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写华尔街历史的周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写华尔街历史的周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周五下午,华尔街高层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

2008年9月12日,纽约酷热的夏季正被微风习习的秋季取代。在这个秋雨绵绵的周五下午,华尔街高层办公室的电话开始响个不停。

尽管纽约其它地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周末,金融业的巨头们却要继续工作。

时任美林首席执行官的约翰・塞恩回忆道:“我在下午5点左右接到电话,让我‘6点钟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这种情况在我的30年职业生涯里只发生过几次,当你接到这种电话时,总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他猜得不错。华尔街的首席执行官们被要求前往外观像座堡垒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是因为情况非常紧急。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正处于破产边缘――破产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雷曼兄弟拥有2.5万名员工,资产遍布84个国家。

投资者对雷曼丧失信心看起来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拖垮美林、摩根士丹利,甚至还有高盛等竞争对手。

更糟糕的是,曾经是世界令人敬畏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正被押注错误的衍生品投机压垮。该机构需要逾200亿美元,才能维持运营。

以美国财长汉克・保尔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和纽约联储主席蒂姆・盖特纳为首的银行家和监管机构,明白他们必须在不到72小时的时间里采取行动。如果在周一市场开盘之前未能找到解决办法,全球金融体系就会陷入混乱。

随后的周末改变了金融历史的进程。位于市中心的纽约联储办公室的一些人做出的让雷曼破产的决定,导致全球资本市场陷入近乎致命的停滞,迫使各国政府向金融体系注入数万亿美元,永久地改变了银行业的版图。

美国政府放弃纾困雷曼是个灾难性的错误吗

雷曼破产一年后,其破产的原因已经和那些相片――相片上表情错愕的雷曼员工抱着装有个人物品的箱子离开了办公室――一样广为人知。雷曼在160年前成立之初只是一家杂货店,它时运不佳地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最高峰时,大量买入房地产资产,而且过分依赖短期融资,最终导致了它的破产。

美国政府坚决拒绝纾困雷曼,以及华尔街银行慌乱地(最终绝望地)试图筹集资金买入雷曼的有毒资产,最终导致事情发生了质变。

然而,在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雷曼破产案发生一年后――巴克莱收购了雷曼美国业务,野村证券收购了其欧洲和亚洲业务――人们仍对其破产的利弊存在争论。

美国政府放弃纾困雷曼,未能预见到这种决定对全球市场带来灾难性后果,以及需要数十亿美元公共资金加以补救,这是个灾难性的错误吗?

雷曼破产宣告了金融业新时代的到来吗?在这个新时代,幸存下来的机构将分享较大份额的战利品,享受竞争减少带来的好处,并确信政府永远不会让它们倒闭。

接替保尔森担任财长的盖特纳坚称,政府是缺乏挽救雷曼的授权,而非远见。他还辩称,雷曼破产是更广泛信贷危机的症状,而非原因。

盖特纳表示:“雷曼兄弟是处于前沿的受害者,但它不是这场危机形成的原因。在那个周末之前,危机已酝酿了巨大的动能,显然可以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我们都知道这一点。”

用经验丰富的重组专家布赖恩・马绍尔的话说,雷曼破产是“全球金融市场心脏病发作”。马绍尔目前负责雷曼破产清算事宜。

雷曼在全球的资产价值逾6000亿美元,衍生品交易的名义价值数万亿美元,它如此深地植根于全球金融体系,以至于其破产导致金融体系运转失灵。

雷曼破产、美林出售给美国银行以及随后美国政府接管AIG,这导致了金融历史上最协同一致的抛售。全球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无一例外地大幅下跌。

但是与雷曼破产后发生的情形同样重要的还有全球经济的变化。

银行间不再信任彼此和互相拆借,这导致公司和政府贷款的利率飙升。全球商业中心失去了往日常见的喧哗。由于国际贸易停滞,空载的轮船停泊在全球各地的港口,工厂关闭,数百万人失业。

大型养老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尔・埃利安表示:“在金融体系中不再有绝对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的原因……这是一个完全的‘范式转变’,我们将需要很多年才能渡过这个阶段。”

埃尔・埃利安回忆起自己每日凌晨3点到5点守在公司的收银台旁――通常用来处理日常工作――以确保基金的资金安全。

那些近距离感受雷曼危机后金融灾难的人士,对美国政府对危机的处理给予了尖锐的评价。美林的塞恩表示:“听任雷曼破产是个巨大的错误……它导致了数亿美元的损失。”

保尔森的同僚们则反驳说,他们当时既无权力也无资金来批准对雷曼实施纾困。他们辩称,在2008年10月创立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纾困银行之前,政府在未征得国会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为一家金融集团的债务提供担保,而在那至关重要的72小时内得到国会许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盖特纳说:“美国政府的悲剧性失败在于,未尽早获得法定授权。但你们肯定要问:为何政府总是行动迟缓?因为政府对早早就采取行动极其反感,它很自然地认为,用公共资金来纾困令人不快,所以人们等了又等,尽量避免出此下策。”

银行业的赢家和输家

陷入困境的投行贝尔斯登2008年3月出售给了摩根大通,政府曾为这笔交易提供担保。与这一情况不同的是,在美国银行并购美林、巴克莱称自己无法获得英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无人前来收购雷曼。

戴维・纳逊时任美国财政部负责金融机构的助理部长。他表示:“是一系列悲剧性的因素让我们陷入了几乎难以招架的境地。”

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马绍尔就曾震惊于政府对雷曼大规模破产的准备不足。他记得自己当时正在家中收看橄榄球比赛,雷曼董事会打电话来请求他接掌雷曼。

马绍尔说,我首先问他们已为此做了多少筹划工作,他们说:“这是我们打的第一个电话。”

雷曼的高管和顾问――例如华尔街资深人士罗金・科恩认为,政府本应早些采取行动、支撑银行体系抵御雷曼这样的破产。

现任苏利文与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董事长的科恩表示:“我认为,我们实际上是在2008年8月错过机会的。我们知道……若一家主要金融机构出现破产,会造成非常巨大的心理影响。”

当雷曼真的破产之时,它在全球银行业中引发了剧烈的动荡。一周之内,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就抛弃了自己的投行身份,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以便获取美联储的资金援助,抵御投资者的抛售浪潮。

雷曼破产后,有关当局迅速决定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纳入美联储的卵翼之下,并在2008年10月向美国10家最大的银行提供数十亿美元Tarp资金。这是一个转折的时刻。

它划下了一条鸿沟,分隔开了银行业的赢家和输家,开启了华尔街历史新的一页。

政府的纾困计划使相对健康的银行――例如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情况稍差)――处在理想的位置上,竞争的减少和外界对其服务的强劲需求令它们大赚特赚。

随着贝尔斯登和雷曼走入历史,花旗集团(在接受数次纾困之后,花旗向政府出让了34%的股权)和美林遭受重创,瑞银等外国对手摇摇欲坠,那些在危机过后仍屹立不倒的银行迎来了一段美好时光。举例来说,贝尔斯登为对冲基金客户提供的服务利润丰厚,凭借这块业务的提振,摩根大通的投行部门在2008年风光无限,取得了罕见的业绩:几乎在各类业务中都位居或接近行业排行榜的首位。

随着可打交道的银行的减少,投资者接受了更高的费用,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甚至美林和花旗,过去两个季度均在证券交易中斩获了可观的利润。

近零利率和含有大幅补贴成分的政府贷款计划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使银行能够以传统的方式赚钱:借入廉价资金并以更高的利率贷出。

银行业似乎将重返黄金时代的局面,促使雷曼危机后的幸存者重拾某些旧日的做法――重新涉足结构性产品市场,并更多的采用高风险的交易策略,它们曾发誓多年之内不再采用这类策略。

奥巴马政府近日提交的监管改革提案,目前正在国会接受审议,该提案可能会明确这一要务。

为避免重蹈雷曼的惨痛覆辙,美国政府希望开列出一类“太大而不可让其倒闭”的银行,将它们置于单一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这个机构很可能是美联储。

作为交换,这些银行很可能将面临比规模较小竞争对手更严格的资本金要求和规定――这一约束条件可能会降低它们的盈利水平,遏制它们向明星银行家发放巨额奖金的能力。

但正如许多专家认为的那样,如果被美国政府视为“具有系统重要性”可给雷曼危机后的幸存者带来很大竞争优势,那么上述约束或许最终会被证明代价不大。

一位曾参与“雷曼周末”的高管说:“我们当时知道,一旦我们介入的话,后来的局面肯定会有所不同。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后来会遭受一次改变全球金融业格局的地震般的打击。”(摘自2009年9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