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亦真亦幻 如诉如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亦真亦幻 如诉如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戴望舒的《雨巷》完全超越了文本本身的话语含义,而是像音乐,像画作一样展示出一种哀怨凄婉之美,其中的情感也早已超越了政治本身的意义,更多的给予读者审美上的感受。

【关键词】梦幻美;情感美;《雨巷》赏析

1927年,在举国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形之下,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内心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这一切幻化为一首朦胧而雾霭迷离的《雨巷》,戴望舒因此而成为了著名的“雨巷诗人”,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时过境迁,这首诗亦和当时的政治情形不无关系,但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如痴如醉。细阅此诗,在感受到艺术美感的同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情愫仍摄人心魂。

《雨巷》具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极富有音乐的美感。该诗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全诗几乎都在这样的基调里展开。读第一小段,能够直接地读出节奏的紧张与松弛,仿佛音乐推进又低回,又似浪花击打沙滩后又回落,带给人听觉和触觉上的错落有致的感受。因此叶圣陶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如“悠长”的叠用,给人一种绵延不尽的感觉,但又用一个“寂寥”收回,使诗歌在节奏上戛然而止的同时,又拥有了无尽可能的延展性。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她身上的丁香一样的气味和芬芳吸引着“我”,尽可能的展示出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之情,从节奏上将人的想像和欲望推向了顶点,但在将抒情形象即将推至幕前的时候又让其飘忽不定,以造成心理落差来强调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紧接着,全诗的格调低沉,直到姑娘重新走进,情绪再度高涨,可是当她走近又飘远,在用文字和节奏构成的无形画面中,“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主要形象飘然而逝,一切都已不在,但记忆还在,感觉生成,余韵无穷。

如果比成一幅画作,那么《雨巷》就是一幅泛着冷光的油画,她的画面唯美而含蓄。她是带着东方韵味的西方女神神秘的微笑。说她带着东方韵味,是因为她是那么的半遮半掩,含蓄蕴藉;说她是西方女神,是因为她是那么的浪漫写意,令人神迷。朦胧诗的特点之一意象在这里运用的颇为传神,可以说是中西合璧。首先是诗歌形象的选取以及意象特点的描述。冷冷的雨巷,潮湿、狭窄、寂静、孤独、泥泞、浪漫、诗意尽显;具有东方神韵的油纸伞,彷佛又是迷离梦幻的水墨画里的元素,是诗歌朦胧的主要道具;盛满了缠绵情思的雨中小路,曲径通幽处,情思何渺茫。其次是诗歌女主人公形象的半隐半现。这里以意象比意象,用中国古典意象里的丁香来比画出的姑娘形象耐人寻味。如“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李)将雨和愁联系在一起“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唐代李商隐)喻人春恨绵绵,愁心不解。而丁香又多为白色或紫色,在诗人心中是美丽高洁的象征。所以和丁香里联系起来的姑娘形象幽怨多愁,纯洁芬芳,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她的真容怎样却无从得知。和传统不同的是,在这里对美的向往被彰显出来,有了一个大胆的表露,这是这首诗歌中形象出新的所在。而当我们期待更进一步的了解时,展现我们对美的渴望时,油纸伞,雨巷,朦胧的背影留在了画面上,主要的形象却逐渐消解。最终画面上只留下朦胧柔和的色彩,但背后的那一抹明艳,依然魅力不减,这样的画面主次分明,层叠有致,具有了立体的美感。

作为朦胧诗的代表,《雨巷》具有朦胧诗的多义性和不透明性,梦幻美所产生的艺术影响力使这一首诗卓尔不群。《雨巷》里的姑娘是一个朦胧的像雾一样捉摸不定的形象,但是却对读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换句话说,是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这和诗歌塑造的主要形象本身的特点不无关联。一是这个形象是一个矛盾体;二是这个形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这两点都有它的心理基础。人类自古以来就对矛盾体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并期待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或是愉悦,或是失望,或是怜悯。达到一种清晰的情感体验才是审美的结束。所以文学艺术中总是用矛盾的个体来引起人们探究个中奥秘的兴趣,如悬而未决的疑念,如重重铺垫背后要揭晓的谜底,如在期待一个故事完美结局的心理历程,越是矛盾的事物越是对人有一种吸引,这个形象传导给我们的印象无疑是美的,但是她又是哀怨的、彷徨的,这一点给“她”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她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既勾起人的无限遐想和愿望,又让人难以碰触。这首诗的特异之处就是让审美永不终结,无限延续。这就是诗一样的感觉,含蓄内敛,朦胧唯美。所以《雨巷》是一首真正的诗。同样的,诗歌中给这个形象设定的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变幻莫测,让读者无限接近又失之交臂,好比在生活中想吃吃不住,想看看不到,想玩玩不成,想够够不着,从而造成了无穷的兴味。文学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也由此而生,不但含蓄而且带有了含混的多义性。

如一首缠绵悱恻的曲子一样,这首诗之所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她的哀婉缠绵的基调以及全诗散发出的幽怨之美,这个特点加深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在一支曲子于高高低低中徘徊而进时,哀怨凄婉的情绪循环跌宕,撼动内心而生成的精神震撼使读者的精神为之沉淀,从而赋予了这首诗作以熔铸了生命情感的文化力量。这使得诗歌既缠绵悱恻又不失深沉,既轻渺空灵又韵味悠远。整个文学接受过程是在叮叮咚咚的富有音乐美的背景中进行,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在一场听觉与视觉通感的审美之旅中展开。

《雨巷》之所以具备流传到今日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情感号召力的。是与《雨巷》的节奏相对照的情感。诗与情做到了统一,声情并茂。只从字面上读这首诗,除了感觉到朦胧的美的一面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气闷的朦胧”。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在中国的传统意象里,雨是很能寄托沉闷的哀思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即是一种无法消解,搅扰肚肠的哀思的无处寄托之举。诗歌的形式是西化的,但依然无法摆脱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和本土情感的灌注。在渐进的节奏里,在高亢起来又被突然收回的情绪里,我们读到的是一种压抑,政治欲望的无处宣泄也好,人的生命本然力量的被压制也罢,当希望与失望交织,困惑和期待轮番登场时,一种前方无路的忧郁情节带来的升华使诗歌成了时代的化石,具有了更加久远的生命力。

再读此诗,只感觉到它如诗如画如音乐,已经完全超越了语言的表意效果。在色彩与节奏中,它以朦胧魅惑,亦真亦幻的艺术特点如诉如怨的抒写着个中情感,演绎着文学的含蓄与多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1980年《诗刊》第8期发表的署名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2]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实用语文》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