罚款不胜枚举,使原本就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悲剧,也使很多创业者不堪重负。另外,国内中小企业创业准入门槛比较高,在缴纳了税费之后,中小企业不但难以得到相应的服务,往往还会遭遇意料之外的成本和障碍。

三、创业教育的对策

1.更新观念,特别是要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过去中国的高校教育是精英教育,培养社会的最高端人才。但是现在的提法已经变化了,高校教育是大众教育,高校及舆论应该给学生灌输读完大学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思想认识。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创业者也正在逐渐兴起。对于创业,很多创业者表示,这是迫于无奈,也是实现创业梦想的机会,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起初,他们中有的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出来创业。但是,当他们经历就业压力后,创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选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将很难有根本改善。大学生在面临择业时,思想被太多条条框框所禁锢,也难以走出原有就业观念的那片阴影,就业市场的大门注定会越来越窄。

要改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崭新观念,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校、老师的观念还相对滞后。要真正开展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该有所改造,一方面应该制定新措施,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有所创新。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思维结构、实用的能力结构、综合的素质结构和良好的教育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并将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和实际教学中,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2.扎实开展高校的创新。高校是高等教育市场的行为主体,要通过课程设置推进创业教育。同时要吸引企业加盟。我国许多高校多年来积极参加团中央和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挑战杯”,并且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这些都为开展创业教育打下了一定基础。在创业教育的操作方面,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形成合理的机制,学校和学生个人应当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学校的侧重点是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综合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并且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而学生方面的重点是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创办一个公司和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此外,创业教育的操作和实践可以包括直接的资金运作、商务服务以及各种各样的模拟实验和模拟创业活动。高校可以先开讲座,传播创业学的理论,逐渐从选修课到专修课,通过设置创业的课程,使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一些基本的创业教育理念,一旦有创业机会,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可能成为创业者。创业教育注重实践,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通过适合市场的方式,多渠道筹办基金。可请企业家走上讲台,用创业经历教育学生,也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或者利用创业基金创办企业。

3.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大学生具备创业技能、参加创业活动。因此,学习借鉴上海、天津的经验,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有“国民待遇”。要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创业,且要建立专家诊所,帮助他们解决创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制的有效运行是科技型企业创业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创业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因此,在建立政府和社会支持体系时,要探索新的金融机制,要通过地方中小银行的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