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晋北之塬 故土情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土塬》是周建国的最新力作,描绘的是晋西北特有的地貌——塬。画面以3:1立轴形式展现,自下而上由近景、中景至远景层层推进,平远展开,与范宽《溪山行旅图》近、中、远三景全部放在画幅的中轴线上不同,而是借鉴南宋边角斜线构图。右下角近景是被称为“墚”的黄土地貌,蜿蜒曲折,左上延伸至“塬”,由“塬”再向右上便是被称为“峁”的黄土地貌,“峁”再往左上延伸至远景,形成一个反写的“S”。“塬”以处在中心部位而形成画面主体,“墚”的铺垫,“峁”的过渡,最后至画面最上部连接天际的远景,从而形成深远的想象空间,而画面左右两边,各符号常常以“出血”的形式保留“半边”,使整个画面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强化了这种想象。从构图上看,《黄土塬》继承并吸收了传统山水的元素,但显然已不同于传统。
应该说《黄土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画面中既无山石,也无云水瀑布,只有被大自然雕琢的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长着顽强的小树,也生活着纯朴勤劳的村民。上面平坦四周陡峭的较大平台叫“塬”,是村民主要的生存空间,房屋建于此,主要农作物也是种于此;其次是“墚”,四周陡峭,上面平坦,类似于山脊,只能种植作物;还有沟壑,较宽大的沟壑也可耕种;但黄土高原上大量的是“峁”,即上面浑圆,类似于土丘的地貌,这种地貌既不适合种植作物,更不适合居住,上面会长些野草或小树。在塬、墚、峁、壑之间偶尔会点缀些类似刀砍斧劈般的尖尖的土塔。没有河,更难见到水。这便是典型的晋西北黄土高原地貌。
画家借用山石皴法,先用淡墨皴擦出沟壑,再用中墨勾勒出塬、墚、峁的轮廓,然后用重墨点苔,用笔在中侧之间灵活转换,有大侧锋的皴擦,也有精细的中锋勾勒。在沟底,还用了积墨技法,使形体厚重而有质感。最后有选择性地用赭石加藤黄加以渲染,清新淡雅。“一片叶、一棵树、一座山好画,难的是要把一树叶、一片林、一群山画好。在整体中求变,有组织、有规律又要有层次、有新意。” 画家以传统山水画技法刻画了不同于传统山水的晋西北特有的黄土高原地貌,践行了他的审美理想。
中国画创新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画家们也都使尽浑身解数以各种方式尝试创新。周建国也不例外,他有他的创新观:“对于外来事物要批判性地接受,不能盲目,而传统的东西是中国画发展的根,在画面中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精神。具体表现技法不是绝对的,可以借鉴与吸收……主要是要找到自己,把握自己,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周建国的山水画探索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语言的过程。
上个世纪80—90年代,他开始尝试借鉴民间美术的图案化、中国传统壁画的肌理表现。从《故园》(66×70厘米,1989年)、《山居》(66×70 厘米,1990年)到《古原除夕》(90×100厘米,1992年)、《高原魂》(100×100厘米,1994年)语言风格逐渐成熟,与此同时,沿着这一探索路线,他又开始尝试在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中融入水彩画和油画的元素,尤其认真研究过日本画家东山魁夷,至90年代末,开始成就其独特的风格。1997年创作的《大岳浮云》(115×90厘米),入选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暨山水画名家邀请展;《山岳之光》(115×91厘米),入选中国美协在京举办的迎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2000年创作的《气贯悬空》(175×118厘米),获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大展创新奖并入选中国美协纪念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2000年后,周建国的山水画开始回归笔墨,他试图用书法的线条、浓淡干湿的墨色来表现他心中的高原故土。《大壑流云图》(80×135厘米,2004年)是这一转折的标志,到2010年创作的《家园》(179×95厘米,获2010'上海世博中国著名书画家精品邀请展国画金奖)逐渐成熟。《黄土塬》就是这一最新探索的延续。
研究周建国的山水画我们发现,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始终伴随着他探索的历程。
第一阶段,《故园》《山居》《黄土地》《古原除夕》《故土情》《高原魂》……直接描绘家乡的土地;第二阶段更侧重于学术性探索,周建国着重抒写心中的山水,但仍然不忘以新技法描绘家乡,《芦芽真境》(150×97厘米,2004年)便是作者家乡写生基础上的创作。以《黄土塬》为代表的第三阶段,画家完全以自由的笔墨表现家乡故土。他说:“经过多年的写生与积累,它(家乡故土)早已烙在我的心上,每一次回家,都能找到自己更深的定位,每一次现场写生,都会有新的感受……”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周建国来说,黄土地便是他魂牵梦绕的情节。在他的山水画中,“塬”早已超越了黄土地貌地质学意义,而被笔墨化、精神化,这种精神是从具体的“塬”这一物象中抽绎出来,也是画家以笔墨的形式在向我们传达他独特的视觉经验;对我们而言,这笔墨不仅仅只是山水的视觉符号,它会使我们体验到一种情景、一种情怀,一种超越点画而与经典文脉相承的精神境界,当然,这也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农业民族的本性——对土地、对自然生灵和世道人心的真切关怀。
(注:本文为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国画创新规律案例研究》成果之一。本项目成员为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生:唐祎妮、王帅、郝瑞琪、张子良,指导教师:忻州师范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刘斌。项目编号:2012330)
作者单位:沂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