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礼”的演变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皇权和世俗观念对“礼”的扭曲已经让“礼”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而后世对“礼”的大多数批评都是着眼于这个被扭曲时代,而没有看到原始“礼”的积极作用。其实,“礼”不是政治工具,不是精神武器,它只是一种追求内在和谐的期望。
【关键词】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礼”就成为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行为准则。但若考察从先秦到明清整个封建政治史,就会发现“礼”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王侯公卿们的片面需求,“礼”开始具体化为“礼仪”,逐渐陷入僵化甚至是作茧自缚的境地。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礼”成为统治手段被历代君王所尊崇,而很多儒家出生的官员也希望通过“礼”来规范帝王的言行,于是一种貌似和谐的氛围诞生了。但是,皇权毕竟是强权,没有保障的清规戒律就会显得绵软无力,本论文旨在探讨“礼”在“大礼仪之争”事件中表现出自身形式与本质的冲突。
一、探寻孔子对“礼之本”的坚持与变通
礼在夏商周三朝多与祭祀奉神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到了春秋时代,随着神学体系的坠落,礼开始超出宗教仪式的范围,并且也不止局限于某些特殊活动,而是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如徐复观所言,周礼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制度”,而且还包括“一般行为原则”,甚至可以说,这时礼的覆盖范围已经包括人从生到死、自朝到暮的各项活动。这也可以看作礼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适时变通的一面,在坚持其内在精神的同时不在具体细节上过多计较。
(一)孔子对世人“舍本求末”的痛心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与林放曾有过一段关于“礼之本”的对话,可以看出当时“礼”就已经被偏狭的理解了。“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的问题很切中孔子的心意,夫子早已察觉到世人这种重表不重质的顽疾。孔子以丧礼来说明:过奢、过于理智则礼浮于外表;过俭、过于悲伤则礼的内在要求表现不出来,二者都不合礼的需求。但万事万物,都是先有内涵才有外在的节文,所以本质才是最根本的。那么对于丧礼,宁愿俭戚从之。如果丧礼办的豪华而不失条理,人们就无法体会到丧礼本身代表的哀悼之意;虽然俭朴的装饰和悲伤的气氛会让丧礼黯淡无光,但起码仪式的目的达到了,人们感受到了后人对先人过世的哀痛之情,礼的内涵显示出来了。“大礼仪之争”中的嘉靖帝可以说抓住了根本:孝乃礼之本。朱厚如果做了自己伯父的儿子,那么兴献王一脉就没了,这于礼是说不过去的。“护礼派”的大臣们也维护了礼仪制度:皇帝的道统是礼在政治生活中最上层的规定,朱厚不尊孝宗为“皇考”,那么皇帝的道统就无法持续,这对统治权威是一种威胁。双方都有理,那只能说明明代的礼已经产生了自我矛盾。
(二)孔子强调“礼要因时而变”
孔子对礼有固执的一面,但也有开通的态度。孔子主张丧礼从俭,根源是坚持礼本身所含的真实情绪,另一方面也是照顾到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大多数百姓家境贫寒,不宜照办贵族的礼法。这从后来孔子反对门人厚葬颜回可以看出来。孔子也曾强调过“礼”并不应该一尘不变,有时候也需要随客观条件做取舍。
《论语》里有两个例子:“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按照周礼的规定,大家平常戴的礼帽,应该用麻来编。而麻料质地粗硬,所以必须织的非常细密,很费工,价钱也很贵。于是到了春秋时期,大家都用黑色的丝(“纯”)做礼帽,节省了人工和金钱。虽然违反了“礼”的规定,但孔子还是认同这种改革的;“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按周礼,臣子应现在堂下跪拜,然后再升堂跪拜。后来,废除了堂下的跪拜,只在堂上跪拜。孔子认为这是傲慢的表现,虽然违背了众人的意愿,他还是要坚持古礼。可见在不同情况下,孔子对周礼有不同的态度。夫子既要坚持礼乐的精神,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只是在实际生活方面,孔子倾向于变通;而在人心、名分等古礼的基础方面主张坚持原则。
二、“礼”的本质性回归
从秦朝重用法家、摒弃诸儒,到汉朝经学鼎盛,从宋朝理学存天灭人,到明代心学心外无物,儒学的发展历经波折。而“礼”随着政治纷争而被拆分利用,以至于至今都被作为封建糟粕所批判。这是孔夫子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研究儒学的人不愿意看到了。“礼”不是政治工具,不是精神武器,它只是一种追求内在和谐的期望,就像有子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是“礼”的追求目标,“礼”是用来节制“和”的。不遵守“古礼”的内在要求,而只在末节上吹毛求疵,只能使“礼”丧失其本身价值,沦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工具。而当统治阶级内部产生矛盾,世俗化的“礼”自然无法调“和”,因为它已经失去其魅力所在了,那么只好由强权来了事,这对国家的伤害是巨大的,嘉靖自礼仪之争后,对大臣们猜疑深重,躲在后宫不问政事,阉党奸人横行朝野,明朝自此陷入衰落。
我们不妨摒弃中间诸多纷杂的理论学说,回到原初去探寻“礼”的真谛,去寻找那个“以和为贵”的“礼”,这样“礼”的光华才能完全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2008
[2]张立文主编.《圣境――儒学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
[3]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孔子等.《十三经解读》,万卷出版公司,2008
[5]李湘,李军,李方泽等.《儒教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6]刘伯山主编.《徽学丛刊》第二至八辑,2004――2010
[7]孟森.《明史讲义》,中华书局,2009
[8]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0]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3
作者简介:
李征宇(1986-),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安徽大学哲学系2012级哲学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