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介入栓塞治疗髂动静脉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介入栓塞治疗髂动静脉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信作者:任爱巧

动静脉瘘为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异常短路通道,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因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可造成局部血管及组织器官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我科2011年5月收治1例左下肢肿胀病人,检查后发现髂动静脉瘘,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左下肢肿胀半年”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左下肢肿胀,于当地医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及口服华法林片治疗,肿胀减轻。近1月,左下肢肿胀进一步加重,伴胀痛不适,影响活动,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来我科。患者无左下腹开放及钝性外伤史。查体:左下肢全程肿胀,浅表血管扩张,皮温高于右侧,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末梢血运良好,左侧腹股沟上方可闻及粗糙连续血管杂音,未扪及震颤,右下肢皮温、皮色正常,活动自如。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为阴性。左下肢血管彩超示左侧髂外及股总静脉频谱异常,呈搏动性改变。左下肢动脉造影示:左髂动静脉瘘,髂内动脉起始与髂静脉存在交通,髂外动脉与髂静脉有两处存在交通。

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通过导引导丝将Cobral2导管输送至左侧髂总动脉内,造影确定动静脉瘘口,应用微导管技术,顺利植入栓塞弹簧圈,封堵后再次造影,瘘管未显影。术后常规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

3. 结果:患者左侧腹股沟上方未闻及血管杂音,术后3天左下肢肿胀明显减轻,皮温正常,皮肤出现皱褶,术后10天肿胀缓解。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

讨论

动静脉瘘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因血管发育异常,常多发,瘘口小。后天性常因外伤、肿瘤、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常单发,瘘口较大。有报道深静脉血栓后导致动静脉瘘形成[1]。该患者左下腹及左下肢无外伤及手术史,有深静脉血栓病史,并且存在多处动静脉瘘,我们分析病人动静脉瘘形成与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关系。可能机制:①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内压力增高,使潜在的动静脉交通开放[1];②静脉血栓机化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侵蚀血管壁,导致动静脉之间出现异常交通[2,3]。③炎性细胞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血管新生有可能参与动静脉瘘的形成[2,3]。

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动静脉瘘诊断并不困难,彩色多普勒能够显示血流的方向、流速,为动静脉瘘提供线索,但髂血管位置深在,显示困难,临床医师应积极和超声科医师沟通,提高对该病的认识。MRA是一种无创、不需要造影剂便能显示血管及分支形态、结构的方法,尤其对肾功能不全者应以考虑,但其影像非动态显示,不利于确定瘘口的部位。增强CTA对明确病变的范围有较大帮助。选择性动脉造影(DSA)静脉可显影,静脉最早显影的位置为瘘口的位置,DSA能清晰显示动静脉瘘口部位、大小,明确流入道及流出道的通畅程度,清晰显示周围血管分支情况。治疗动静脉瘘主要根据DSA的显影结果。

动静脉瘘难以自行闭合,应积极治疗。以往多是通过手术结扎或切除瘘口,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并且动静脉瘘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复杂,手术过程中可能找不到或找不完全动静脉瘘口,致手术失败或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器械及技术迅速发展,血管腔内治疗日趋成熟,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和外科手术相当。罗涛等[4] 曾用覆膜支架治疗深静脉血栓后髂动静脉瘘,本例患者属于复杂性动静脉瘘,及存在不止1个瘘口,我们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疗效满意。因此动静脉瘘病人可以选择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较小的动静脉瘘可通过介入栓塞治疗,对于大的动静脉瘘可以应用覆膜支架封堵瘘口。

[关键词] 动静脉瘘 介入栓塞

参考文献

1. Tumura M. Neovascularization in experimental retinal venous obstruction in rabbits. Jpn J Ophthalmol,2001,45:144-150.

2. Modarai B,Burnand KG,Humphries J,et al. The role of neovascularization in the resolution of venous thrombus. Thromb Haemost,2005,93:801-809

3. Kubis N, Levy BI. Understanding angiogenesis : a clue for understanding vascular malformations. J Neuroradiol,2004,31: 365-368

4. 罗涛,谷涌泉,李建新,等.覆膜支架治疗罕见的深静脉血栓后髂动静脉瘘[J]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7):540-541